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2012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局分析

——在广东中山的报告(根据录音整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29 次 更新时间:2012-03-12 18:05

进入专题: 经济社会大局  

常修泽 (进入专栏)  

各位嘉宾、各位青年朋友:

大家下午好。

感谢共青团中山市委书记丁凯同志邀请参加今天的“精英有约”对话会,让我来讲一下2012年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走势问题。

我了解了一下,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四部分朋友。第一支队伍是胡泽洪会长领导的中山青企协,据说今天参加会的有100位左右的企业家朋友,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他们分布在各个产业部门,这是一支主力部队;第二批朋友是以丁凯同志为代表的团市委的朋友,加上各个区、镇的团委书记,共青团系统的朋友;第三批就是阜沙镇王超刚镇长等当地领导和镇商会的一些朋友;第四批就是我的一些朋友,比如从新西兰回到中国大陆来考察调研,特意来到中山听报告的我多年的朋友---新西兰华人工商联总会秘书长万赢女士和她的两位伙伴王总和于总,等等,还有第一人民法院的邱副院长,还有其他的朋友。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有约”,也是“有缘”,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我先讲,待会儿有时间我们一起交流。

说到2012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大局,我列了六个问题。

上星期四(2月16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约我作报告,因为要报道两会,他们提前十几天就准备(3月2号将开始)。请我去给主持人、制片人、编导讲,分析可能在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什么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他们好提前做准备。我在报告中建议突出把握六个问题:第一,稳定增长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第二,控制物价问题或反通货膨胀问题;第三,调整结构问题,不仅仅是产业结构,还有其他的一些结构;第四,民生问题;第五,改革问题;第六,社会管理问题。我这次到中山来,也明显地感觉到社会管理体制需要创新。

下面,我就根据我对于未来我国这六个问题的研究,所形成的主要观点,向朋友们做一个分析。

2012年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走势,基调就是四个字“稳中求进”。你们看,20号那天,也就是4天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是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讨论3月5号上午即将提交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坚持稳中求进,加强改善宏调,这就是2012年的主调。那么,“稳中求进”中这个“稳”字,稳什么?稳增长、稳物价、稳大局,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大之前,这个大局须要保持稳定,还有其他。第二是“进”,在哪进?首先就是结构调整要进,也可以把它叫做转变发展方式要进;其次保障民生要“进”;第三个是改革,体制改革需要“进”。可见“稳中求进”,不只是经济工作的思路,也是全盘工作的基本思路。我就按这个顺序来讲。

第一个大问题,关于稳定经济增长问题

我想给诸位年轻的朋友,用两分钟补一个基础,有这个基础之后,我们后面就好讲。现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位在哪里?我们现在发展走到了哪一步?

就现在我的认识,整个人类社会无非就是3个大的阶段:一是前工业化社会,或者叫做农业社会;第二是工业社会,而工业化社会很长,可以把它细分成3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完成后我们进入另外一个社会,就是后工业化社会,或者叫做信息社会、生态社会,那是未来的事情。

那么,中国大陆现在在哪里呢?这不能凭想象,需要按指标衡量。

第一个指标就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这里面的指标中,农业的比重,占多少?现在中国的农业占整个GDP总量的百分之十点几,10到20之间这一段叫做工业化中期。从这一指标来看,我们中国处在工业化的中期。

第二个大的指标就是人--劳动者就业,在第一产业里有多少人,就是在农、林、牧、渔这个领域有多少人?这是考核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那么中国现在是多少呢?36.7%,就是说100个劳动者里有36.7个干的是农活。干农活的比例越大,这个社会就越落后。36.7%是处于什么区间呢?是在30%到45%这个区间,也反映是在工业化中期。所以从以上两个指标来看,我们是属于工业化中期。

第三个指标是整个制造业的增加值(制造业的增加值不是总产值,是增加那一块)所占一产、二产的比重(不包括第三产业)。这个比重很重要,我们中国现在是56.1%,符合什么标准呢?在50%到60%这个区间,这个区间表明,中国在工业化后期阶段。

所以,三个指标我们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给我们国家(指大陆这一部分)下一个结论:中国大陆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这样,大家就知道我们的方位了,我们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因此像中山这样的城市,像阜沙这样的镇,干工业化还有很大的潜力,还有历史任务。当然,我们要准备向后工业化社会迈进,必须要迅速的跟上。这是一开始我先做一个铺垫。

有了这个铺垫以后,我们来研究宏观经济今年有个什么转变?就是由危机应对的模式向常态模式转变。09、10、11这三年可以说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发展模式,对付困难、对付问题。今年我感觉是要步入常态化。所谓常态化,有三条:

