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书:儒家君子道德的当代困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66 次 更新时间:2012-10-24 12:24

进入专题: 儒家   君子道德  

李育书  

道德学说在儒家学说中历来占据重要位置,同时儒家道德有较强的对象性,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君子。

在《论语》出现君子的章句中,和“小人”并提的有近19处,如“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论语·雍也·一三》),和“民”并提的有5处,如“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二》)。在这里,“民”和“小人”的内涵基本相同,都是指平民。

可见,儒家道德话语中是存在君子和平民的区分的,而且君子和平民多为对立的关系。这里的君子和平民的分别,主要是一种身份的区别,并不局限于道德评价上的褒贬对立。君子主要指士大夫阶层,既有政治内涵,也有道德内涵;平民指普通百姓。

在对君子平民做出区分的基础上,儒家道德学说主要对君子提出了道德要求。对于平民的道德要求就是成为一名君子,在儒家道德中,没有专门针对平民的道德要求,可以说,平民并没有独立的道德地位,平民在道德地位上依附于君子,在这层意思上讲,儒家道德根本上是君子道德。

儒家的君子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政治意涵,二是道德意涵。政治意涵是政治上的执政者,是有位之人,道德意涵是道德上的贤人,是有德之人。对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就曾指出:“君子,谓贤士大夫也。”(《论语集注·先进》)在君子的界定上,儒家思想存在政治与道德的混同。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是平等化,人和人之间人格平等,同等享有基本的政治权利,固定的等级、阶级逐渐消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变小。这一过程笔者称之为“同质化”。市场化改革以来,意识中的平等观念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再次说明,经济与物质利益的平等意识愈加深入人心。在此过程中,自我意识得到了极大发展,从自我意识出发,经济、政治、道德等领域的平等观念取得全面支配地位,人与人在意识层面的差别日益变小,道德地位上的差距也被抹平,不再有君子和平民的自我区分与定位。

儒家道德中君子平民之分的目标指向是君子,其道德要求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君子,强调的是道德主体性。现代社会君子和平民都变成了公民,而儒家道德学说中,缺少与公民政治生活的对接。儒家道德主体性未能延伸到政治主体性,对此,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同时,儒家道德对平民缺少约束力。同质化带来的结果是,在平等基础上,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君子,所有人都成了平民,平民道德缺失的问题就进一步暴露出来。每一种价值都在自己那里得到正当性的说明,道德失范行为都能得到辩护。这种价值相对主义导致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进一步萎缩,平民进一步滑向无道德约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面向“小众”、面向君子的儒家道德更加丧失影响力。

现代社会中不再具有政治、道德功能上统一的君子角色,而是由不同群体来扮演不同角色。政治意义上的君子往往由职业意义上的公职人员担任,但其职业道德不具备传统意义上君子对社会成员的道德引领作用。道德意义上的君子主要由知识分子来担任,但这种担当不够充分。因此,现代社会也已经不具备传统意义上政治与道德合二为一的君子。这一变化也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儒家传统中,君子身居政治与道德两重属性,儒家道德自然要对官员提出道德要求。儒家提倡“有德者有其位”,而实然的历史事实却是“王者有德”。我们赋予有位者过多的道德期待,助长了有位者在道德上的傲慢,带来的结果是有位者经常把道德纳入他的治下,政治反而失去了道德的约束。这是长期以来儒家学说发端于君子角色的一个弊端。

其次,在儒家道德中,君子是平民的榜样,儒家道德的示范作用是依靠君子引领出来的。如今,君子的角色已经消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平民的道德失去了目标参照。就此而论,君子的消亡恰恰给儒家道德带来了两方面的打击,一是主体道德难以建立,二是道德失去参照,这两方面都构成了儒家道德的时代困境。

(作者单位: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

    进入专题: 儒家   君子道德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政治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35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