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杰: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特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17 次 更新时间:2012-10-18 21:55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刘应杰  

摘要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试验,其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从根本上改写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改变了人类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是随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而不断发展的。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吸收了现代市场经济成果,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念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今年是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周年。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们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正在向着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目标迈进。20年来,中国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够成功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已经不再是疑问,而是成功的现实,是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的伟大实践。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也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市场经济,公有制不可能与市场经济成功结合。中国的改革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扩大市场化的范围,逐步向着市场经济发展。从提出“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直到最终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过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人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固有观念,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认识获得了一次思想大解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且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大优越性,这就是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探索建立起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点。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方面的作用。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不同,西方经济学中有一派自由经济学,主张让市场机制完全自发地发挥作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推行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经济政策。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市场不是万能的,一味迷信市场的力量,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必然会扭曲经济信号,扰乱市场秩序,最终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注定是行不通的。国外许多专家学者在总结中国经验时,都把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和宏观调控作为中国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的优异表现令世人瞩目。甚至有国外著名学者提出,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优于许多国家,这些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效的宏观管理。

总结中国市场经济的经验,其特点之一就是实行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及时纠正市场失灵和扭曲,防止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实现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平等竞争和互利共赢相结合

市场经济既是一种平等竞争的经济,又是一种互利共赢的经济,形成为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市场体系。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初期,我们强调市场经济是一种激烈竞争的经济,甚至是一种你死我活的经济,目的是让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经济除了激烈的竞争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互利共赢的一面。不但商品买卖是一种互通有无,商业合作是一种优势互补,而且即使行业竞争者,实际上也是一种在竞争中互相取长补短、竞相发展的关系。一个小镇上家家户户做纽扣,不但没有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相反家家户户都发展起来,大家都相互促进改良技术、提高工艺、降低成本、创新流通,通过市场经济的“集群效应”,最终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也必然会有失败,但这不是恶性竞争的失败,而是一种良性竞争的失败,最终是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体面的失败”。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将形成精细化的分工、不断延长的产业链、完善的产品配套能力,以及更广泛的甚至国际化的市场体系。每一个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成为丰富而完善的市场体系的一个节点。市场经济以它的魔力,不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商品世界,而且形成就像人体经络一样看不见但却无处不在的市场网络体系,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主体都处于平等竞争和互惠互利的关系之中。

提高效率与注重公平相结合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和法治基础上的规范有序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体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表现为无序和失范,甚至出现不讲诚信、违法乱纪、坑蒙拐骗、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由此造成社会唯利是图、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有些人将这些看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后果,恰恰相反,这些正是市场经济不发展、不完善的表现。诚信和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诚信和法治,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我们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就必须加大诚信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力度,真正把市场经济建立在诚信和法治的坚固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特别是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不能够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甚至两极分化现象。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社会主义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建立一个均富的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已经创造出魔幻般的经济奇迹,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表现。在今后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国还将创造出新的令人惊叹的经济奇迹,不断续写新的划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Profoundly Understanding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Liu Yingjie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ism and market economy is a great unprecedented reform and experiment in human history. Its success has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t fundamentally influenced political economics textbooks, changed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m and market economy, and further enriched and developed Marxist economic theories.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evelops continuously along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m and the market economy. Fundamentally speak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s a kind of market economy that absorbs modern market economy results and incorporates itself with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and core values.

Keyword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understanding, Marxist economic theories

【作者简介】

刘应杰,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研究员。

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等。

主要著作:《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读本》、《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等。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制度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22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9月下,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