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思道:中日都应搁置钓鱼岛之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48 次 更新时间:2013-01-09 21:44

进入专题: 钓鱼岛  

纪思道  

日本和中国都不想打仗,两国都希望回到之前的常态,即搁置该争议,留给后人解决。那是邓小平的想法,而且这个想法十分正确:现在解决这个问题代价太大,因此必须将其搁置。然而,日本和中国都认为对方已采取了进一步行动,并且均认为有必要进行回应。两国现在的最高领导人也都更加自信,态度更为强硬,他们都想证明自己的威信。另一个让人担心的地方则是:日本和美国相信,如果爆发冲突,日本将能够摧毁中国派遣到该区域的海军或空军力量;而另一方面,中国军队内部的一些人则认为,中国的空军部队能战胜日本的空军。如果双方都认为自己会取得胜利,这将进一步增加战争的可能性。

我的出发点是,对于这些岛屿的所有权,中国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法。明治时期的文件似乎很清楚地表明,1895年,日本将这些岛屿作为战利品从中国手中窃取过来,尽管日本也可以貌似合理地说,在1895年之前,这些岛屿不属于中国,是无主之地。但对我来说,日本称不存在任何争议的言论很荒唐——当然有争议,这就是为什么这里存在着一定的战争风险。

中国辩称,日本政府购买及国有化相关岛屿的行为,引发了过去新一轮的矛盾升级。我不知道情况是否真是如此,当时存在着以下风险:情绪无常的玩火者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或其他的右翼分子可能会组织登岛,甚至进驻钓鱼岛,而这会引发比现在更紧张的局势——而在一个民主国家,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央政府几乎无能为力。因此我认同东京称其是在努力缓和局势而不是激化矛盾的说法,但是它肯定没有把这一点解释清楚。后来,中国打出民族主义牌,允许民众举行大型反日集会,并向钓鱼岛派遣船只,最近又派出了飞机,使局势进一步升级。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危险的升级。如果双方飞机相撞(2001年,中美两国的飞机便在海南附近相撞。),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所以我的个人观点是,日本和中国在处理这一问题上都有过错,美国也一样。美国没有正式地在尖阁诸岛/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站在任何一方,但对我来说,它显然在现实中是站在日本一边的。华盛顿说,按照美日安保条约,美国必须帮助日本保卫的不仅是它的领土,还有由日本“控制”的土地。既然这些岛屿由日本控制,美国就说,在任何冲突中,它将以军事形式加入日本一方。美国大概认为这将对中国起到震慑作用,并由此减少冲突发生的危险,但它如果真的这么想,那就是错误地判断了形势:中国自冲突发生后已调配了更多的船只和飞机到这一地区。美国不应该在这场争端中站在任何一方,特别是我认为,不会有任何一位美国总统会走上电视说:“因为太平洋上几块我们从没听说过的无人居住的石头,美国现在要派遣海军舰队,并承受与中国发动核战争的风险。”实际上,美国的所作所为升级了这场危机,而不是解除危机。

一个好的迹象是,中国最近表示,它会将该地区大陆架问题提交联合国——这将减少冲突、引入多边力量,并让灼热的局势降温。如果中日能达成协议,将此问题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那是最好的,但我不认为这会发生。有消息称,中国终于将在今年阐明其领海范围,这将有助于强化它在此争端上的立场。在南海,中国几乎将整个海域都囊括在内,但它一直拒绝阐明它的具体领海区域。它的主权是覆盖了整个南海海域吗?还是该海域的岛屿?去年,中国外交部在此问题上向前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它表明中国并不对整个海域伸张主权,而只是虚线内的土地。但是当我就此问题征询一位中国将军的意见时,他回答道:“那是外交部的立场。那不是中国的立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常常在表达该国主张时非常强硬,有时还是反美的。我以为此行中所见到的一个好的迹象是,有三位不同的将军表示,他们不能见我,我当时的感觉是,有人在对他们施以控制,以避免出现更多的意外。我觉得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我们急需回归到冲突之前的钓鱼岛/尖阁诸岛常态。我的建议是,日本应该承认,争议的确存在,但同时坚持其立场正确,并与中国就如何避免武力冲突展开讨论。也许中国会同意定期、仪式性地派遣船只(但是不是飞机)造访这片区域,但止步在岛外12英里处,而日本会进行克制,不与这些船只发生对抗。双方都将继续坚持对这些岛屿的主权,并承认争议的存在,但海上或者空中冲突发生的危险将减少。最终,日本将承认争议的确存在,中国会将其空中、海上巡逻的范围控制在岛屿的12英里以外。你怎么看呢?(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进入专题: 钓鱼岛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05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