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一种新的教育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49 次 更新时间:2012-09-07 22:03

进入专题: 教育体系  

王涛  

素质教育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尽管政府的文件一个接着一个,但直到今天,大江南北施行的依然还是应试教育。什么原因呢?

从儒家文化因素、社会用人观、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社会竞争过于激烈等角度以及教育部门的官员、校长、老师、学生、家长为何都知道素质教育好但又不得不进行应试教育进行的分析发现,在社会大环境难以被改变的情况下,进行应试教育其实是迫不得已:如果某市或某县的升学率不理想,那么当地主管教育的官员可能会因此而"掉乌纱",学校的升学率不高校长可能会被撤职,班级的升学率低老师的福利会受影响,学生升学不理想会影响前途……

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教育强国,政府对教育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国外一些好的经验也在努力地借鉴,可是中国的国情很不一样,它们好的做法来到中国后可能会变味。所以教育改到如今,依然是民怨沸腾。

有人提议废除高考,认为高考制度让我们的教育迷失了方向,但更多的人反对废除,原因很简单,"我们还找不到一种比目前的高考制度更好的教育体制"。

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正好是想介绍一种在我看来比目前的高考制度更好的教育体系。它既能避免目前的高考体制下那样的应试歪风,又不会出现废除高考后带来的种种问题。对这种新的教育体系的每个环节以及整体如何运行本人都认真推敲过,认为是可行的。对它能否适应"诚信环境差,文凭重要,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人人趋利避害"这些国情和基本人性也进行过仔细分析,还是认为可行。

一、采用了公交车模式。公交车有五个特点:①公交车的路线事先就规定好了②乘客上了一辆车后,司机不会问他是否适合乘这辆车,因为路边有站牌,这辆公交一定是按站牌上标示的路线行驶,而乘客上车之前肯定看过站牌③很多时候可能没有任何一辆公交车既经过出行者的出发点,又经过他的目的地,但他仍然可以到达目的地,因为只需要转几趟车即可。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任何一辆公交车都不能完全满足乘客的需求,但是多辆公交车组合在一起后可以④一个人是否乘坐公交车是不确定的,乘哪辆公交车也是不确定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每辆公交车在相应的时间段人数几乎总是那么多⑤高效,在满足不同乘客需求的同时成本最为低廉。(地铁、客运飞机等都属于"公交车模式",因为它们都满足以上5个特点)

当今社会,不同出行者的出发地千差万别,出行时间千差万别,目的地千差万别,而公交车能很好地满足这些出行者的需求。再来看看教育领域:每个学生的天资、特性千差万别,所希望掌握的知识、掌握的程度、想培养的能力千差万别,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更是千差万别。这与出行者的千差万别是很类似的,所以我尝试着将公交车模式运用到教育领域。

二、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途径有所创新。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考促学,可是这行不通,因为很多素质难以考察,无法量化,而且主观性强,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很难做到真实可信。在我看来,当今中国很多中学生不怎么培养综合素质,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培养综合素质会占用学习时间,这对升学不利,所以这套体系解决这个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对体制的设计,让培养综合素质与升学丝毫不冲突"。

下面是这种体系的详细介绍。

一、科目的设置

在这种体系中,每个科目都分解成很多级,低等级侧重知识,高等级侧重能力。第1等级是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的考查,第2等级涉及到对能力的考查,第3等级对能力有适当的要求。再往上,基本都是以知识为载体,对能力进行考查,并且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学生怎样才算通过了某一等级呢?每套试卷都会合理地划定一个合格分数线,只要超过这个分数线就算通过。

这套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每一科目都会是由若干个以普及知识为主要目的(不是"以应试为目的"。针对这些模块的考试是1级、2级、3级,相对而言这3个等级的题目都不算很难,因为它不是为了考倒学生进而选拔学生,而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和基本能力。这种设计可以让在这种体系下,教各个模块的老师能够没有顾虑地按照最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去教学,而不用担心不以应试为终极目的会对自己不利)的模块和以选拔学生为目的的4级、5级……10级(4~10级不再是像1~3级那样针对某个模块,而是针对整个科目。这些等级对能力的要求随着级数的增加而增加,每一等级都要淘汰掉一定比例的学生)的等级课程构成,即:科目的设置是先分散后统一的模式。

