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江铖:莲华精舍谈话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97 次 更新时间:2012-11-04 10:06

进入专题: 莲华精舍   谈话录  

尹江铖  

题记:2012年11月1日晚,学生访老师于莲花精舍,就信仰、艺术、古典、现代、政治、教育诸问题请教于老师,以下是谈话记录。

生:老师,找你一次不容易啊,得攒一些问题,这个……不敢浪费你的时间。

师:呵呵……

生:您吃了吧?

师:吃了。坐。

生:我觉得这个有时候读书还不如找您一次啊,呵呵,会理顺很多东西,也会激发出很多东西。

师:呵呵……过去的好老师,都是在谈话中教学生,学生也在谈话中学习,尤其是对终极性问题的学习上更是如此。当然了,谈话嘛,不一定要跟我谈了,呵呵,要学遍四海呀。

生:呵呵,我觉得书本的东西,和作者本人的思想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对终极性问题,比如人应该如何活着的问题,本来就不好诉诸笔端,如果仅仅诉诸书本,远远是不得要领的。

师:对,这就是老师的重要性啊,哈哈……我吃老师这碗饭才不惭愧,才有必要存在老师这个职业。

生:呵呵,嗯。

师:最近怎么样啊?

生:我就要给您汇报呢,我最近感觉不是很好,感觉到了一个平台期,一天无所事事,好多问题隐隐约约的有自己的答案,但又不清晰,清晰度不足以有力的指导生活的工作。

师:不要紧,慢慢的讲,我们慢慢的讨论,看是不是能解决。

生:首先是我现在没有以前用功了,有些事明知道不对,但就是一日推一日,感觉有些逃避,有些颓废,怎么办?

师:或许你现在需要的是安静,先做到安静下来,冷静下来,再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到了什么程度,分出个先后顺序来,慢慢的再想办法。有时候,这或许也是一种缘分。

生:可能最大的问题是我思想支撑出了问题吧,对认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不那么坚定的认为就一定正确,所以容易找到借口。对认为不应该做的事,错误的事,也不那么坚定的认为就一定不对,也容易找到借口。

师:呵呵,这也是个普遍的现象,不单单是你个人的问题,我自己也经常有的。

生:前面的几年,我不是这样的,我信仰佛教,读了很多佛教的经典,论典,我受佛教的影响太深了,尤其是宋明以来的净土宗对我影响极大。我如痴如醉的研读过净土宗的论典,净土宗的大宗师们,如蕅益大师、莲池大师、印光大师、夏莲居居士,黄念祖居士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思想,无不让我觉得,人的一生,照着他们所走的路走,朝着他们指给自己的方向去努力就行了。我严格的按照宋明净土宗所倡导的修行方式去实践,当我觉得我走不下去的时候,当我觉得非常非常累的时候,我都一遍一遍的呼唤和祈祷,因为有榜样在,因为觉得其指导思想是绝对正确的,所以我没有任何的借口可以找,所以,我也就很努力。

这种认为宋明佛教思想绝对正确,严格按照其思想要求自己的生活持续了近四年。但是今年四月二十五号,我经历了一次非常大的信仰危机。

师:说说看。

生:我一直是按照净土宗的方法修行,每天念佛10000遍,期间有很多学术界所谓的“神秘体验”。

师:比如?

生:比如有一次念佛,忽然深刻的明白,感同身受的明白,八识里面,只有第七识是个坏的,前六识都是好的,就第七识把事情坏了。当时明白过来时不由自主的开心,笑个不停。还有一次,在屋内念佛,无意间转头看见窗外正在建的大楼,心里自然地说出一句话:“佛性见也未?平地起高楼”。类似这种神秘体验有不少。

师:嗯,那么今年是怎么一回事呢?

生:今年四月份,我的修行感觉非常好,可以说整个人都在一种宗教性的氛围中,崇高,宁静。整个人好像处在一种气功态中,个人与周围的界限消失了,时间也变得模糊,总之那种感觉像梦一样,非常奇妙,又有些怪怪的……

师:继续。

生:这种情况持续了十来天吧,到四月十一号的早晨,我如往常一样读一会书,念一会佛,正念着,突然地明白了,我很坚定的知道,念佛的路走到头了,无路可走了,深深切切的明白什么叫心生万法,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但一切的一切又仅仅是一个了了觉知。一切的一切仅仅是一个了了觉知,而了了觉知又只是眼之所见,我一下子明白,生与死,确实是不存在的,生死根本就是个假的命题。心里只不断的浮现和念叨四个字: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四个字的佛号,再也提不起来了。

我很肯定,佛教所谓顿悟,所谓亲见本来面目,就是这个,因为我很肯定,走到这,已经无路可走了,心路断绝了。就如同不知道一个胡同有多深,不知道一个胡同走到头是什么,听别人说,或者自己没走到头,那种理解和脑子里的描绘,都是不完全自信的,这个只有自己知道。但是一旦自己走到头,自己就非常自信的明白,嗯,我走到头了。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也非常明白,自己走到头了。我就这这种感觉,到现在也是如此。

师:嗯,继续往下讲。

生:刚开始的时候,心里不悲不喜,或者稍稍有点喜悦吧。但接下来的几天,心里却莫名的难受,特别不习惯。很不安。老师,我对信仰很虔诚,但我必须诚实的说出我的内心的看法,我觉得,四月十一日所悟,确实就是佛教所谓的顿悟,也就是说,宋明以来佛教所谓亲见本来面目见的就是这个,这个我内心非常肯定,因为这点看法,确实是我辛苦得来。但是,我觉得,如果将这种神秘体验,作为佛教的终极真理,作为一切的根本,则是不对的,或者说,我认为,宋明佛学一开始就错了,这种体验,不过是一种神秘体验而已,并不是什么根本性的东西。走到头是真的,但说走到家则不对!或者说,走错路走到头是真的,但并不是正路。

