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97 次 更新时间:2012-07-10 19:58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识形态  

徐飞  

内容摘要:哲学作为一门独立而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必然具有学术性;而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又必然具有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对旧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仍具有意识形态性,是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性;现实性;意识形态性

作者简介:徐飞(1964-),男,湖北随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155(2011)06-0005-0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意识形态性问题,抑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只重视学术性而忽视意识形态性,或相反,这是一个问题。但我们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是统一的。

一、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性

自“意识形态”概念出现以来,其含义与地位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们对它的态度,也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先梳理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及其性质。

“意识形态”是一个外来词,是一个经翻译而来的舶来品。从其历史产生过程看,“意识形态”由“idea”(观念)和“logy”(学说)构成,即构成为“ideology”,中文将其翻译为“意识形态”。它是由法国观念学家的著名代表、哲学家德斯图·特拉西(DesttutdeTracy)在法国国家研究院的一次讲话中首次提出,指称观念科学,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哲学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强的启蒙主义色彩。

但是,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或认可,很快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意识形态的地位也急转直下。由于拿破仑后来拒绝革命的启蒙思想,开始对观念学家的自由立场进行批判,认为他们的意识形态脱离了活生生的现实,像精神病人所为,是“有毒的学说”,是抽象的、脱离实际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政治学含义开始显现出来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也多样化了。按照伊格尔顿的理解,自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以来,人们对意识形态所下的定义有16种之多。这16种又可以归类为三种:第一种认为,意识形态是指社会特定团体的信仰、观念或者这些信仰、观念的生产,是在一定社会利益刺激下形成的思想形式或具有行动导向作用的话语;第二种认为,意识形态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权力的生产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第三种认为,意识形态是必不可少的中介,通过这个中介个体可以感知“它”所存在的世界,并激活个体与社会结构的联系[1]。伊格尔顿所归纳的三种涵义,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点,即意识形态总是和一定的阶级、团体和具体的社会相联系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有详细深刻的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把神学、哲学、道德、宗教等都纳入意识形态的范围。马克思恩格斯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2](P72)这就是说,意识形态最初并不具备“独立的外观”,直到有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分工,精神生产独立化之后,独立的意识形态才得以产生,即“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个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2](P82)这种独立化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就是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形态总是特定利益集团、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的观念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但却总是被统治阶级或集团赋予人类的普遍性。意识形态不是与现实毫无关联的纯粹的理论形态,它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即它与政治统治联系在一起,与阶级的利益和阶级统治相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P98)。正因为如此,意识形态不仅具有阶级性,也往往被赋予了普遍性的特征和形式,即“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2](P100)。意识形态总是为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为统治阶级所维护的现状服务。

不难看出,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性、阶级性、普遍性,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这是意识形态最基本的特性。正是这些基本特性构成了理论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就是意识形态的独立特性;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就是指这个理论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和品性。因此,具有意识形态性的理论就会具有政治性,也会具有现实性。政治性、现实性、意识形态性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互交的。意识形态的性质就由其所反映的政治性和现实性的性质所决定。

二、哲学的学术性和现实性或意识形态性

任何一种理论,尤其是一种科学的理论,都是一种学术,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理论品质和自身的逻辑结构、逻辑关联。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过探讨、争论、研究,不断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这种自身的特性和相对独立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探讨性、研究性、争鸣性,就是一个理论的学术性。现实性,是指一个理论所具有的现实品质或品格,即任何一个社会科学理论都依赖于客观现实,都要为客观现实服务。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是指哲学的现实性。因此,任何一个社会科学理论,都必然具有学术性和现实性,是学术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与哲学自身的特点有关。恩格斯说过,哲学是更高地悬浮在空中的思想领域,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有许多中间环节。这就是说,哲学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不像经济学那样直接,也不像应用学科那样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哲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甚至是曲折的,往往需要借助于许多中间环节,因而是不可以直观地把握到的。但是,这种联系并没有中断。

哲学的学术性,是指哲学作为一门独立而古老的科学,有自身的学术规范,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方法,它和其他科学一样有着相对独立的研究空间和相对独立的话语。但是,“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学术的哲学,其生长点并不是从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抽象地进入另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而是立足于现实、生长在现实的地基上。它来源于生活,起源于人们对生活或现实的惊诧。因此,学术性和现实性都是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哲学的永恒问题。

然而,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对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的把握,总是顾此失彼,似乎哲学要么是学术的,要么是现实的,把学术性和现实性对立起来。这种被分割了的学术性和现实性,不再是哲学秉持的学术性和现实性。因为,离开了现实性的纯学术性,只能使哲学变成空洞的、经院的,或变成玄学的、故弄玄虚的,即“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的问题”[2](P55),哲学成为了哲学人的自说自话,成为了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不顾学术性的现实性,则只能使哲学变得世俗化、庸俗化,或变得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哲学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己存在的理论价值,成为了政治口号和为政治论证的工具,最终成为了政治的奴婢。

