1月14日,各大门户网站都在头条刊登了新京报一篇《非京籍男子为购房与陌生北京女子假结婚》的报道,其内容是某非京籍男士为了避限购令,由某中介公司牵线搭桥,两个陌生人见面、签协议,并在1小时内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这次交易中,北京女子只需出场4次,即可拿到3万元好处费;而中介能得到可观的“服务费”。非京籍男则需要回原籍先与原配妻子离婚与陌生京籍人士结婚再闪电离婚。此报道在网上引发热议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限购令的思考。
假结婚经济成为用户口赚钱的灰色生意
2011年,被称为“最严限购令”的“京十五条”出台后,限购令将一些有心在京购房的外地人挡在了门外。限购新政一出,让很多本来还满怀希望,努力奋斗的大城市漂泊一族安家落户的心愿就被无情的粉碎了。本来努力攒的那点钱就远远赶不上房价的涨幅,限购令一出,更是让漂泊一族没了希望。但是这个时候,他们想办法能在自己工作的城市安家落户仍然是迫切的。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买房的刚性需求还在,就会有人敢于去钻政策的漏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严格的楼市限购令催生出了最抢手的生意。比如,有的中介趁机做起了假结婚购房“一条龙”服务。微博就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不妨摘抄过来:北京老同学来电,兴奋地说因为限购房政策,他的北京户口值钱了!买不了的外地人,先跟他假结婚,然后贷款买房,再离婚,他收房款1%作为安置费。丫兴奋得直打响鼻,说顺利的话今年可以结6次婚,娶6个媳妇。200万的房,收六次,可赚12万,还预期中长期艳遇。末了他感慨:做北京人,太幸福了!
部分房屋中介开价数万元,自称向外地人收取一笔不菲的费用后,可以帮助外地人补交5年连续在京的纳税证明等等,此次新京报报道的就是其中一例。在这场交易中,非京籍人士买到了房,京籍人士拿到了好处费,中介得到了“服务费”,看起来皆大欢喜,而外地人为了真结婚,需要来一次假结婚,买完房子后来一次真离婚,然后来一次真结婚。结婚、离婚一共3次,闹剧才算落幕。一所房子,让一个单身人士马上变成“二手货”。
限购令引发的不只是假离婚
假结婚、假离婚并非什么新招。在单位分房的时代,有些人就利用此种伎俩达到多分房子的目的。热播的电视剧《你是我兄弟》,剧中的“朝阳区税务局”分房,董洁扮演“一枝花”女税务官和那位赵税务官假结婚,帮助姓赵的分了两居室。但是房子一到手,姓赵的借带她看房之机,在未装修的新房中强奸了“一枝花”,居然假戏真做,生米煮成熟饭,逼得她弄假成真了。不知这个剧情在现实是否有真的发生?
因为“限购令”,北京户口围城内的人忙着“假离婚”,而北京户口围城外的人忙着“假结婚”。无论是“假离婚”还是“假结婚”,他们背后的目的只有一个-----买套房子。限购挡住了需求的出口,却不能让需求消失。行政管制纵有百密终有一疏,钻空子行为总会如影随形。目前限购令遭遇了各种避限版的“破解方程式”。网上的招数有:比如先签合同暂不过户、借用公司名义买房等;或者干脆弄虚作假:伪造离婚证、冒充公司员工骗取纳税证明与拥有北京人结婚后获得购房资格,购房之后再离婚。或者两个北京人假离婚,成为两个家庭后,便各有两套购房资格,购房后再复婚等。
关于限购令是否合理的反思
所谓“假结婚”、“假离婚”,其实在法律上是真结婚、真离婚,只是离婚不离家,结婚不入门。但是,谁又能保证这样反反复复的结婚离婚的过程中,本来就脆弱的感情不发生变化呢?婚姻不是儿戏,岂能草率。单从经济学来看,假离婚买房或假结婚赚取好处费确实很诱惑,想想看,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要赚多久?问题是,感情不是用物质所能衡量的,婚姻也不能简单的套用经济学。何况,如果假结婚者不愿意离婚,对方名下的财产就会陷入婚姻纠纷中;如果假结婚者购房后不愿意离婚,另一方就难以甩掉已婚的帽子,不能与自己心仪的人结婚。
更有人开始质疑当下的调控政策,究竟是为了买房人好还是在折腾买房人?说它为了买房人好,是说它可以调控房价,让买房人少掏点首付和利息;说它折腾买房人,是质疑既然大部分人买房是为了结婚,但为了买房竟然要和自己不爱的人结婚、离婚,这样一来,结婚的新鲜感和使命感还会那么强吗?如果降低了单身人士对婚姻的新鲜感和使命感,必然降低真结婚后的生活甜蜜度,那当初为了结婚而买房的心情,又该如何安置?
所以,一方面,我们须要警惕“假离婚”、“假结婚”这样的视婚姻如儿戏行为,实在是对婚姻和感情的亵渎,长远看必定会伤害到感情。另一方面,“假结婚购房”提醒我们对限购政策进行思考。反复的结婚、离婚,还要付中介费、好处费,却有人愿意为了获取购房资格而支付这些成本。这说明限购挡住了需求的出口,却不能让需求消失。行政管制违背了市场交易自由,纵有百密终有一疏,钻空子行为总会如影随形,“假结婚”只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