师:嗯,就是要诚实啊,信仰是哲学的宝塔尖,自己的心才是自己信仰的主体,不论怎么样,只有自己真心承认了的,才能算得上自己的信仰。违背自己心的怀疑,强迫自己相信,接受来的教条,不能算信仰。信仰完完全全是自己的东西。个体性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哪怕在同一宗教内,也是派别林立,历朝代的大师们,也是各有各的精神面貌,甚至学说有冲突之处。

但是,我们也看到,尤其在佛教里面,难道学说有冲突的两个大师,例子有很多,最近的比如关于无量寿经汇集本的看法,印光大师和夏莲居大居士就有很大的出入。但两位同样是教界公认的大德,我相信,他们两位,也都有了好的归宿。

但是,问题是,对问题看法相反,必然一个对一个错,必然一个在修行上有成就,一个无成就,怎么办呢?传统的解释就是佛菩萨和历代高僧,都是应机说法,我不赞同,我认为,他们的成就之处,不在对教义的解释,而是各自都有自己的坚定的信仰,高在境界上,并非高在学问上。黄念祖大居士,平时讲经经常读错别字,而且是经文里面的错别字,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信仰的坚定。这种坚定,并非是外来的,而是自己的,实证的。这种实证,并非说给了一个命题,然后他证明是对的,然后相信了,并不是这样,所谓自己的信仰就是自己有了一套与其他人都不同的信仰体系,一种对宇宙人生问题的终极性的解释。当然,学习和借鉴是有的,但完成确实是自己的完成……嗯,你先说你的。

生:对!但是我现在的问题是,自己原来的信仰被自己推翻了,自己个体性的信仰还没有建立起来。

师:推翻了是指什么?

生:这与我这两年读书也有关系。我这两年,读了一点自由主义的书,读了一点基督教神学的书,都对我影响很大,我觉得信仰与读其他世俗的书是毫不冲突的,讨论的都是真理的问题。基督教神学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真的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存在,从生命到智力,都非常非常的有限。有限的人,不能洞察无限的真理或者说终极的真理。就基督教而言,终极的知识或者终极的善,只在上帝那里,有限的人,是不可以宣称他掌握了终极的知识而代替上帝在人间说话的……

师:很对,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宣称在人间有掌握绝对的、终极的真理的可能性,就是集权和暴力的根源!

生:对!我认为人应该承认自己的有限,这个道理放在佛教中也是成立的!根本不可能有人在现世,在这个世界上达到佛的境界,哪怕是在见解上!

师:我也是这种看法!我认为,佛教的核心,不是不变的心,而是变动的缘!或者说,我们应该更重视对缘这个概念的认识,从而认识心。我认为,无论终极性的佛性也好,佛果也罢,都不能和现实的世界或者以后随着修行的提升所处的更好的世界相分别。真正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这样的:一切的一切,就是个缘,你的降生,不是单单指你这个肉体的出生,而是指伴随你一生的整个国土、亲族、朋友、事件等等有缘的一切法和你一起降生了。你这个肉体,和你所处的生活世界,这包括一切你当下的情世间和器世间,的总和,才是完整的,整全的你。

如果这种看法不缪,那么,整个修行到成佛的路,不过是缘的变化之路,是缘的问题,而不是先追寻个终极性的不变的心出来,然后再修。

生:关于缘和心性,请老师再说说。

师:嗯,你知道,早期佛教,并不是太提倡心性问题,早期佛教所重视的是因缘问题。其思想大体是由万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体悟到空的道理。空就是因缘,因缘就是空。空就是因缘,就是法界,法界就是因缘,也就是空。这可以说是早期佛教的核心,而且,我认为不论早期晚期,不论大乘小乘,这都是佛教的核心。当然,我们这么谈话,肯定有失精确,这个下来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写的时候注意就行了。

小乘佛教后期才有佛性思想萌芽,大乘佛教把佛性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而且,大乘佛教也不是一开始就有佛性思想的,印度初期大乘佛教是以龙树菩萨为代表的般若学,以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为主要经典,其思想一言以蔽之,空而已。这个空啊,即是龙树《中论》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空离不开因缘,因缘离不开空。我认为这才是佛教的核心义理。

生:我觉得也是,但是佛教界一直有种说法,就判教而讲,就是说,佛法其实只有一个佛法,因为时代的不同,众生根器的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面貌。遇到经典中有冲突的地方,传统佛教的解释是:那是佛菩萨应机说法,我们不要执着就可以。好像一切的冲突与不同,都归结到“应机”二字上。

师:呵呵,简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吧?是这样的。我个人是不赞同这种说法的。最起码的来讲,这里面蕴藏着一种很不好的东西,什么东西呢?打个比方,比如一个波旬魔王的眷属,说了一个邪法,我们看到这个法不合适,我们反对的时候,人家照样可以说是应机说法,对吧?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他们这个说法是不能证伪的,就是说没办法推翻。不能证伪的东西,不是说不能存在,而是不能作为公共知识存在。不能证伪的东西,只能归之于个人,而不能作为知识强加于大众,更不能以之作为评判标准。

生:佛教中也有依意不依语,依了意不依不了意的说法呀!

师:对,但是,什么是意呢?什么是了意呢?意与了意是由谁来决定呢?这个在操作层面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个所依之物,不是世俗的有具体时空限制的东西,有具体时空限制的东西明白吧?

生:明白,指的是可以具体描述的客体化的东西,您以前就对内在时间,外在时空,以及内在时间的客体化有过阐述。

师:对。这个所依之物,作为信仰义理,完完全全是内在时间的东西,是没办法客体化而使之有外在的时空属性的。这点理解吧?

