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实一个观点,有两个途径,一是实证,二是逻辑推理。实证是人们能想到的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例如,男人和女人的牙齿数量一样多吗?有人说一样,也有人认为不一样,古希腊学者亚力士多德,就是后一种人。可他是错的,虽然,他是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可事实上,他老婆的牙齿和他一般多,他要是亲自数一数,就明白了。
不过,也不要因此肆意抬高实证的价值,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过了。“过犹不及”,矫枉过正,就走到它的反面了。其一,检验真理的手段,并不是唯一的;有时,逻辑上的自相悖反,即可判别是非与真假。“矛盾”,就是这么来的。“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我想,不用“真刀真枪玩儿命”,也能立判楚国人的脑子大概是进水了。
其二,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有实践检验的场合和机会。以实践检验真理,隐含着一个基本假设:某一现象是重复出现的,为此,只要人工模拟的环境与自然环境完全一致,或者决定性因素是相同的,即可验证理论之真伪。如光的折射,“经历了风雨一定会见彩虹”。可是,在经济、社会领域,模拟一个“全真”的实验环境,是做不到的,除非时间倒流。
这就意味着,一方面,社会科学虽然贴着“科学”标签,但它距离真正的科学,还有相当距离——所有关于历史问题的解释,也包括我们视为“经典”之真理,迄今为止,都是“一次性”的,都没有经过重复性检验;另一方面,当我们兴高采烈地从西方“拿来主义”,移植到中国大陆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时过境迁”,不要忽视了“南橘北枳”。——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仿照一个和欧洲相同的历史过程,以及相同的现实社会,凭什么要在中国这棵老树上嫁接产自欧洲大陆的先进“理论”呢?
其三,逻辑检验比“实践检验真理”更经济——古代,人们认为两块石头同时从天上掉下来,一定是大石头先落地。可是,伽利略却证明了,石头下落的速度和时间,与石头大小没有关系,即:大石头和小石头要是一起下落的话,会同时落地。据此,人们编了一个故事,说伽利略是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进行实验的。
比萨斜塔上的自由落体实验,子虚乌有。因为,不需要。伽利略做了一个思维实验,就在逻辑上证明了两块石头无论大小,其下落的时间是一样的。设想:把两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绑在一起让它们下落。如果重的石头下落得快,则绑在一起的石头应该下落得更快;可是,反过来想,大石头下落得快,小石头下落得慢,绑在一起的话,小石头会拖大石头的后腿,使得大石头下落速度变慢。是快是慢呢?显然,“重的物体下落得更快”是一个悖论。
重物下落实验,并不复杂,对实验条件、设备的要求也极其简单。即便如此,“思维实验”也要比实践更经济更有效。特别是,有些实验成本并不体现为金钱的付出和物质的投入,而是时间之消耗,动辄数年、数十年的漫长实践环节,绝不是“只争朝夕”的现代人可以承受的,这时,逻辑反倒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
2009年7月28日,节选自《如何写好文章》,在我办公室,暑假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