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
(一)粮食安全基础得到加强
我国粮食从2004年恢复增产以来,实现连续8年增产。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8年单产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产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特别是,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四个首次”:即首次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的新水平。
这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也高于同期世界粮食平均增产水平。2004年至2011年,我国三大粮食品种(即稻谷、小麦、玉米)增产幅度年均3.12%,超过1978年到新世纪初的年均增产幅度2.28%的水平,比同期世界同类品种生产年均增幅2.12%高出1个百分点;我国三大品种单产年均增长1.69%,而世界同类品种同期单产年均增长1.13%。由此可见,我国粮食安全基础持续得到加强,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二)当前粮食供求形势与结构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促进食物消费总量增加、结构升级。其中,人均大米和面粉消费量稳中趋降,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的消费,如粳米、各种专用面粉及面粉制成品、动物性蛋白、植物油、食糖等消费增加。
第一,粮食供求紧张状况明显改善。我国粮食生产在2003年跌至谷底。2000—2004年,我国谷物产量五年合计(谷物,即稻谷、小麦、玉米等,下同)19.71亿吨,消费21.65亿吨,产不足需;而2005—2009年,谷物产量合计22.79亿吨,消费22.31亿吨,产大于需,比上一个五年的状况有明显改善。最近2年谷物“紧平衡”格局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二,粮食供求区域不平衡加剧。一些主产区由粮食调出省变为调入省,粮食调出省由17个减少到13个,部分产销平衡区变成调入区,主销区调入量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主产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3个省(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71.49%,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36%。特别是,全国粮食产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南方粮食生产总量下降,呈北粮南调格局。1997—2007年,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北方6省粮食在全国比重,由36.2%上升到43.5%;而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南方6省,从36%,下降到31.6%。
第三,谷物供求品种结构矛盾进一步显现。一方面,稻谷、小麦产需基本平衡,但保持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几年人均稻谷和小麦消费量稳中趋降,总消费量增长趋缓。我国人均年稻谷消费量从历史最高水平1991年的155公斤,下降至2009年的143公斤。过去5年,国内稻谷消费年均增长0.6%。人均年小麦消费量从历史最高水平1988年的90公斤,下降至2009年的78公斤。过去5年,国内小麦消费量年均增长0.6%。产量稳步增长,过去五年,稻谷产量年均增长1.8%,小麦产量年均增长4.5%,由此使两者供求相对宽松。但是,稻谷口粮消费的比重逐步提高,粳米消费仍将继续增长,而南方地区水田不断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恢复和稳定生产的难度很大,稻谷供求总量将长期偏紧。
另一方面,玉米供求缺口逐步扩大。近年来,养殖业、工业用玉米增长较快,使玉米供求日益趋紧,缺口逐步扩大。过去五年,玉米国内消费量年均增长3.6%,略高于产量年均3.5%的增长水平,其中,饲用玉米消费保持年均2%的增长水平,五年共增加1100万吨;深加工玉米消费在2007年底出台限制玉米深加工发展政策之前的增长率约9%,之后降低到4%左右,五年平均增长约7%,共增加1400万吨。2009年,玉米国内消费1.56亿吨,产量为1.55亿吨, 供求缺口100万吨,标志着我国玉米供求关系正式转入供不应求的阶段。近2年玉米缺口进一步扩大,近1000万吨。
与此同时,我国玉米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多年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玉米保持净出口状态,年净出口量在300万吨~1500万吨。自2007年度以来,随着国内饲料消费和深加工消费的增长,净出口量明显缩小。2009年我国进口玉米130万吨,净进口115万吨,距关税配额720万吨还有较大空间。2010年,我国进口玉米157万吨,2011年进口175万吨。