生:理解,不能客体化为外在的时空中,就只能存在于作为个体的信仰者的内在时间中。就只能是个体性的东西。

师:对。只能作为个体性东西的,这种被信仰者所依的物,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说白了,哪个了义哪个不了义,根本没有可以说服所有信徒的标准。事实上也是如此。

生:传统佛教认为,在悟道之后,亲见本来面目之后就可以具有阿阇黎资格了,也即是说,具有判别哪个是了义,哪个是不了义的资格了。

师:这个我们这样来看,比如一个人,他撒谎说他悟道了,然后这个人呢,又是一个极富煽动力的人,吸引了一大批弟子,走上了邪路,甚至成了一个邪教性质的组织。这种情况应该归咎于什么?又怎么去驳倒他的说法?显然是没办法驳倒的,因为悟没悟,只有他自己知道,别人没有办法证伪。提倡心性思想,就有思想独裁的隐患,实际上现在佛教就是如此。大师林立,都自诩高深,反正别人也不能证伪。而且,对于心性的强调,使得整个活泼泼的佛教思想死气沉沉,和宋明心学末流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强调人间佛教、强调持戒修福,但都是捎带文章,无挂无靠,可有可无,没有坚实的理论根据。

生:其实我也觉得是,但问题是,不能因噎废食呀!万一这心性思想是真的呢?万一真的能亲见本来面目呢?不能因为这个只能少数人内证而不能证伪我们就否弃呀!

师:你说的很对,况且,在实际操作中,也不可能一棍子打死。另外我要插一句,我前面说的话并不是在否定心性思想的同时否定以往的大宗师们。这是两码子事情。我前面好像也说了,大宗师之所以是大宗师,是因为他们的境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见识。境界说的是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肯定,说的是他们的信仰虽然相同,但无一不是自己的,一手的,切合自身的,自己创造的信仰。有境界无境界就看自己的信仰能不能完整的毫无疑问的解决自己的信仰问题,就看自己还有没有疑问,没疑问就是到家了,否则就是没到家,就是还没有自己真正的信仰。

对于心性或者佛性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并没有一个与因缘和空分离开来的佛性,佛性无非就是自己和众生的变动不居的、本性是空的因缘的抽象的整全。这是第一点,说的是佛性与缘不相离。第二点,所谓亲见佛性,并非见到一个从未见到的东西,而是对自己的因缘,众生的因缘,有了深刻的体认和理解。认识到除却因缘之外无佛无心无众生,因缘就是空,就是佛性,就是本来面目。亲见佛性,就是面对因缘,有一套自己的、自信的、管用的解释方式和对付办法。亲见佛性,就是创造出自己一手的个体性的信仰来。

呵呵,能跟得上吧?

生:呵呵,还好还好,您是说:第一是说因缘和佛性不可分,但更应重视具体的因缘而非抽象的佛性。第二:信仰贵在内得于心,只有内得于心的才能八风吹不动。您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

师:是啊是啊!哈哈,汝会吾禅也!嗯……唉!信仰啊,就是个体性的事啊,重在内得于心。

刚才说到因缘与佛性不可分,这个题目,大可以好好做一做,因缘与佛性不二这点道理,我来之不易啊!其实反问一句,当下就能心行路绝:抽去因缘,佛性在哪里?抽去因缘,如来依何而住?这点你以后可以充分发挥!

如果我所说不缪,我们就应该重视因缘问题,因为,不管佛性怎么样,重视因缘就重视了一切,因为除了因缘分合之外,没有别的东西。如此说来,修行成佛,无非就是使善缘增上,恶缘退却!

生:老师,我觉得你说得对,但这个有经典依据吗?

师:其实我所读经典也不多,这点道理,是我实践修行中苦苦得来,是内得于心的,我觉得没任何问题,如果有经典和我说的不一样,我觉得那是佛菩萨对一些人应机性的方便说法!哈哈,八风不动!话又说回来,按照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的规则,道理对了,就是佛法,佛法不是立个门户之见,而是追寻真理。谁觉得不对,大可以反驳,反驳的有理,我自己有福了!

另外,因缘问题,本来就是佛教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是早期佛教的核心问题。我不能肯定,但可以大胆揣测,我们现在的大藏中,一定有后人杜撰非佛所说的,这个应该是没问题的。那么,我们可以想象,离佛陀时代最近的佛教,也更符合佛陀亲口所说的教法。我们从佛教史可以知道,早期教理,就是:四谛、无常无我、五蕴、缘起与十二因缘、中道、无记、种性平等。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对因缘的重视,五蕴是对法的分析,从而分析出一切因缘和合的道理,一切因缘和合,故而无常无我,故而平等。中道、四谛等,不过是说如何在因缘中自处!到了后来部派佛教,无论上座还是大众,都重视法的分析,但对法的层层严密的分析,无非就是要揭示出一切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道理。佛性观念,是从平等观念中产生的,平等观念,是从一切无非因缘聚散的观念产生的。这不难理解。

生:如果这样说的话,佛教徒应该如何修行呢?

师:前面不是说了吗!善缘增上,恶缘退却。

生:可是,什么样的缘才是善缘?什么样的缘才是恶缘?在现世中,哪些是前世造的因所得的果?哪些是此世的缘所造的新因?哪些是应该随顺的缘?哪些是应该增上或避免的缘?这些都不清楚啊!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道理是对的,就是操作起来觉得不好操作,是吧?

生:对!