各个科目不同的等级都共用着几本课本,因为基本知识都在这些课本里。

还有一些课程是考试不考的,但是老师会给学生评分(最多5分)。

这样设置后,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目前政府一直在高中是否应当进行文理分科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因为这两者都有弊端。不分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并且没有突出学习重点,而分科则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得狭窄。这种体系同时避免了两者的弊端。学生可以重点学习少数科目,然后广泛地学习各科目的"模块"来扩大知识面。

可行性:我们对中学教育体制的要求的实质是:①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②用一定的方式衡量出学生在某学科上的才能以利于高校选拔。而这样的科目设置能满足这两个要求。

二、课程的布局

这套教育体系中课程的布局与公交车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这一体系中每批次课程的开始、截止日期,在一天中什么时候上,哪间教室,总共多少课时,甚至包括老师的特色都事先确定好。"课程什么时候上"的设计有一定的规则、技巧。

【补充:未来,小学生的毕业日期不再像现在这样一律是每年六月份,而是大约一半学生在每年六月毕业,另一半在每年12月份毕业(儿童五岁半或六岁入学),这样做不仅仅使九月生孩子的母亲不会再因孩子会比当年八月出生的孩子晚将近一年入学而愤愤不平,更重要的是使得课程安排能良好地运行】

各个模块适合放在现在的初中,4~10级的等级课程适合放在现在的高中。

在这种教育体系下,学生一般都是把该学的模块学完后再去设有4级的中学进一步学习。而且多数都是先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后学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绝大多数模块所用的天数都是26或略少于26,绝大多数4~10级的等级课程所用的天数都是15的倍数减3,这样设计是为了有利于课程衔接。(课程所用的天数和课时总数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每天的课时数不定。这样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报课时短的课程,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可以报课时长的课程,并且某一课程如果第一次没通过还可以再次报读)

在这种体系下,课程都是按照设定的周期进行循环。绝大多数模块的循环周期是30天,大部分4~10级课程的周期是15的整数倍。

公交车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律靠右行驶,这是为了避免两辆公交车在空间上相撞。类似地,为了避免各种课程安排在时间上相撞,早自习,1、2、3、4、5、6、7、8节课,晚自习中的每节课都不能与其它任意一节课在时间上有重叠。公交车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少公交车的终点站或起始站都是客运中心,即各种不同路线的公交车交汇到一个空间点,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大量的、不同需求的乘客能够很便捷地乘坐到与原来路线不相交的其它公交车。这套体系也有着类似的做法,即每年有三个或四个时间点是很多不同类型的课程共同的起始时间点或终止时间点。在这个时间交汇点,学生可以快速、方便地选择到自己将要学的课程。

将课程衔接好能使学生方便地选择课程,做到这一点也不难,因为各批次的课程所用的天数都是有规律的几个值,并且每年有三四个不少课程共同的起始或终止时间点,而且是多个学校组合起来共同培养学生。本人通过计算可以论证出来这种课程的布局可以使这种体系运行非常良好(见附录)。

三、对老师的评价制度

现今教育体制中是用升学率来评价老师,老师的工资也是与升学率相挂钩的。而这套体系下,老师的优劣是通过学生的评分来反映的,并且老师的工资也几乎完全由学生的评分决定。

具体的操作: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通过将两个老师进行比较来完成的。由于现在网络普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普及,并且国家有足够的财力在绝大多数学校配备至少一台电脑,所以其方法可以是(在极少数没有网络的偏远地区可以用别的方法):学生登录到指定的网站,输入所报课程的编号、自己的学号、密码后会打开一个页面,页面上有-7、-6、-5、-4、-3、3、4、5、6、7共10个数字,系统会随机从前不久教过这个学生的老师中选择一位让学生与当前的这位老师进行比较,学生必须而且只能从这10个数字中选择一个作为这个老师的得分(如选a),那么被比较的那位老师将得负a分。提交后,系统会自动去掉一部分最低分和最高分,然后取其平均值再加7(目的是使所有得分都转变为正数)作为这个老师的最终得分。老师工资的数额就是由这个"最终得分"乘以一个系数而来。考虑到各种因素,如课程的类别不同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可能也会跟着不同,各地的物价不同等,计算老师的工资时还可以再乘以某个系数。

