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墨西哥的发展经历看,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表象上是受外部因素冲击所引发,但事实上却是内部矛盾不断积累的结果。
在原先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步弱化后,未能适时调整制度,特别是没有构建起有利于创新、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制度环境,是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原因。
从表象上看,拉美及东亚部分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似乎是由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所引发,但事实上,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均存在弊端,内部矛盾不断积累和激化是主因,而外部因素仅仅是诱因。从更宽泛的视角看,难以进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制度转换,特别是构建有利于创新、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化制度,是墨西哥等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原因。在与墨西哥学者和官员座谈过程中,他们也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例如墨西哥央行官员提出,目前阻碍该国进入高收入阶段的主要障碍是制度,特别是市场竞争政策。
墨西哥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墨西哥逐步改变进口替代战略,以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经济体制为重点,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框架下,启动了经济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1.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变以往借助汇率、关税等保护国内制造业的政策。在基础设施、金融、交通、石油、通信等领域实施大规模的私有化;修订《反垄断法》,放宽准入并大幅提高垄断的代价,强迫大企业参与竞争;构建市场化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促进自由流动。
2.实现贸易自由化、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放开资本项目,消除外汇管制,取消对外国投资及其他各种资本流动的限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
3.加快金融体系改革。逐步实施银行业的私有化和企业重组,逐步放开经营项目(如个人业务)。逐步将中央银行从政府职能部门中分离,明确其保持宏观金融稳定的职能,使其成为具有政策独立性的宏观调控机构。
4.实施税收制度改革。借助税收杠杆实现对经济和收入分配的调节,逐步降低关税水平,促进贸易自由化;降低或取消出口税,降低对个人或企业征收的最高税率,取消某些特别税,同时加征增值税;对个人所得税制定新的累进税和所得税征收标准,减少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增加对最贫困群体的补贴,并使其在基本的医疗和教育服务方面被覆盖。政府提供的医疗和教育服务重点区域从农村贫困人口延伸到城市贫困人口,并逐步增加公共财政投入。
墨西哥政府所采取的各项经济改革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进口替代时期的体制弊端,特别是在引入市场和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活力以及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我国的启示
墨西哥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措施,对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适时推进经济体制的市场化。
政府在适当的基础和条件下实现“主动转型”。适时调整金融压制、贸易保护、行业垄断等政策,在稳定宏观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
(二)构建适宜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
要打破行业、区域的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形成统一市场,并将充分竞争和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作为促进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支撑点。同时,要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比重。
(三)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并完善监管。
应在考虑实际情况和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避免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加大。
(四)政策制定要着眼全局利益和长期利益。
在经济增速放缓、社会矛盾相对突出的时期,容易出现极端的“民粹主义”倾向,这也是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之一。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一些原有的和新形成的社会矛盾开始显现。在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时,应注意避免出现利益短期化的政策倾向。
(五)增强各阶层对经济增长的参与和分享。
政府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消除垄断和寻租,增强经济活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另一方面,要借助再分配政策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进一步改革和经济持续发展构建良好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墨西哥考察团
成员:任兴洲、王青、漆云兰、张宏飞
执笔:王青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