师:呵呵,这个问题不容易说清楚,我说说看,看能不能给你说清楚。

生:呵呵。

师: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信仰,是内得于心的,个体性的事件。这个我们反复讲过。群体性的信仰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只是形式上存在,本质上,真正的信仰都是个体性的。就比如说,基督徒统统上教堂,但各自对基督信仰的理解是不同的,反过来说,虽然理解不同,各自又都完成了自己的信仰活动。佛教也是如此,虽然统称为佛教徒,但对佛陀教法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但各自又依托各自创建的个体性的信仰体系,完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这是能想得通的。信仰所达到的绝对肯定的、自己的、无疑的、整全的知识和状态时一样的,但其面貌、具体的看法和理解,都是千差万别的。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一旦其本质为内在时间的信仰客体化为有外在时空属性的具体的东西,必然的要奴役人,必然的发生偏差,必然的会蕴藏文化独裁和文化垄断的种子。这个道理,实际上和世俗的学问是一致的。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一旦要将一个本来仅仅只能是内在的个体性的信仰理解普及到或者说让世人都承认,必然会蕴含独裁、垄断甚至暴力。因为我们前面讲过,内得于心的个体性的信仰,是不能证伪的,只能由信仰个体自己去体验。不能证伪的东西,就等于说除了信仰者自身之外,没有人能恰当和评价这个东西,甚至说,连评价的资格都没有。进一步讲,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点,那么,任何人都能自诩为终极真理的发现者,而且这种自诩不能被有效的推翻,因为他说出的是只有内在时间属性的东西,是不可证伪的。我们知道,只有内在时间属性的东西,没有具体性可言,如同时间一般可长可短,我们只能说出一段时间有多长,而不能说出时间是什么。虽然我们深切的体验到了时间。

上面说的是第一点,怎么样,给你说清楚没有啊?

生:呵呵,您的意思是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第一:信仰必须是内得于心的,即是说信仰本质上是自己创造的而非沿袭的,自己的信仰只能自己去寻找和创造,不能由外而得。第二:这种内得于心,人和人是不同的,也不应该强求相同,不应该以某个人内得于心的信仰作为评判尺度评判其他人的个体性信仰,更不能妄图将一种内的于心的、个体性的、内在时间性的个体信仰外化,客体化为具有外在时空属性的具体的教条来强加于其他人,因为这就是一切暴力的根源。您是不是这个意思?

师:你总结的非常好!学习就要善问善听善总结善消化啊!呵呵。正是这样的。那么,基于以上的这点意思,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讨论,怎么看待你上面提出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好的缘,什么是坏的缘,哪些缘应该随缘?哪些是前世的因所感的果报,哪些是此世所造的新因?这些问题,正是内得于心所要得到的!就是说,这些问题,必须自己去找到一个答案。我们三番五次的讲,了义不了义,任何人都无权也无法提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正因为这样,信仰才是内得于心的,如果真的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我们只要遵从就可以了。但实际是没有!

生:那怎么办呢?怎么找到自己的答案?如何内得于心呢?请老师再详细些。

师:问题需要一层一层的剖析,需要一步一步的前进。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讲讲因、果、缘、心的关系。但在讲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我所讲的东西,都是我个人内的于心,说到底只能完成我个人的信仰与生命价值追问问题。你听的时候,不能当做确切的知识来听,而是要透过去,琢磨出自己的东西来,内得于自己的心,明白吗?读书讲授,不过是激发学生的心。

生:嗯……明白

师:呵呵,看来有些疑问,没有关系,这涉及到读书、讲授、对古典文献和启示知识的看法等一系列还比较重大的问题,留到我们后面再讨论。

我前面讲,佛教的核心,不过是因缘二字,这因缘两个字,拓展开来,大抵可为:因、果、缘、心四个字。因说的是前世所造的业因,果表示后世所感的果报。缘是一切法存在的根据,不论是因还是果,都必须借助缘来存在。离了因果无缘,离了缘也无因果,他们非一非异。这点相信你很容易明白。那么心呢?关于心,其实过去的大宗师讲的很透彻,关于心,不仅要知道万法唯心,也要知道心唯万法。不论因果缘,都是心作心是,心就是性。同时,心也只是因果缘而已。

我们看到,心对于因果缘三个概念来讲,具有整全性和抽象性,因果缘可统称为心,心也可分为因果缘。在这个基础上,心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八识中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觉知思想功能。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这里我们就要进一步来讲,怎么内得于心呢?内得于心得的是什么呢?内得于心,得的就是自己对因缘果的一个评判标准,哪些是必须随缘的今生的果报,哪些是恶缘,哪些是善缘,哪些因缘聚会会产生恶果,哪些因缘聚会会产生善报。这些问题的评判标准或者说答案,就是内得于心要得的东西。内得于心靠什么?靠心。

生:也就是说要考自己去寻找?

师:靠自己寻找当然是必须的,但这里有更为深层和重要的问题。这里要借助儒家心学的东西来阐述就容易理解。我插几句,不论自己尊崇哪一个宗教和学派,对于其余的宗教和学派,千万不敢小觑,更不能以自己的看法随便的打压其他宗教和学派的看法。

生:对。

师:儒家心学,尤其是阳明心学,最讲究内得于心。他的学问简当直截,就是个自家的心,自然有天理,自然明明白白。跟随自己心的评判,不要自欺就行了。这是完全正确的。

生:阳明心学我也了解一些,但我有四个疑问一直得不到解决,这里正好请教一下老师。第一、阳明心学讲究完全从自己的心出发,尊重自己心的评判就是通往圣贤之路,但老师一直给我们讲,尊重自己的心其实就是尊重自己的内在时间性,这是完全个人的、个体性的事情,那么就无可避免的导致了一种学说的随意性,好像只要自己愿意,什么都可以。第二、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会发现,有非常多的时候,自己也是不知道怎么办的,这个问题非常突出,比如,对待他人时,按儒家的说法也好,佛教的说法也好,都讲究符合礼节,待人要好,但怎么才是恰到好处呢?对他人友好到哪种程度才是恰到好处呢?有时候我们自己真的很难评判,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才是恰到好处的中庸。第三、如果说对心或者道或者礼的体认,只能内得于心,是完全个体性的事件的话,您也讲过,就不能作为一个公共性的学问,否则就会孕育文化垄断、文化集权甚至暴力。那么,一个不能是公共性的学问,还值得探讨吗?还是学问吗?第四、如果强调内得于心,那么,置先贤先圣的经典于何地呢?比如说,在儒家,置周礼于何地?比如佛家,置先贤经论于何地?如果强调内得于心,无疑的,古典经论都会丧失神圣性。

