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军:重庆事件:反思还不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96 次 更新时间:2012-12-25 20:26

进入专题: 重庆事件  

刘胜军  

2012年,龙年,中国改革开放第34个年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月6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打黑悍将”王立军出走成都美领馆,戏剧性地为重庆“唱红打黑”画上了句号。11月,中共十八大重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平息了重庆唱红打黑引发的“改革路线之争”。12月7-8日,习近平把上任中共总书记后的首次“出巡”选择在了深圳,这个城市既是改革开放的象征,也是邓小平“南巡”的最后一站,其寓意不言而喻。2012,以“雷人”的政治剧开局,以给人希望的改革剧结束。

虽然重庆出现了企业家财富被以“打黑”的名义掠夺、律师界的李庄案、不少人士因言获罪被劳动教养、法治被权力肆意边缘化等耸人听闻的事件,纳税人的巨额资金被挥霍在唱红、种树上,但重庆事件的发生,对中国其实是一件好事,我们有理由感到庆幸。

其一,重庆唱红打黑的出现,是国内大气候决定的,迟早会出现,早来比晚来好。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拉大。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远远超出0.45的国际警戒线。收入分配两极化伴随的是大量企业家和官员勾结的寻租行为。据王小鲁的研究,2008年中国灰色收入高达5.4万亿,占GDP的17%。因此,公众的“仇富情绪”其实主要就是“仇腐”。重庆“唱红打黑”正是利用了公众的这一情绪,是典型的民粹主义操作手法。如果“唱红打黑”更晚一些出现,或许今天人们的改革决心还不会如此坚定,折腾的时间或许更长,付出的代价或许更大 。

其二,重庆以局部实验的方式避免了全国性的卷入。整体而言,唱红打黑属于薄熙来个人意志的产物,仍局限于重庆一隅。但正是这种地域局限性,使得全国人得以有机会对民粹主义的社会实验进行深入的观察,而无须全国性的投入。这样的结果,比全国性的唱红打黑成本要低得多,也不会导致全社会一下陷入不可收拾的地步。

其三,重庆“唱红打黑”迅速走向破产,避免了对公众认知带来更多的混淆。王立军出走美领馆,看似“黑天鹅事件”,其实有着必然。薄、王二人都具有狂妄的个性,在权力和欲望的驱使下,直接踢开法律搞“黑打”,对法律“自由裁量”,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引发全国社会精英人士的斥责。李庄案“第二季”,江平、张思之、贺卫方等法学权威愤然组成法律顾问团声援李庄,最终重庆检方主动撤诉。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童之伟的《重庆打黑型社会管理方式研究报告》,更是深入剖析了重庆打黑的“黑打”本质。正如斯伟江律师在李庄案第二季中的那句精彩辩护词所言——“正义虽不在当下,但,我们等得到!” 薄熙来有恃无恐的政治豪赌,王立军喜欢“大场面”的个性,以及薄、王、谷肆意践踏法律的作为,是重庆唱红打黑“爆仓”的必然。

因此,重庆“唱红打黑”是一场悲剧和闹剧,但就其结果来看,这对全国而言、对改革开放大局而言未尝不是幸事。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部分由于重庆唱红打黑引发的社会忧虑,重启改革、化解社会矛盾的呼声,在中共十八大前成为了舆论主流声音,甚至包括《求是》、《人民日报》这样的官方媒体。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表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李克强表示:“不改革,要承担历史责任”。习近平南巡,更是成为改革再出发的总动员令。

但迄今为止,人们对重庆事件的反思还不够深入。财新《中国改革》月刊与胡耀邦史料信息网11月30日联合主办了一次“依法治国与重庆教训”的座谈会。除此之外,严肃的反思活动非常少见。我们付出了高昂的学费,但并没有从中学习到足够的教训。如何防止“一把手滥权”?如何改善司法独立?如何保障媒体监督权?如何落实“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何消除重庆唱红打黑所依赖的民粹主义土壤?所有这些问题,重庆事件都是完美的反思教材,但愿我们没有白白浪费学费。

岁末年初,中国改革再次走到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名言显得非常应景:“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正确的认知,是正确行动的前提。应该说,中共“十八大”之后,在领导层积极大胆言论推动下,社会迅速形成了改革蜜月期,改革已成万众所盼。这个难得的改革窗口期,没有理由浪费。我们有理由期待,2013年会成为中国改革再出发的元年。

    进入专题: 重庆事件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018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