第四,植物油自给率进一步下降。近20年来,我国油籽生产稳步增长,从1990年的353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4784万吨,年均增长1.5%。其中,大豆生产基本保持稳定,近10年来,大豆产量基本稳定在1500万吨~1600万吨,占国内油籽生产的33%。国产食用植物油产量从1990年700万吨左右,增加到2010年的1000万吨,年均增长幅度较小。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食物结构出现显著变化,植物油消费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我国植物油消费需求总量从1998年的11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750万吨,年均增长近8%。人均植物油消费从2000年的12.5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19公斤,超过世界人均16公斤的消费水平,但仍低于发达国家25公斤~26公斤的人均消费水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植物油、油籽进口迅猛增长。其中,大豆从1998年的385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480万吨,年增长率达27%。目前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已达84%,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1%。
二、粮食供求结构变化的新趋向
第一,不同粮食品种之间的替代性日益显著,影响粮食供求结构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强。一是玉米转化成淀粉糖,替代食糖进入食品领域。我国食糖消费从2000年度的685万吨增加到2009年度的1143万吨,增长了67%,国内生产的增长未能完全满足需求增长,食糖进口量从102万吨增加到170万吨,也增长了67%。近年来,食糖价格迅速上涨,但是玉米价格在政府的调控下,上涨幅度较小,导致食糖和玉米的比价关系发生加大变化,2009年初,食糖和玉米的比价是1.93,截至2011年10月底,比价上升到2.94。玉米价格显得相对便宜,淀粉糖得以迅速发展,部分弥补了食糖缺口。
二是小麦替代玉米,饲料原料结构变化明显。我国小麦玉米正常比价应在0.95~1.05之间,价差则应在-100元/吨~100元/吨之间,历史上仅2007年突破了这一区间下限,极限价差达到-200左右,成为小麦饲用消费的分水岭,消费量由800万吨/年的常量猛增至1350万吨。随后两年,随着价差回归,基本稳定在1000万吨/年左右,2010年增至1350万吨,2011年度在1750万吨左右。
2011年上半年,小麦价格在政策调控下不断下行,国内玉米价格在深加工需求推动下逐渐攀升,造成小麦玉米差价逐渐缩小,至4月份开始转负,随着5月份玉米价格加速上涨,主要产销区全面转负,此时价差水平已经接近2008年的极限状态。6月份新麦上市价格走低,主要产销区价差进一步下滑,部分地区甚至进入-300元/吨~-400元/吨区间内,成为历史最大价差。
这一价差运行趋势,带动了更多饲料企业对小麦替代添加的应用,添加比例也在提高。全国小麦饲用替代消费已经开始增加,并伴随小麦玉米价格倒挂的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年度增量可能在700万吨~1800万吨之间,将会导致新年度玉米饲用消费持平或略减,供求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小麦则出现近年来最低库存,但不会引发品种供求的质变。
第二,“谷贱伤农”、“米贵伤民”交替出现,平衡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难度增大。近年来,农产品成本进入上升通道,虽然农产品价格逐步上升,但农民种粮收益增幅远远低于成本和价格上涨幅度,种粮比较收益不断下降,农民增收形势严峻。但是,粮价上升给城市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带来较大影响,对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也带来较大挑战,近年来,食品价格的上升是直接推动CPI上升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两难选择。
第三,粮价波动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调控的复杂性越来越大。(参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课题《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机制与政策研究》的具体分析)粮价在受农业成本上升、供求关系变化等传统因素影响的同时,受气候变化、粮食能源化、金融化、投机炒作等非传统因素影响将更加显著。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在当前我国食物收入弹性相对较高的背景下,收入快速增长导致食物需求总量的增长,推动粮价持续上涨;(2)对于货币超发而导致的粮价上涨,其原因在于相对生产效率的低下,使得货币超发带来了低生产效率部门更多的相对价格上涨。(3)在上述两种因素叠加条件下的价格波动机制,即在货币超发背景下,一方面由于农业部门相对低效率导致了相对更高的价格上涨;而另一方面由于“货币幻觉”使得消费者产生积极的收入预期,同时也提高了边际消费倾向,使得粮食需求进一步偏离原有均衡,价格上涨的幅度进一步加大。这也意味为,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更高的食物收入弹性)只要存在货币超发,那么粮食价格将会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反之亦然。当然,这一问题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必然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价格波动的幅度将会不断收窄。