优点:

老师(学校)会真正以学生为本。

师德会不断提高。

老师的教学水平必然提高。目前体制中,老师水平不高可以靠向学生大量布置作业、挤占学生时间来弥补。而这一体系中,布置过多的作业会遭致学生反感,而学生如果感觉自己课程没学好,这一等级可能通不过的话不大可能会给这个老师高分。这样,老师唯一的选择是:在课堂上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课后要做哪些题精挑细选,或者给不同情况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老师会关爱差生。

可行性:如果简单地让学生给每位老师评分来评价老师的话,那么学生只要是喜欢或较为喜欢某位老师就很有可能会给他满分,因为学生知道这和老师的工资直接挂钩。这样,老师之间就没有有效的区分度。而这一体系中是将两个老师进行比较,学生对老师的印象有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几种,因而给老师评分时不会总选"7"或"-7",因而不同老师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具体如何最终能用分数反映出来,由于它与工资挂钩,所以能促进老师的优胜劣汰。怎样的老师才能得高分呢?那些讲课妙趣横生,教学水平很高,真心关爱学生,品德很好的老师肯定大受学生欢迎。而这样的也正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老师。

四、学生流动

学生流动是这一体系最核心的部分。

由于每所中学都开不全学生求学、成长所需要的所有课程,但相邻学校之间的课程互为补充,所以学生必须流动。

在未来,教育部门会开设一个专门的网站,里面有所有中学的课程安排,学生可以自由查询。(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整个中学阶段都只会在离家不是很远的5~10个学校内流动,因为5~10个学校足以满足任何一个学生的课程需求)

报名的具体操作:进入专门的网站,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后能查询到学校的课程安排,选定某次课程后,点击"确定"即可。

录取规则:当报某一批次的课程少于或等于规定的最大容纳人数时,所有报读的学生都可就读。若过多,则电脑(录取系统)会自动淘汰"分"低的学生(这里的"分"指:非考试科目中老师的评分加上学生在"课程结束考试"中所取得的等级通过某个函数关系式转化成的分数后的最终分数。这样做是因为学生所取得的等级成绩无法用来相互比较,但转化成了分数后可以)。另外,学生课程的填报也可以分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其规则与目前填报高考志愿相同。

报名时间:课程开始的两天前。

这一体系中,学生的流动和自主选择与公交车是很类似的。每次课程的各种安排是事先确定好的,这与公交车的路线是事先就规定好了很类似。每个学生是否会去报读某次课程是不确定的,但上这一课程的学生人数既不会太多、又不会太少,这与出行者是否会去乘坐某辆特定的公交车是不确定的,但从总体上来看,每辆公交车(在相应时间段)人数几乎总是那么多类似。学生既可以这个时候学习这一课程,又可以另一个时候学这一课程,这与出行者这个时候乘坐得了这一路线的公交车,下个时候也乘坐得了这一路线的公交车类似。每年虽然不断有小学毕业生加入进来,但每年同样也有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这与不时有人上公交车,但不是也有人下公交车类似。学生通过流动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各种课程,这与乘客通过转几趟车后能到达自己想去的各种地方类似。尽管每所中学都不能满足学生对课程的所有需求,但是多所中学组合在一起后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所有需求,这与很多公交车都不能完全满足乘客的路线需求,但是各种路线的公交车组合在一起后能满足所有乘客各自不同的路线需求类似。

可行性:(一)"学生流动"这个环节能够避免腐败问题。因为: 决定学生能否就读某次课程取决于分而不是人 由于课程的信息输入了电脑,所以极其容易监督 这种体系下不会出现择校风、择师风(后文有分析)