师:呵呵,这几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们一个一个的来说,第一,你说到阳明心学的随意性,实际上,内得于心,和随心所欲完全是两回事,就比如说,我们明确的知道,无缘无故杀人是不对的,杀人是不对的这条道理,我们是内得于心的,我们的心明明白白的知道,杀人是不对的,虽然有时候人可能一时兴起,随心所欲的杀了人,但这个人肯定知道,无缘无故的杀人是不对的,这就是内得于心和随心所欲的区分。内得于心,则坦荡坦然,了解自己内得于心的东西,自信自己内得于心的东西,八风不动!随心所欲则不然。另外,再比如,一个太极宗师随手就能制服一个敌人,这和一个半吊子互打乱踢手忙脚乱是不同的,太极宗师由于长期训练,太极的要领已经内得于心,拳从心而起,则自信、简洁、稳当而合适。半吊子的手忙脚乱也是由心而起,但他一定知道他自己是半吊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呵呵,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内得于心,得了之后,并不是心散乱了,相反的,心就定了。就阳明心学来讲,内得于心之后,自己明明白白,再也不会有疑问,如何才是天理,如何才是人欲,如何做才是恰到好处的符合天理。内得的人,明确知道,第一、如何怎样的问题,只有自己内得才能回答。第二、对自己内得的东西非常肯定。

生:我明白了,那么,内得之后,是不是永远没有问题了呢?

师:当然不是,所谓内得,得什么?实际上只是深刻的明白必须内得和如何内得而已。打个比方,婴儿和成人都会感冒,婴儿生病为什么整夜啼哭?因为婴儿对病的理解不深,只是觉得难受,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张皇失措。成人则有心领神会的感受,感冒了,治就行了。内得之后,自己的心从原来的期望或者渴望外来的知识,转而依靠自己的心,重视和追求内得于己。一个向外追寻,一个向内追寻,一个是因袭,一个是创造。呵呵,明白吧?

生:明白了。

师:当然了,向内向外,也是大概言之,向内追寻的创造,也离不了向外追寻,这点要知道。

生:呵呵,明白。

师:王阳明的内得于心,就是这样。首先有除去己心无道可言的坚信,这种坚信不是凭空而有的,不是故作自信的,是通过坚信的寻找之后,暮然回首。这就叫游遍天下,骑牛归家。游遍天下之后,知道天下无非如此,骑牛归去,自赏家乡风光!唉!知道这层意思的人不多呀!

生:老师呀,我觉得我真的因缘殊胜啊,能跟着老师学。老师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呀!

师:嗯,重在内得于心。你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说自己的心也时常不知道该如何做,不知道怎么样的才是符合天理的。这实际上是没有内得的表现。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后天的努力,有些天资好的,言下便可顿悟,从此便可明白道需内得的道理。有些则要慢慢的来,通过读书、讨论、请教师友、再假以时日,多经历多磨练,慢慢的就会对自己的心看重和肯定起来,慢慢的就会有内得。

其实一个特体的人的降生,就是一个个体的世界的降生,刚降生的时候,这个人和这个个体的世界,都如同一个婴儿一般,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世界,如同婴儿不了解感冒是怎么一回事。慢慢的,就学会了观察,就学会了了解,就知道了自己的世界必须自己去解释和应付。慢慢的就会懂。我前面说过,人的降生,不单单是肉体的降生,所以,从终极性意义上来讲,不论理解、解释和应付这个世界,都必须是内得于心才行。因为世界,就终极性理解而言,本就是个体性的世界。

对于我们来讲,第一、先仰信道或者信仰等终极性学问必须内得于心才能创造性的完成。所谓仰信就是虽然不确信,姑且先信上。第二、通过读书、请教师友、自己体悟、总结经历经验来发展验证自己的看法,总之要努力!第三、真正内得于心,浑身通透,虽然不时仍有疑问,但均如成人对感冒一般,对疑问这个现象本身再无疑问!

生:我明白了!

师:呵呵,就如何内得于心,再给你说一说。艺术你懂吗?

生:呵呵,没怎么关注过,但也挺喜欢的。

师:借用艺术来理解终极知识的内得于心比较形象而好理解。我先问你,在评价一个艺术作品的时候,什么是美的?评价标准在哪里?

生:这个……

师:我们常说一个东西是艺术的,美的,但是我们看到,美的东西并不是一样的,相反,是千差万别的,不要说具体内容千差万别,就是特色派别也是千差万别。那么,美与不美,如何来评判?

生:关于美的问题,我确实也有这样的疑惑,请老师讲一讲。

师:我们这样来说吧,不从审美角度来讲,我们从创作的角度来讲。我知道你练过书法,我们就从书法艺术创作来讲。

生:呵呵,好。

师:你说怎么样的字才算是美的字,才算是有艺术高度的字?

生:……

师:你是怎样练书法的?

生:先开始就临摹啊……

师:临摹是为了干什么?

生:……

师:呵呵,好了,我给你说说我练习书法的过程,说一下我的感受你看和你一样不一样。

生:呵呵,好,老师把我问住了……

师:我刚开始的时候,就觉得那些大书法家写的字很美,我就练,开始的时候也是临摹,临摹了一些时日,写的有那么点意思了,对书法的理解也慢慢的上去了,就开始不知惭愧地想着创作,找一张纸。心里想,自己是个艺术家,现在在创作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必须像模像样。心里想着,既然是书法,而不是写字,那么就一定不能好好写,就要‘艺术’一点……同时呢,心里还不由自主的想到一个人来模仿。写完了自己一看,什么东西!

生:呵呵,我也是这样的……

师:这就是在练习初期,模仿。临摹的同时,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创作。注意,这其实就是自我的一种艺术教育在激发自己内心的艺术冲动。这个一定要明白。艺术,也要内得于心,艺术,不过心的展露。临摹时间长了,尝试创作的时间长了,艺术的苦吃的多了……艺术道路是苦的,知道吧?