从国际经验看,日本和韩国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出现类似我国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形。这是因为,从理论上看,日本与韩国都属于典型的小国,其需求的快速扩张在国内供给无法满足的条件下将从国际市场进口,而小国的进口量并不足以改变国际市场的供求格局,因此大量的进口将在很大程度上平抑国内收入增长带来的需求增长压力,同时也使得价格的上涨压力被国际市场化解。而中国作为理论模型上的大国,由于国内供求结构改变带来的农产品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市场的供求结构,尽管大量的进口对平抑国内粮食价格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使得国际国内市场产生了反馈作用:即国内价格的上涨将会带动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将会诱发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使得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更为多样。但是,从客观角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大量的进口的确可以有效地平抑国内粮食价格的过快上涨,但是所形成的新均衡价格一定位于国内最高价格与初始国际市场价格之间,因为反馈机制的新均衡将会处于中间水平。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粮价上涨不仅仅处于国内市场结构变化以及货币宽松的宏观背景之下,生物能源的发展正在改变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结构,也对我国粮价波动产生深刻影响。从逻辑上看,生物能源未大规模推广应用之前,食品的收入弹性会随着收入的提高不断下降,但是生物能源的发展使得农产品与能源产生了相应的替代作用,因此生物能源原料的收入弹性又被提高,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提高带来了生物能源原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之进一步传导至所有农业与食品部门,带来了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的放宽。诸多因素的共同叠加导致了当前条件下我国粮食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三、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发展趋势
今后5年~1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将进一步促进粮油食品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是动物性蛋白、植物油等消费增加。但是,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我国粮油食品供给还面临水资源不足、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科技贡献率不高、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制约因素,我国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一)食物消费需求结构变化进入新阶段
一般而言,食物消费与饮食结构有四个阶段的变迁:第一阶段为主食中的杂粮和薯类等有色谷物的比例减少,大米和小麦增加(白色革命);第二阶段为大米和小麦等主食减少,肉、蛋、水产和植物油等副食比例增加;第三阶段为副食中的动物性蛋白食品和酒精类的消费增加;第四阶段为能够缩短调理时间的冷冻食品(熟食)、外食、家常配菜增加,进入所谓的“简化饮食”阶段,饮食流通大范围化,同时追求绿色食品、重视食品安全,此时也会出现将传统食品高级化的现象,饮食两极化是这个阶段的特征。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城乡间差异较大,虽然上述四种类型饮食并存,但饮食消费结构已进入第四阶段。在第四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出现的肉、蛋、乳品、水产和植物油消费增加的趋势依然存在。粳米、优质小麦等高品质食品以及精细加工食品消费需求增加,并伴随食品包装化、品牌化趋势。
(二)主要粮食品种的供求趋势预测
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张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今后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行谷物优先战略,特别是要实现主粮产品的基本自给。
从需求看,预计今后我国粮油食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其中,收入增长和人口增长仍将是推动我国粮油食品消费的主要驱动因素。受我国饮食结构变化影响,在人均消费变化与人口增长的共同作用下,稻谷、小麦的总消费量渐趋于稳定,玉米、植物油的总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