第一,政府投资的速度、增速会降低。前两年遇到困难,政府先救市,所以搞了很多政府投资。但是,常态化以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应该上阵了,政府应该渐渐撤。为什么?因为前两年是属于应对危机,紧急情况下用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是可以的,但常规化以后,企业要上。

第二,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的政策,不是偏紧的或者偏松的货币政策,所以对信贷由紧转较松,但也不可以太松,偏中吧。大家看最近的股市,又超过了2400点,所以说政策要发生小小的变化。

第三、房地产市场,估计仍将进行一定的调控。

这样一个结果,提醒大家关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将有转换,政府力量有所减弱,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

说稳定经济增长,那么到底经济增长今年将会怎么样呢?我们去年是9.2%,这个数字在全世界来讲应该是比较高的。甚至可以说就这些主要国家而言,我们是排在前列的。我这里有一个经济研究材料,列了去年其他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情况,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去年全世界是百分之三点几,像美国是百分之一点几,速度比较低,我们是9.2%。今年,情况怎么样?我个人的调查研究,今年的GDP增长率可能在8.5%左右。我们这个国家,要保持稳定,最少要7%,没有7%过不了日子。别的不讲,只就业问题就很重要,要是没有增长,年轻人到哪就业呢(尤其是团市委,它要管青年工作)?你看,现在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搞得那么热闹,很重要一个就是青年人失业比较厉害,失业以后就到社会上去发泄他的不满。再考虑科技、民生、国防等,最少要7%。

预计今年国民经济增长是8.5%左右,比去年要下降大概0.7%左右,IMF预测中国可能是在8.2%左右,我个人认为他们估计的稍微低了一点,考虑今年各地换届因素,会在8.5%。10天之后温家宝总理在3月5号人大会议上的报告可能会提7.5%,政府提的稍微要低一点,重在提高质量,也留够调整结构余地。最少也要7%,但实际上要比这个要高。这是经济增长。

我这里边(PPT),是一个多年来,我们中国大陆和台湾经济增长的态势图,红色代表大陆,蓝色是台湾。从1978年大陆实行战略转折即三中全会以后,两边经济增长的态势(数据来自两方的官方,都折成美金)看,大陆这30多年增长幅度相当地强劲。1978年的时候,整个大陆的GDP总量,一年新创造的财富,1473亿美金,到了2010年(我去年还没有划上,因为刚刚出来),达到6万多亿美金。32年从1400多亿到6万多亿美金,增长很快。

特别是90年代中期之后,上了台阶。为什么是90年代中期呢?这就跟1992年小平同志到广东考察有关,因为小平同志那年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强调一定要改革开放,而且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句话讲了以后,把大陆老百姓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所以1992年以后增长很快。再一个就是21世纪初期这几年,中国加入世贸以后,跟国际接轨,参与全球化进程,这个速度上得很快,1400多亿美金到6万多亿美金。去年大陆的GDP总量刚刚公布,我们是47.2万亿人民币,除以6.4,是7.4万亿美金,增长速度依然很快。

但是,我们现在人均GDP还很不理想,蓝的是台湾。用人均的来一比较,我们就很不开心了,台湾2010年的人均GDP是18000多美金,大陆只有4283美金,两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台湾一个人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差不多相当于大陆4个多人。如果要说香港澳门,中山市的近邻,香港2010年是31800美金,澳门超过4万美金,是两岸四地最高的。从这个指标来说,我们觉得还是比较低,还需要努力。当然,中山大大地高过全国的平均水平,据我的记忆,按常住人口差不多1万美元,。但整个中国大陆4300美金,属于中等收入国家,而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着一个问题叫做“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时段容易出问题,有机会我们再讲。

这是第一个“增长将会怎样”。跟纵向比,比前几年略有点回缓;但跟横向比,我们还是在世界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是第一个大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关于控制物价问题

价格指数,CPI,它包括两部分,人们往往理解为消费品价格,实际上,现在政府公布给大家的是,消费品价格加上服务的价格,服务收费。因为现在老百姓消费当中,很重要一块不是买“品”,而是买“服务”如医疗、教育、理发、照相等等,服务消费很多,因此现在要讲价格,把它们包括在内。

去年政府报告预期指标是要控制在4%以内,但是执行的效果不是很好,实际是5.4%,比计划多出了1.4个百分点。因此,十天以后人民代表大会,我估计代表们将会询问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怎么没有把物价给控制住。政府部门也应作自我批评。

这是对去年的一种反思,那么今年我个人估计,提还应该提在4%以内,有点余地。但是实际执行,我估计2012年会比去年上涨幅度下滑,这是我分析的一个结果,就是3.5%到3.6%左右。别看一月份是4.5%,但二月我估计上涨幅度会下滑。之所以做这么一个判断,我列了几条原因。