生:真的是有体会,就会老思索,老琢磨,怎么才能写好,怎么才是好的。因为模仿像了还不是自己的东西,艺术不是做哪一位艺术家的复本,艺术必须有自己的东西,但就是不知道自己该有哪些东西,或者说自己该立出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出来。尝试着创作,实际上心里很虚的,创作的时候也是不知不觉的在模仿,完了一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而且,就拿书法来说,今天尝试着把字写扁,觉得艺术,后来觉得不好,明天又把字写长,觉得艺术……脚跟不稳,一直在生硬的搬造,临摹的时候像那么回事,自己写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笔无狂态,了无出头之日。

师:呵呵,我这一说把你的心里话勾起来了是吧?

生:是啊,心里就是这个感觉!就是一直不知道如何表达。

师:嗯,都是一样的,你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你听我给你继续讲,就这样,慢慢的熬,继续练,继续临,继续思索和创作,随着这个过程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就会加深,慢慢的,对艺术就不是一种仰视的态度了,好像艺术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样。慢慢的,对艺术的了解也多了,你会发现,自己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某个艺术作品美,觉得艺术家了不起,但你就是不知道这个艺术家的水到底有多深!水到底有多深明白吧?

生:明白。

师:就是说你不知道这个艺术家的艺术到底有多高明。因为自己的艺术理解还稚嫩,因为自己是仰视的,因为还没有内得于心,就是站在艺术家下面看,只见其高而未见其顶,只知道好,不知道好的程度是多少。就像对一个伟人一样,如果不熟悉,而又大概知道一点,就觉得这个人伟大、厉害,崇敬中有点好奇,觉得神秘而遥远。这是因为自己的稚嫩,对伟人这个概念还不能内得于心的理解。

对艺术也是如此,经过这种辛苦,学习前人,思考、常识性的创作,这样日复一日,自己在艺术方面就慢慢成熟了,就会清楚的从内心感知到艺术的水到底有多深。仰望和神秘感就消失了。这种成熟实际上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慢慢的由一种外求转向内求,因为你经过辛苦,游遍了艺术的天下,切身的体验到,天下的山水不过如此,你就肯放放心心的骑牛回家,求艺于心,你就有资格做艺术家了。

生:求艺于心……

师:再给你打个比方,你们同学之间,比如,一个你很了解的好朋友,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因为你了解他,所以知道他这个“艺术品”的水有多深,就没有多少神秘感,更谈不上仰望。相反,一个不太熟悉的同龄人,各方面也可以,但因为你不了解他,在欣赏他的同时,就多了一份神秘感,如果他确实不错,更有可能产生一种觉得他多么多么优秀的心理。实际上他可能也就那么回事,是吧,呵呵。这种情况多了,你就会慢慢的对人有种内得于心的体会,体会到,人么,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对同龄人这个水,你就知道有多少深浅了。对艺术也是一样的。

生:老师的话我明白了,但这么说的话,艺术岂不是就那么回事,好像也没什么高度可言了,艺术真的就是这么回事吗?艺术家让人觉得好像也不那么神圣了。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往往都说艺术的殿堂瑰丽无比,艺术的大海深不可测,好像被我这么一说,就那么回事,其实也不是这样的,这涉及到艺术的本质问题。然而在谈论艺术本质之前,我们必须再一次的重复一下做人的意义。按照我们佛教的观点来讲,做人的意义就在于逐步修行直达最终的觉悟而成佛。我前面讲了,成佛的重心,或者说成佛的要津,佛教的重点,都在因缘二字,做人的意义,就是对因缘二字有内得于心的理解。在佛教信仰上,只有完成了对因缘二字内得于心的理解,才能完成自己的信仰。这个前面讲了很多,你也理解了。我用了一个比喻,叫做“游遍天下,骑牛回家”。内得于心才能骑牛回家。

那么艺术呢?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历来有很多的讲法,那么我的讲法是什么呢?或者说我对艺术内得于心的看法是什么呢?我觉得,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将内得于心的缘表现出来!从本质上讲,艺术,是对个人因缘的表达。好的艺术,就是贴切的表达了个人的因缘,好的艺术,就是用语言和行动所不能及的方式,表现出对自身因缘的体悟。艺术,表现的是生命本身。而我们讲了,生命的价值,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能对自身因缘有内得于心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信仰。那么,艺术所表达的,也必须是内得于心的因缘与生命。为什么一般意义上的模仿、习作或尝试性的创作不能称为艺术?就是因为它们没有自信而肯定地、自然而然地流露性地借助艺术手段表达出作者个体性的对因缘内得于心的情感。再简单一点说,如果一个作品,还在借助作品去追求而不是去表达的时候,还不能称之为我所谓的艺术!

其实联系到当下的一些所谓艺术,都造作之气横行,不好。真正的艺术是流露出来的。所不同者,只有流露的艰难和流露的容易的区分,有时这种流露是即兴的,有时需要慢慢的积攒,但无不是一种自然流露。就比如,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坐在钢琴前面,想到的一定不是贝多芬和肖邦,想到的一定是他自己的旋律。要内得于心啊!内得于心是很难的事情,所以真正的艺术家是不多的。

生: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但总觉得有一种背叛古人教诲的罪恶感,总是不放心。

师:嗯,这实际上就是没有内得于心的表现,不过,你刚才说的背叛古人教诲的问题,涉及的就是你前面所问的第四个问题,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古典教诲的问题。我相信你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之后,你的罪恶感会慢慢消失的。

生:请老师讲讲。

师:所谓的古典,可以这样理解,一是有神论的启示的学问,二是无神论的形而上学的学问。前者的代表是基督教,后者的代表是柏拉图哲学。中国的佛教道教,不严格的来说,可归于前者,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学,可归于后者。

生:老师,古典学问和现代学问的区别是什么?