从供给分析,我国粮油食品供给的最大挑战是耕地约束。2008年我国耕地已经降至18.26亿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2010年,我国进口植物油与油籽折油量共计2035万吨,按目前国内大豆亩产236斤的生产技术水平测算,相当于利用了国外9.6亿亩的种植面积(与国内水稻与玉米种植面积之和相当)。若全部由国内生产来替代,意味着要以减少68%的粮食总产为代价。显然,在严酷的农业资源条件背景下,我国依靠自己的耕地资源解决植物油供求缺口问题不现实。
我国粮油食品供给还面临水资源不足、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科技贡献率不高、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制约因素。一是,华北平原是主要的小麦和玉米产区,水资源仅占全国1.7%,过去50年来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已经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在可以预见的10年~20年内,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将进一步加剧。二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制约粮食科技水平的提升。三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1%。过去十年水稻、小麦、玉米单产年均增长率低于上一个十年。根据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5年稻谷、小麦、玉米这三个品种的单产将比2007年增长1.4%、5.9%、15.9%,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增长速度。
基于此, 2020年的主要粮食品种供求趋势预测如下:
第一,稻谷、小麦将可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由于方便煮食及消费结构升级,部分以面制品为主食的人群将转为以大米,特别是粳米为主食,预计2020年的人均年稻谷消费量将保持2007年137.3公斤的水平,2020年稻谷总消费量将达到1.9359亿吨,与1.955亿吨产量相比,稻谷总体仍自给有余,但结余不大。根据收入水平、消费趋势综合分析,预计2020年我国人均年小麦消费75公斤,总消费量将达到1.0575亿吨。总体看,小麦应自给有余,结余量在800万吨左右。
第二,玉米供求缺口将逐年扩大。预计2020年玉米产量1.84亿吨,消费量2.0125亿吨,缺口1725万吨。今后玉米种植面积的增长潜力有限,产量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单产。如单产保持过去10年平均增长水平,2020年玉米单产将达到6.05吨/公顷,比近5年平均5.29吨/公顷,增长14%,种植面积保持2010年的3040万公顷不变,2020年玉米总产量将达到1.84亿吨,消费方面,预计到2020年玉米消费量为2.0125亿吨。
但是,玉米的供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1)如果单产大幅增加,将不存在缺口。我国玉米单产近5年平均5.29吨/公顷,与美国平均9.62吨/公顷相比,提高空间较大。从阿根廷的经验看,10年时间内单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有可能的。阿根廷在1995—1999年间、2005—2009年间平均单产分别为5.13吨/公顷、7.06吨/公顷,5年平均单产在10年内增长了38%,2009年单产已达8.33吨/公顷,略低于美国。如果我国玉米单产保持过去四五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将在过去五年平均水平5.29吨/公顷的基础上增长27%,达到6.70吨/公顷,即使玉米种植面积保持不变,玉米总产量可达2.28亿吨,高于我们预测的消费量。
(2)如果玉米价格过高,部分饲用玉米将被小麦替代。小麦与玉米的差价在50元/吨时,小麦即可部分替代玉米用于饲料。在用满玉米720万吨进口配额的情况下,部分饲用玉米需求将转向小麦,玉米的缺口将有所缩小。
(3)目前,玉米深加工消费占总消费量达到28.2%,已经超过国家设定的26%限制,如果玉米深加工趋势刹不住,甚至出口导向型的玉米深加工继续发展,玉米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
(4)淀粉糖与食糖可以互相替代。预计至2020年食糖缺口390万吨。如果国家保持现行194.5万吨食糖进口配额不变,将现行配额全部用满,还有200万吨食糖消费缺口将转化为淀粉糖消费,折合245万吨淀粉糖,需新增玉米消费290万吨。但如果我国放宽食糖进口配额至400万吨,则淀粉糖不再替代食糖;如果食糖进口配额放得更大,则食糖会替代淀粉糖,减少对玉米的需求量。
第三,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将进一步下降。预计至2020年中国大陆人均年植物油消费量为25公斤,植物油消费总量将达到3525万吨;工业消费(油脂化工等)保持5%速度增长,至2020年达265万吨。两者合计,植物油消费为3790万吨。
由于谷物优先是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我国要拿出更多土地种植油料作物不现实,预计主要国产油料折油量将保持1060万吨基本稳定。我国植物油将存在2730万吨的缺口,自给率可能降至28%,即使考虑其他小油料,自给率仍将低于1/3。从油种结构看,棕榈油消费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消费量将超1050万吨,逐渐接近豆油。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