(二)目前中国的在校生和入学儿童人数都不断减少,因而对学生的容纳量足够充裕,所以流动时能够很流畅。

五、考试

重要的考试有两类:课程结束考试与高考。这里的高考与目前的高考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验证性考试,后者是选拔性考试。

课程结束考试:时间是课程结束的那一天。届时学生给老师评分的系统会自动关闭,老师可以没有顾虑地监考(也可以让信得过的其它人监考)。考试前几天老师会收到地方教育部门出的试题以及合格分数线。未来会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使试卷由其他老师批改。根据考试结果,教该课程的老师负责输入学生通过与否。

验证性高考:高考每年四次:五月一次,六月一次,十一月一次,十二月一次。但整个中学阶段每个学生只有两次高考机会。

试卷与目前的高考有所不同。学生每个科目达到了怎样的等级就有相应的试卷安排。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学生数学达到了6级,那么他数学科目的高考为"第6等级的试题(即试题符合第6等级的难度)+教育部考试中心随机选取的若干个低等级的试卷。各个等级分开考试,并且单独算分。只有当这一科目所有等级全都通过时这一科的高考才算通过,否则未通过(高考成绩只有通过和未通过两种类型,因为这是验证性考试)。为了便于考试,低等级的试卷的题量可以很少。

凡是在课程结束考试中通过了的等级,最后都必须参加相应内容的高考来验证。如果学生两次验证性高考都没有通过,则说明这个学生平时的课程结束考试的成绩存在水分(只有在课程结束考试中达到了x等级才能参加该科目第x等级的高考)。作为惩罚,这样的学生若还将参加高考,其合格分数线将比别人高,并且监考应更加严格。

学生在验证性的高考中若有某一等级未通过,则老师将受处罚(学生的未通过率有一个范围,超过这个范围老师才会受罚)

可行性:(一)学生在课程结束考试中作弊没有好处,因为前面还有高考验证这一关,所以不会有多少学生选择作弊。

(二)老师无论是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为学生着想都会在监考和输成绩时杜绝水分。

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国家迟迟不将高考改为一年多次的原因是:如果改为一年多次,那么考试成本将增加。若取平均分,则学生每次考试都会很有压力;若取最高分,则学生会珍惜每次考试机会,拼命刷分,同样也累。而这种教育体系下: 由于高考是验证性的考试,分数若刚超过合格分数线成绩就是"合格",考分接近满分成绩也只是"合格",这样从制度上避免了学生刷分。学生平时在课程结束考试中达到了怎样的等级只需到高考中验证一下,平时能超过合格分数线高考时也应该能,并且不再是每一分都对成绩有影响,因而考试压力会骤减。 很多国家都能承担一年多考的成本因而中国没有理由不能。这种体系下,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高考发挥"一般"还是"很不错"其成绩是一样的,因而国家为单次考试付出的成本不必像现在这么高昂,并且这种体系下没有中考,因而成本不会太高。

六、大学的录取

大学的录取规则由学校根据其自身特点自主制定,并且各专业分数线的划定往往是不同的。如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录取规则可以是,下面两种符合任何一种都可:①物理达到八级②物理七级,在这个前提之下,分数线M=语文等级数×4+数学等级数×7+英语等级数×3+化学等级数×2+法律等级数×5+生活常识等级数×5,M≧120。分数线M"等于"多少高考前公布,M"大于等于"多少考后宣布。

由于尺子多,所以很多有特点的学生在合适的尺子下有机会成为优秀学生。

七、对学生在中学学习时间没有限制以及大学一年开学两次

具体情况:在这种体系下,学生会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想读的大学和专业对科目有怎样的要求来安排中学的学习。当各科目达到了心仪的大学的等级要求或发现自己最主要的科目已很难再提高了的时候,学生会选择结束自己的中学学业,参加高考,凭高考成绩进入大学学习。