在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分裂,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错位情形中,又主要表现为哲学的学术性被忽略,甚至被玷污。为现实服务、为政治服务几乎成为了哲学的惟一任务和目标,成为了哲学的一切,如在苏联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便是如此。哲学的学术研究与政治宣传的界限模糊,“把领导讲话的诠释、政治文献和口号的注解、配合形势的经验总结、‘语录+口号’式的论证、甚至打棍子扣帽子等”[3],都当作哲学的学术研究及其新进展。

那么,哲学的学术性和现实性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或者说,哲学究竟应该怎样对待自身的学术性和现实性品性呢?毫无疑问,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都不可偏废,否则,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同时,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还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形成一定的张力,如此才能避免把哲学的学术性归于现实性,才能形成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的互动,才能推动哲学正常、正确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

哲学的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里表现得最为充分,它经历了一个从统一到错位再到回归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具有意识形态性,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又是如何统一的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公开表明自己的意识形态性质,明确地把自己规定为无产阶级的哲学,努力追求和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是被“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界定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说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它的意识形态性;说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它的科学性。”[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关联,是其与现实的内在关联的一种表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现实的土壤,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指导现实、服务现实,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必然具有政治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学术性(科学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政治性的交织,使得人们在掌握、应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容易发生偏差,往往强调其中一种特性而忽略了其他特性,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何以可能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基石,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这些特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一,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深刻地揭示了自己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同时又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具有双重功能:既可证实也可证伪。它通过预期目的的实现证明其正确,也通过预期目的的一再失效证明它的错误”[5](P8)。

第二,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中产生的,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对以往哲学的批判中建立的,又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中建立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受到过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但后来又主动地积极地批判、扬弃他们的哲学思想,把在他们那里以不同形式处于分离状态的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点,从马克思恩格斯所撰写的一系列著作的书名便可得知。然而,这种理论的创立过程又是在对现实的无情但合理的批判中进行和完成的,《莱茵报》时期和《德法年鉴》时期的实践、1848的欧洲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长期的经商实践和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追踪与分析、对各种错误思潮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与修正主义的回击与批判,等等,都是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转变、创立的现实批判而进行的,也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形成的现实源泉。

因而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6](P218),还强调:我们“不想教条式的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7](P416)。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从人与事物的相互否定中和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中去理解事物,从对象的改变和人的改变中去理解事物。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中理解事物。因此,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6](P112)。

第三,开放性和时代性。马克思在从事哲学之初,就对自己将要创立的哲学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他说:“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7](P120-121)。恩格斯也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8](P211)。因此,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真正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7](P121)。实践和时代是具体的、开放的和发展的。把握时代、反映时代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开放性和时代性,还使它具有了国际性,即“哲学对于其他的一定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7](P121),“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9](P212)。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把自己看作是终结的真理、不变的教条,而是承认自己是行动的指南、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才能与各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以自己理论的一般性与各民族实践和理论的民族性、特殊性相结合,在那里生根,结出丰硕果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使它能够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面对自己和他物,作为一种理论,能够客观地如实地把握对象、分析自己;它的批判性使它能够辩证地对待一切,对一切事物进行“扬弃”而不是全盘地肯定或全盘地否定,批判和远离了形而上学;它的开放性使它能够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并以开放和博大的心怀及时、敏锐地从时代汲取养分,而不致走向僵化和封闭。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立足现实、分析现实、批判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抑或说科学性来源于其对现实的正确分析和批判。同时,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创立之日起,就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为全人类的解放服务的,直指自己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它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是以其科学性为前提的,是与其关注现实、分析现实、批判现实的现实性相关联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里,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是有机地、完整地结合在一起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分离、错位与回归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它的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曾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在这种割裂最严重的时候,学术性几乎成为了空洞性、玄学性,现实性几乎成为了庸俗性,意识形态性几乎成为了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

在苏联时期和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几乎只剩下一种功能,即政治功能。那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被教条化、僵化,成为了固定不变的、封闭的体系化、模式化的东西,而且被政治化、口号化,成为了政治口号和为政治论证的御用工具,还被通俗化、常识化,进而庸俗化,抹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常识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被意识形态化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的时代、新的现实推动着哲学往前走,逼迫着哲学反省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常态,进而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然而,由于“矫枉过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又出现了远离现实、自我放逐或被边缘化的状况,即“政治或现实淡出,学术凸现”。这种仅仅从学术性出发,排斥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退回到哲学的象牙塔的做法,是以牺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为代价的,同样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的有机联系的割裂。

所幸的是,现在人们已经发现单纯退回到哲学象牙塔的偏颇,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远离现实、自我放逐的弊端,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联系,并力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的关联回归到正确状态。

总之,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常发展,就必须搞清楚“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就必须充分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此,才能加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现实、指导现实的功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张辉.意识形态还没有终结[J].读书,1995,(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北京“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被边缘化还是自我放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对话[J].哲学研究,2004,(1).

[4]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5]陈先达.被肢解的马克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识形态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27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武汉)2011年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