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一部过去很红的小电影《老男孩》,很有些沧桑的感觉。突然发现,我也已经是一个“老男孩”了,“男孩”这个词已经不适合我。再过几天就是我的二十岁生日,弱冠之年,可是我却不觉得自己正年轻着。
我觉得自己已经结过婚了,已经有了小孩,有了许许多多的人情债,有了许许多多的架还没跟老婆吵完,我觉得自己的妻子应该不会是那种光鲜可人的模样,而是副凶巴巴的牢骚不停的嘴脸,我觉得我在重复昨天的日子,开始要为自己的晚年打算,还有许许多多的琐事要忙,可是却没有一件鸡毛蒜皮的事可以一次性做完……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在我们的心里刻下许许多多的皱纹,里面沉淀着岁月的泥沙。男孩变老之后,一切笑都沾上了苦味。生活是那么的不容易,也不如意,它沉重不堪,它比那些年少轻狂的理想要重上千万倍。年少时的我们,会以为生活有很多的乐趣,直到变“老”后才发现不过是日复一日的无聊、琐屑的流水账。
我喜欢过一段时间的“新写实”小说,我觉得这些作家对于生活的描绘才是真实的,不真不善、不假不恶、不美也不丑。它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过日子”,就是把自己余下的日子一点一滴地熬过去,最后把日子和自己都熬干,留下一具木乃伊。大多数人都过着“一地鸡毛”的生活,活得像一条狗一样,被命运的铁链拴住了脖子。除了无奈与恐惧的狂吠,你还能反抗什么呢?这些作家告诉我们,生活是无意义的,因而批判也是多余的,并没有彼岸世界作为此岸的参照,所有的价值都是人为的建构,都是权力的或权力意志的话语。过去的作家都在编织生活的意义之网,都忙着去批判、去揭露、去歌颂,而现在的他们,已经腻烦了这种把戏,因为他们腻烦了生活,腻烦了所有的意义,那些美丽却毫无说服力的谎言。
《老男孩》看上去是部喜剧吧,有着从头到尾的恶搞,不乏低级玩笑。但我越看到后来就越是笑不出来,因为它书写的是大多数人的命运,而且是不如意的命运,是老去的男孩们的命运。我也担心着自己会跌入这样的深渊,害怕一种“新写实”的生活,它将磨平我所有的棱角,只剩下偶尔峥嵘的回忆,不过只是徒增当下现实的重负。我想着如何去避免这样的命运,但却发现自己早已经没有足够的热血,我的心脏已经很久没有为什么理想、理念而冲动过了,它平静如一潭死水,昔日热情早已夭亡于日复一日的虚无体验。
没错,我是一个虚无主义者,我不认为活着有什么意义。但我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仅仅在理智上说服自己生无意义还是不够的,我还残留着些许本能,我只是因为那一点点的求生意志活着。尽管早已经肌肉萎缩,渐成一个废人。
2012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