师: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古典和现代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古典的学问,不论启示的真理还是形而上学的真理,都认为有一个终极的善存在,也都认为人的意义在于追寻和践履这个终极的善。各家的学说,也都是对终极的伦理意义是什么和如何达到最终的伦理完美的追问。而现代学问则不同,现代学问认为,宇宙和人类历史的背后,没有什么终极性目的和伦理学意义上的善,更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历史法则。现在学问认为,一切的社会科学,比如法律的制定,政治制度的安排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即契约。在现代学问那里,道德也是这样的,认为道德原则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约定俗成的。伦理真理的自然论和伦理真理的约定论,就是古典和现代最大的区分。

生:老师,所谓现代,可不可以理解为现代自由主义?

师:正是!自由主义你了解很多,但是,自由主义在带给人们自由民主的思想的同时,也有很多弊端。第一、自由主义全盘否定人文真理的自然论,认为所有人文真理都是历史性的,慢慢发展起来的,认为所有的人文法则不是自然先天的,而是后天约定的。这样一来,道德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崇高的意义,人类的一切活动将变得没有意义,这导致了全面的虚无主义。

生:虚无主义现在讨论的很多。

师:对,人是需要主人的动物,人文法则的约定论其实是不符合人性的,因为人先天的具有追问终极意义的冲动,这是自明自知的真理。约定论无法解决对人类意义的追问问题。

生:确实是这样,但是自由主义对古典的代替是历史的必然呀!您不是也一直认为,作为仅具有内在时间性的终极性的伦理的善只能是个人的吗?您说过,有限的人不能了知无限的真理,终极意义上的善只在上帝那里。而且,古典的学问,把只能是个体性的真理当做普遍真理来阐述,这很容易和政治相结合而变成文化垄断和政治集权啊,儒家学说就是这样啊,这不是您一直强调的吗?再者,有限的人不是上帝,虽然人有对终极真理的追问,但必然不能在此世获知绝对真理啊!这样的话,古典的学问必然是错误的呀!

师:呵呵,嗯,看来你对这个问题很敏感。你说的都对,而且也是现在普遍的认识。第一、大家经过几千年文明的发展,认识到人的有限性,从而获得人文真理的约定论的认识。这是一个进步,约定论的自由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果实!第二、古典的学问如果从平常意义上来理解的话,确实是不真的和有缺陷的。

但是!请注意!问题就在这里!我们该如何看待古典学问?现在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大家以往对古典学问是怎样看待的?

生:这个,老师,我能不能举例来说?

师:可以。

生:比如儒家学说,在过去,人们认为儒家学说是绝对真确的,依照儒家学说去学习和践履,就能够做到《大学》中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儒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问。现在人们认识到,儒学不过是古典学问中的一种,没什么特殊的崇高性,更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师:对,你刚才说的是过去和现在对儒学看法的不同,那么就儒学来讲,过去和现在的看法有什么相同点呢?

生:……呵呵,这个……请老师讲讲。

师:嗯,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把儒学当做一种公共的学问在看待!你发现没有?就是说,都以一种普遍真理的标准来看待儒学,都以一种具有具体时空性真理的标准来衡量儒学。其实不仅是中国,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看待古典学问的,都以一种现代的普遍真理的标准来看待古典学问。

生:确实是,老师的意思是不是说,不应该将古典学问当做公共性的学问来看待?或者说不应该拿评判公共真理的标准评判古典学问?

师:对,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前面讲,古典学问是对终极真理的不懈追问。古典文献实际上是对古典时代哲人个人内得于心的,对终极真理的自我回答的一种不完善的保存。这种回答足以解决哲人自己对终极问题的困惑,这种回答和我前面所说的,我们佛教推崇的对因缘问题内得于心的,骑牛回家似的了知是一致的。真正的古典哲人,都完成了他们的使命,都对自己的因缘有了妥善的交代,都在游遍天下之后,骑牛归家了,按佛教的观点,他们一定有一个好的去处,安顿他们的性灵继续他们的因缘。为什么古典哲人们各自不同呢?因缘不同,所以不同啊!他们不论是有神论的还是无神论的,都对终极问题有一个自己的,自信的,肯定的,毫无疑问的,整全的,内得于心的回答。他们无不是相信自己的回答,践履自己的回答!

生:老师用您自己的对佛教因缘问题的看法来说明对古典哲人的看法,真让我耳目一新。

师:这也是我内得于心的看法啊!呵呵。不过还要知道,古典文献和古典哲人是两回事。我前面说的时候,我说古典文献实际上是对古典时代哲人个人内得于心的,对终极真理的自我回答的一种不完善的保存。

生:这个我相信,文字的功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整体性的完完全全的体现一个哲人的思想。

师:你说的对,但不是全部原因。要知道,所谓古典哲人,没有一个像后世的哲学家那样重视逻辑体系,书写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哲学著作。他们的思想是谈话式的零星流露出的,是格言式的。是叙事性的,讲故事一样的。可以说,对逻辑性的强调或者不强调,也是区分古典学问和现代学问的一个标准,当然了,不能说不讲逻辑的就一定是古典学问,那也不对。

我相信,古典哲人们在内得于心之后,一定知道他们内得于心的道理是个体性的,一定知道绝对的真知,整全的知识,只能通过自我德性来获取。古典哲人无一例外的强调德性,其实就是强调整全真理的内得性。否则强调德性的意义就不大!因为,真正内得于心的整全知识,必须依靠个人自己努力追索,并不能被动的给予,必须借助自己坚韧、勇敢、谦逊等等的德性,否则是没有办法获取的。这个不难理解。这里要插一点话,现代自由主义,正是对德性的否弃,自由主义哲学家忽略了一点,自由对有德性的人才有用,对无德性的人无用。自由是德性实现其价值的保证,德性是追寻自他自由的前提。我们不敢想象,一群没有古典德性的人在一起约定出来的人文法则是怎么个样子。那将和一群小孩子约定一起偷别人家果园的果子,一起逃课,一起撒尿和泥堵人家烟囱没什么两样。我们现在都已经明白,广场政治式的直接民主将是一种罗伯斯庇尔式的,文化大革命式的暴民政治,这实际上表明,我们已经认识到,参加自由约定会议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所以我们才倡导间接民主,即由一部分人来代表所有公民召开约定会议,约定现时的人文法则。我们必须看到,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区别,不是形式上的区别,而是资格上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已经隐隐约约认识到,参与民主政治,必须具备一定资格!