对学生在中学学习时间没有限制以及大学一年开学两次的原因:这种体系下的办学体制是公交车模式,教学非常灵活,不同的学生在中学学习时间的长短各不相同。由于大学对各科目的等级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学生的偏好不同,能力不同,所以学生在中学阶段各个科目所达到的等级数不尽相同,并且所报读课程的快慢、每天花在功课上的时间各不相同,同时学生所报读的考试不考,但对学生自己未来人生很有价值的课程的量不尽相同,这样累积起来,会使得同一时间进入中学读书的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求学所花费的时间总量差别很大。学生任何时候结束中学课程后,最多只需要等六个月就会有一场高考,实际上很多时候不会等六个月,因为公交车模式灵活的课程安排能让学生掐准时间。

优点

一、这套方案让素质教育成为可能。为什么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但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呢?因为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在初中或高中求学时间是一个定值,把一部分时间投入到培养综合素质中弊大于利,全部投入到功课中利大于弊。另一方面,学校无论是为自身着想还是为学生着想,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都是最佳选择。人都是理性的动物,当然会选择利大于弊的做法。

这种教育体系下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一方面大学一年开学两次,同时公交车模式的办学体制能使学生能在需要的时候结束自己的中学学业,所以学生在中学的求学时间可以不再是一个定值,而是由学生自己自主决定的。正因如此,学生不会再有"牺牲掉培养各种素质的时间,将其全部投入到功课中"的潜意识,因为这种教育体系下"牺牲"二字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学生给老师评分能使老师尊重学生意愿。

学生在中学学习时间长度可以自主决定,使得培养各种素质、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留有适当的娱乐时间以及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再影响功课和升学,所以学生平时学习的着眼点将不仅包括在学业上取胜,还包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取胜,并且希望自己在中学的求学过程能是快乐的。很多难以客观评价或量化的素质对学生的未来是如此地重要,所以就算高考不去考它,学生仍然会在功课(或应试)上的投入时间和非考试的"素质"课程(或内容)上的投入时间之间选择一个自己默认的最佳分配比。另一方面,老师的工资由学生的评分决定,并且课程的特点都是事先确定好的,学生既然报读这一课程,就意味着他愿意这样学,老师自然也就更没有理由不愿意这样去教。人都是理性、而且是自私的动物,这套教育体系,通过对制度的设计,使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在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的同时,素质教育也随之出现。这个结果的产生,是不需要政府下任何的行政命令的。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得到减轻。

课业负担是这样被加重的:①由于每提高一分都是有用的、有利的,同时通过废寝忘食的训练使分数提高一点儿,也就是让成绩产生变化并不算困难,这样,在一分压倒一批人的今天,在功课上进行高强度的训练确实是值得一试的选择②学生的总成绩是由各科试卷上每一个小题的得分相加而来的,每一个小题的得分情况直接影响总分,所以让每一个小题都能得分并且得尽可能高的分数是学生努力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大量做练习以提高准确率和答题速度,力争可以得到的分一分不失,并且能得一分是一分③在每个学生离高考(中考)时间是相同的并且其他所有竞争对手每天都在挤时间学的局面下,比别人少投入一分钟高考失败的概率就大一分,这样,每个学生都不得不主动地没日没夜地学。

另一方面,升学率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升学率,所有的学校都是将高考要考的科目的课程开得满满的,学生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外,其它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只能用在学习上。

而这套体系下:

ⅰ每个等级都有合格分数线,达到线即可ⅱ提高一个等级比提高一两分要难很多。所以:

由于每个等级都有合格分数线,学生只要达到或超过这个分数线就不需要再过度地学习了,再可以去报读下一等级。

由于题目的难度是随着等级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在低(低、中、高都是相对于学生自身的能力而言,下同)等级时,题目相对于学生自己而言难度都不算大,只要平时勤奋、认真的话一般能够通过。这样,学习起来自然就会感觉很轻松。

到了题目对能力要求很高的高等级时,学生学到一定级别后迟早都会主动放弃,为什么呢?因为提高一个等级比现今教育体制中提高一两分要难很多,也就是让成绩产生向上的变化非常难。如果合格分数线是65分,某个学生很努力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也许也只能考到二三十分,那么他的最佳选择是主动放弃,因为他就算接着再学更长时间很有可能还是通不过,正如一个逻辑思维能力一般的学生学一辈子数学也几乎不可能拿到国际奥数金牌一样。所以,成绩只有两种状态(等级通过与不通过),而且高等级侧重的是对能力、而不是知识和解题技巧的考查的优点就在于,当学生学到难度很大的高等级时,如果努力很长时间在原基础上提高几分之后还是会比合格分数线低很多的话,学生会选择干脆不去做这些费力又无用的努力,因为成绩都是一个样--不通过。

