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为什么资本市场经济必然无法以内需为主导?

——何新经济学旧日札记整理(一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70 次 更新时间:2024-12-13 10:45

进入专题: 市场经济   内需   资本市场  

何新  

《资本论》所论之价值论,迄今为止中国经济界似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够读懂,因此倍遭非议。

其实,马克思之全部价值理论所要解释的问题无非就是:

一、实物如何转化为商品,

二、商品如何转化为金钱,

三、金钱如何转化变成资本,

四、资本如何转化成虚拟财富——当实物形态已在消费过程中消失,而其虚拟价值仍可无限倍增?

——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整体何以具有愈扩大消费(即消费市场愈大)则愈富裕的表象。

1.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经济——即纯粹市场经济,是一种在质态上根本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经济形态的经济系统。

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三大特征:

(1)价值和财富形态的抽象化

(2)抽象价值和抽象财富凝聚化为物理实体——金钱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追求抽象财富无限放大的趋势,否则即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生存,单一资本在本质上必然需要有不断开拓新市场,同时为保有既得市场而排挤外来资本——即追求垄断化的动力。因而必须具有推进生产力及技术水平不 断提升的趋势,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是具有高度活力的经济,这是资本经济运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系统的根本特征。

2.非资本系统的经济系统,包括封建土地经济,以及简陋的旧式所谓”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亦普遍具有两种基本的特征:

第一是经济运动运行于封闭系统内(通常以本国为界)。

第二是经济运动主要是物流运动——实物经济的运动。

3、资本经济则不同,第一资本经济是无国界性经济(全球化),经济运动呈环流状螺旋式不断扩张的循环运动。第二其运动的载体不是单纯依靠物流的实物运动,而是以抽象价值的运动带动 物流,从而表现为抽象价值在实物消费过程中反而可以继续积累(只要金钱在运动中,钱花得愈多反而愈富)、抽象价值增益之价值可以无限自我增殖。马克思所论的这种抽象价值之增殖— —即资本运动,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则被计算为抽象GDP的不断增长。

4.总之,资本经济与非资本经济呈现出一种根本性不同:非资本经济作为实物生产经济和物流与实物分配经济,其终点是实物的积累(物资储存)或消费(实物被消耗掉)。其经济运动呈现 典型非循环的特性:

生产实物(有)→消费实物(无)

因此在非资本形态经济系统中,实物积累是经济富裕的标志。实物被消耗,则是经济的贫穷,也就是“短缺”。

所以所谓“短缺经济”,原则上并不是一个资本经济学的概念,而是实物经济学的概念。在传统的实物经济形态下——实物产出增加(实物生产力提高),意味着经济的发展;而随着实物的 消耗,则意味着一个经济过程的终结。

5.而资本经济的运动特征却与此全然相反。

在资本市场系统中,实物之物流运行(从产出到消费),只是抽象价值的载体。故虽然实物在经济运动中已被消费过程所消耗掉,但资本运动却并未终结——抽象价值在实物之流转中传递以 及继续在增殖。

同时最重要的是,促进实物增殖的生产力和技术手段(其抽象价值被转移进入资本之总价值),在实物消费和价值流转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增长。

马克思说: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优于其他一切生产形态的根本原因所在——资本主义的抽象价值循环运动,具有随资本积累而无限提高科技和生产力的能力。这个原理是马克思在《1863年经 济学手稿》中发现并讨论的。旧式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理论则一直未能真正理解这个极其重要的观点。

6.但是,资本系统之循环增长运动有三大死脉:

(1)抽象价值循环不能停顿。抽象价值的流通,实际就是虚拟价值和虚拟货币及金融的流转——任何一个金融价值环节的梗阻,都会导致整个价值循环运动的中断和资本系统的瘫痪,此即爆 发经济危机。

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三种形态:

一、商品过剩流通危机

二、生产能力过剩(固定资本投资过度)危机

三、金融资本不足(货币紧缩)或金融资本过剩(通货膨胀)导致的金融流通危机,简称金融危机

(2)为避免危机的爆发,资本循环运动要求市场扩张的速度,必须大于生产力及技术的进步,换句话说,即必须以消费带动增长。

否则,随生产能力(生产力+新科技)的扩张与积累,必然导致产能过剩、产品过剩,导致资本之间的生死残杀。

(3)从物流、实物运动的角度观察,整个资本循环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累进消耗系统,它的一端是资源,另一端是人力的组织。随着生产力的扩张,实物流通不断加快速度,资源消耗发生递 进性增长,有需求以几何级数递增的趋势。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提高,人力需求则有递减的趋势。换句话说,资本运动的高效率,必然意味着劳动力的过剩。

也就是说,在资本运动产生的废弃物中,人必然也是其中一种。

因此资本运动就内在规律而言,具有追求高效率和反人性的特征。

7.所谓内需主导的观念,是不了解资本运动上述本质的观念,是实物经济的观念。中国现代资本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建立在两个基本国情或曰社会前提上:

(1)人力储备严重过剩,

(2)资源储备严重不足。

如果中国经济主要以内需为主导,中国就会失去大量购买外部资源的能力,就无法从国际市场上汲取足够的经济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

同时,中国本国的过剩劳动力,将由于找不到进入资本主义市场组织的出路,而积压和必然转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结论:资本市场经济,就其本性看,天然是外延追求抽象价值无限扩张和资本必须不断外扩的经济形态。资本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向外看——即以全球体制为引导,寻求资源和市场”两头向 外“的经济系统。

所谓经济结构的调整,如果不明白资本运动的以上基本原理,则必然会陷入困境。

【何新附注】

以上札记系写于1998年的读书札记,是时我正在读新版《全集》之“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的资本经济学,他本人并未写完,许多精辟道理存在于手稿中。这些道理西方自由 主义经济学不懂,但旧式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懂。马克思的经济学——当然并非旧式那种教条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并且必须超越三卷《资本论》而研究其全部的未完成手稿。这一体 系至今仍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理论中最高水准的经济学,无可超越。因之所有问题,有必要从价值理论开始,全部重新理解和诠释。可惜老夫心有余而力已不足矣,愿未来或有后来者 勉之。

    进入专题: 市场经济   内需   资本市场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745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