而且,人天生有社会属性,天生就是政治性的动物,作为人,不论主动的干预还是被动的参与,都必须面对政治生活而不能逃避。但是,政治,并非如逻辑,如数学可以演算出来,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推导出一个数学性的真理!我们会看到,不论怎么样的国家,哪个时代的国家,何种政体的国家,都不会存在一种绝对完美的政治模式,都会永远的存在着精英们对政治的彼此不同的看法和施政主张!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政治在本质上,摆脱不了决断的性质。最终必须有一个声音,出来为各种不同的政治主张做决断性的仲裁!这是一种在永恒张力中防止撕裂并平衡张力得以顺畅发展的本领,这是一种艺术而非一种技术,这需要古典式的内得于心的学问!

上面插了一点话,现在继续前面。古典哲人们对整全知识有了内得于心的了知之后,能放心的骑牛归家之后,虽然认识到整全知识只能内得于心,但又不得不开口说话,授徒教学。我们必须明白,自己对真理的不懈追问和将自己的学问传授给自己的同类都是基于人类对绝对真理和善的渴望的先天本性!内得于心之后,自然地就想让别人也内得于心,这就是为什么老子崇尚无为无知,还要留五千字于世的道理。传说老子出关被尹喜所阻才无奈地写下道德经,我不相信,真不想写,随便写点什么都可以,料尹喜也奈他不得。古典哲人明知开口即错,因为第一,整全的知识是只具有内在时间性的东西,不能客体化为外在的具有时空属性的教条,这会将无限的知识变得有限,将整全的知识撕裂为片段!第二,古典的整全知识必须内得于心,外在的教育只能起到激发和打磨的作用。但是,先天的本性,也即古典哲人共同的因缘又使得他们不得不开口,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必然在长期的教学中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明白“老师所讲的都不完善,完善的必须内得于心”的道理。于是,他们的讲课,可以想象的包含有他们的授课技巧,并非是像说给自己听一样说给学生听。这也就是佛教中的应机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解释仁一个和一个不一样。

第一我们要知道,古典文献,绝非古典哲人。第二我们要知道,学习古典知识,我们必须借助古典文献。第三我们要知道,古典知识,隐藏在古典文献背后。第四我们要知道,我们学习古典知识,是要透过古典文献,深刻恰当的领略古典哲人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学习古典知识,并非等同于学习古典文献,一定要透过零散的古典文献,看到完整的哲人灵魂!这是学习古典知识的精义所在!

我们讲过,人是有限的,只能内得于心的体悟当下的因缘,不能在此世就得到终极的真理。按照佛教的观点,我们必须慢慢的积善去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改变因缘以成佛道。所以,古典哲人的知识,也只是对自己当下因缘的内得于心的体悟,评价古典哲人,重在内得于心,不重知识对与不对。他们所说的具体的知识,肯定是错误难免的,这是由他们的因缘决定的。但古典哲人对其身处其中的因缘内得于心的理解,是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过时的。一切的一切,不过因缘而已,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能内得于心的理解因缘,应对和改变因缘,这个我前面说了很多了。内得于心四个字,永远都是需要的!就当下来讲,自由主义需要内得于心的哲人,需要参加约定会议的公民有内得于心的艺术性的见解,而不是机械的技术性的教条。学习古典学问,就是要学习古典哲人们学问的属性:切合因缘,内得于心!

生:老师,我明白了,就教育来讲,您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第一、古典学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第二、学习古典目的在透过古典文献领略古典哲人整全的精神面貌,人生气质及对待因缘的态度品格等等以激发学生能就自己所处因缘而有切合因缘,内得于心的理解。第三、古典学问就是培养有资格参与自由政治的公民。是这样的吗?

师:很对,尤其是最后一条总结的很好,古典学问正是培养有资格参与自由政治的公民。我这里再就你所总结的这一点展开来说一下。

我们讲,人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在人的因缘里时时刻刻处处充满着张力。人生短暂和渴望生命无限的张力、智力有限和真理无限的张力、善恶的张力、一件事必须做抉择和决断而不知该如何抉择和决断的张力……这一切的张力撕扯着人,而人又必须在张力中生存,这又是一种张力。因缘中的张力,人是无法消除的,只能凭靠对因缘内得于心的理解防止被张力撕裂,同时做出自己肯定的决断,只能让张力得到平衡,为各种张力在不得不做出抉择和决断的时候凭借内得于心的理解做一个自信而肯定的仲裁!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人也只能达到这个高度。人只能为当下的抉择和决断负责,至于终极的结果,人不必负责,也没有能力负责。因缘累世所积,不可思议。有限的人作为因缘本身的一部分,只能对自身有一个内得于心的理解。

生:老师,我明白了,您是要我对自己的因缘有个自己的内得于心的理解。反过来说,如果我有了内得于心的理解,也就不会再想外追问,比如向您追问这些终极性的问题了。

师:呵呵,正是!我们谈了这么久,说来说去,说的都是我自己内得于心的看法,而且我也讲了,这种讲述出来的东西,都是零散的片段,不是整全的知识,只能起个激发的作用,你自己的因缘,需要你自己去理解和应对。我在你的人生里边,也只是旅途中的一处山水而已,等你游遍天下,自然会放心的骑牛归家!

生:老师,我明白了。

师:嗯,下来之后,对我的话要前后结合着理解,因为这种谈话,有时候会不那么有逻辑性,前后可能不连贯,甚至冲突,不能断章取义。

这会太晚了晚。今天就在我这住,明天再下山吧。

生:呵呵,好。

2012年11月1日

    进入专题: 莲华精舍   谈话录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众生诸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694.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