这套体系下成绩的算法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每科的成绩是由所达到的最高等级数决定的,最高等级之前的各个等级只要超过合格分数线就可以,也就是说就算做错了几个本来可以做对的小题也不一定会影响成绩,分数刚超过合格分数线后成绩就是"通过",分数更高成绩也只是"通过",这样分分必较就不复存在了。这不仅能帮助解决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而且能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大降低。

这一体系下每个学生怎么学不再受其它学生怎么学的影响以及所在学校的管控。学生中学的学习是由自己的认识、想法,心仪的大学对等级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能力三者共同决定。报读课程时,学生一般会让每天的课时数适量,并且多数时候会报一些考试不考,但对自己人生很有用的课程。然后留一定的时间来娱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看课外书,合适的时候再选择结束中学学业。

另一方面,评价老师的不再是升学率,而是学生将两个老师比较后老师的得分。因而老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会尽可能地减轻学生负担。

三、这种教育体系下不会再有择校热。

产生择校热的根本原因是校际差异巨大,家长择校择的是三个方面"学校硬件设施"、"学风"、"师资",下面分别来说明。

学校硬件设施: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指引下,教育领域所走的道路也是与之类似的"让一部分学校的配置先高起来",所以今天的中国形成了校际差异巨大的局面。现在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让各个学校配置都一致很困难,因为这需要巨额的财政投入。但是这种体系下,校际差异不会引起家长择校,因为科目分级而设,国家可以在硬件设施差的学校主要开设低等级的课程,在硬件设施好的学校开设高等级。这样,开设了相同类别的课程的学校硬件设施都差不多,"择学校硬件设施"也就不存在了。

学风:一个学校的学风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学校所招收学生的成绩决定的。学生的成绩都很好,那么这些学生平时肯定都是在勤奋刻苦地学习,这样的学生聚在一起,学风自然好。学生的成绩如果都不怎么好的话,同样的道理,学风就会不好。而这一办学体制下,学生是可以流动的,因而各学校、各班级学风没有明显不同。所以,"择学风"也就不存在。

师资:这一体系可以从2个不同方面避免家长"择师"。

ⅰ老师水平的差异由横向差异变成了纵向差异。在目前,教任何一个年级任何一个科目的老师水平从高到低差异很大,而这一体系中,水平低的老师教低等级,水平高的老师教高等级,这使得老师之间的差异由横向变成了纵向,学生在学任何一个具体的等级时老师之间水平差异并不大,所以无择师之必要。

ⅱ这一体系下任何一位老师相对于他所教的等级而言都一定是合格的、能胜任的,因为不合格的老师早因学生的低评分而被淘汰了。在这个前提下,没有择到更好的老师也不一定影响成绩。目前的体制下,一个学生,无论他多么勤奋、多么有天份,如果能择到更好的老师,那么他的成绩一定可以在原基础上提高三五分甚至上十分,因为更好的老师在应试上更有经验,而这些经验确实能让学生的考试分数再提高一点,换句话说也就是择师对成绩一定会有利。然而这套体系就不是这样。如果一个学生有大约能将数学学到八级的能力,那么他的一到六级无论是由什么水平的老师教都应该能通过。此时,教他一到六级的老师们水平究竟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老师水平如何影响的只是所教学生通过考试的比例,而"他"显然有实力通过。当这个学生学到令他感到棘手的第八(或第九)等级时,如果他在课程结束考试中只是比合格分数线低一点,那么他仍然不必择师,因为他可以选择再报读一次这个课程,然后加倍努力,使平时做教辅资料时绝大多数时候分数都能超过参考答案旁附的合格分数线;如果他平时很努力地学,但在课程结束考试中仍然比合格分数线低很多,那么择师与不择师成绩都一样,都是第八(第九)等级难以通过。

这种新的教育体系与目前的教育体制一样,都是由国家宏观管理,它与很多社会人士的主张,如高校自主招生等可以兼容,并且高考不再是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

附录:课程布局:

A假设每所初中平均有20个教学班,每所高中平均有45个教学班。教室的利用率不能太高,因为要保证学生任何时候都有教室自习,所以初中只有16个班用于教学,高中只有34个班用于教学,由于白天一个教学班可以开设8节课,因而一所初中共可开设16×8=128节课(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晚自习不包括在内),一所高中共可开设34×8=272节课。

B语文可以分为唐诗宋词,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外小说,文学作品赏析,创作,中国文学史等十几个模块。化学分成碳的大家族,元素周期律,生活与化学,碳族、氮族和卤素等十几个模块。其它科目都可按类似的模式分成约十几个模块。

假设各科目分成的模块数平均为18,那么整个中学共有模块数18×9=162个。

C"模块"适合设在现在的初中。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每个学校里)每一模块在同一天里一共有三种不同批次的课程在进行,学生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填报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老师教完一个模块所需的课时数平均为23。由于模块循环的周期是一个月,除去周六周日以及每个月给学生多放的几天假外,每个月学生有功课课程的天数约为20,因此一个模块在一天里的课时总数平均为23×3÷20≈3.45,即一所这样的初中总共可以开设的模块数为:128÷3.45≈37(个)

E在"A"中假设的高中规模下,各科目的4~10级可以是这样的布局:

先在某一所现在的高中里开设九种科目的4~6级。九种科目的4~6级共有9×3=27种类别的课程。一所高中一天可以开设272节课(A中数据),也就是说每种类别的课程一天可以有272÷27≈10节课。每一个批次的课程(注:"每批次课程"和"每种类别的课程"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后者的范围大一些)在一天里的课时数多为2(其余时候多为1),所以每一天,同一类别的课程至少可以有5种不同批次的课程。这5种不同批次的课程可以各有不同,这样学生可以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特点的课程,并且这次没学好还可以再报读第二次、第三次。

再选择甲、乙、丙三所现在的高中学校,甲校开设三种科目的7~10级,乙校开设另外三种科目的7~10级,丙校开设剩余三种科目的7~10级,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甲、乙、丙三所中学里每天每种类别的课程批次更多,这足以满足每个学生。

F下面计算一下一个学生读完整个中学需要花多长时间。

假设星期六、星期日都没有和功课有关的课程,寒暑假加起来三个月(没有补课),那么学生花在功课课程上的天数是:365-30×3-52×2=171(天)。

假设这个学生全面发展,所有科目的所有模块全部学完:由于每个模块需要的课时数平均为23,又共有162个模块(B中数据),所以学完这些模块需要162×23=3726个课时。学生平均每天花在功课课程上的时间为6节课,所以一年有171×6=1026个课时的时间用在功课课程上。这样,学完所有模块需要花3726÷1026≈3.6(年)。

假设这个学生天资聪颖,他的目标是南开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根据这个专业对成绩的要求,他决定数学达到10级,语文5级,英语7级,物理7级,化学5级,生物3级,政治6级,历史4级,地理3级,那么他还要花多长时间呢?

语文:40+22=62课时

数学:45+14+19+28+45+60+60+60+60=391课时

英语:55+10+22=87课时

物理:50+15+21+33=119课时

化学:60+13=73课时

生物:0课时

政治:51+21+32=104课时

历史:58课时

地理:0课时

总共:894课时

学生平均每年花在功课课程上的课时数为1026,由此可以算出学完894个课时共需花894÷1026≈0.87年

整个中学共:3.6+0.87=4.47年

如果再加上学生平时为高考所作的准备以及各种时间损耗,这样的学生读完整个中学所花时间会接近5年。

G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一共要读多少所中学:

若中学规模按A中数据计算,则所有模块共由162÷37≈4.4所中学教完,则最多需读4.4+1+3≈9所中学。

    进入专题: 教育体系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710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