第一条,国际输入型的变化。从国外传染给我们的通货膨胀,我估计这一条会比去年少一些。我们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是国际传导来的,因为油价一上升,矿产品价格一上升,大宗商品上升,就把我们中国带上去了,是受传染的。据MIF的预测,去年油价上升了31.9%,今年预测可能下降4.9%,但是有一个最新的情况我们应考虑进去,就是美国前两天对伊朗进行制裁,这个新情况,应把它考虑计算。伊朗宣布对欧洲石油禁运,限制出口。这样一来,这两天油价开始往上走。

而且从过去美国的大选来看,凡是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掌权的那个党,大选的时候往往失败,在野的党往往上台。五次石油价格飙升,五次执政党大选中落败,这是魔咒吗?执政党执政,石油价格上涨,老百姓不喜欢,石油价格上涨,整个价格就上去了,经济就会进入浑沌状态,所以经济是跟政治有紧密相连的。这一次是奥巴马“咬”伊朗,伊朗也“反咬”了一口奥巴马,所以我们要看今年奥巴马这个选举能否改变魔咒。但是过去的五次都是执政党下台,在野党上来。这个石油问题是这两天出现的,我们还要观察,因为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这是个政治问题。如果不考虑此因素,今年的国际传导应该是有所减弱。这是第一个支撑我的观点。

第二条,农产品的价格,今年比去年要回暖。因为去年的价格上涨当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肉、菜、蛋、奶),特别是猪肉,它起到了很重要的拉动作用。去年的粮食产量突破了1.1万亿斤,这是历史最好的收成,粮食产量上去以后,粮价就不会大幅攀升了。“心中有粮,手里不慌”,以粮食为饲料或原料的食品价格也能稳住。加上降低流通成本,加强价格监管,估计农产品价格今年的日子比去年要好些。

第三,劳动力成本迅猛上升的影响会减弱。今天在座的很多企业家朋友,你们现在遇到招工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么一个现实。今天上午,丁凯他们搞了一个问卷,问卷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你们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怎样?”。我觉得,劳动力成本还是逐步地上升,但是上的幅度会变化。为什么呢?注意一个概念:“集中补提式上涨”。因为过去中国劳动力成本太低了,“劳权”太弱了,我在《人本体制论》一书中提出这个问题。这两年集中补提,这两年是对前些年欠账的集中性补偿。我个人认为这个集中补提式上涨可能过去了,现在应是正常的渐进式上涨。

第四,货币因素。市面上的资金,学术术语叫做“流动性”。经过去年的回笼等一些办法,已经把一部分“流动性”收回到银行里。收的过程中,我们企业反倒感觉资金有点短缺。资金缺的时候对价格上涨的影响小。当然,银行要是一拧水龙头,信贷的地方一松,资金流到社会上,钱多以后会冲击股市、房地产、以及一般价格。但现在“流动性”应该是有所控制。

我们现行算的是今年比去年涨多少,而去年已经涨了5.4%,今年以此为基础计算的,基础本身就比较高喽。根据以上因素,估计今年的CPI会低于4%。一年以后,大家再评判我这个数是对是错,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我估计会比去年5.4%回缓2个百分点。但今年CPI是以去年涨了5.4%为“基础”计算的,所以老百姓感受仍然是比较高,我们要站在这个基点考虑问题。

第三个问题,关于调整结构问题

我觉得这是中国深层的问题,保增长、控物价属于运行问题,短期的问题。调结构是结构性问题,而且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结构。往往我们的一些企业家朋友,把调整结构仅仅等同于调整产业结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结构,除城乡结构将在下一个民生问题讲以外,我这里列了四个大的结构。

首先是需求结构。

企业家朋友都知道,企业要发展,经营要火爆,首先得有需求,所以订单是我们的生命线,没有订单,没有需求,生产怎么能够展开呢?国家也是这样。

一般说,需求是三大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也叫“三驾马车”。一个国家经济往上走,无非是三匹马拉着走。三大需求,过去我们国家比较重视出口需求,叫出口导向型经济,尤其是我们珠江的东岸地区,东莞、深圳基本上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有的对外依存度达到300%多,整个广东省也超过100%,东岸厉害,西岸差点。过去这个国家,出口是一个很大的拉动力量。

但现在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个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调整它的结构,美国人也在反思。过去美国人太奢于消费了,叫做超消费或者高消费,“高消费、低储蓄、多借债”,九字方针。消费率过高过度,带来了它的经济危机,经济出现问题,当然不止这条原因。现在反思,认为不能搞那么高的消费率,这样就对我们的订单产生影响。世界局势发生变化,逼着我们不能走过去那条出口导向型的思路。

出口还是要出,但是不能是导向。那么未来导向型是什么呢?就四个字“扩大内需”,是针对扩大外需而言的。刚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又包括“投资内需”和“消费内需”,这两个比较起来是消费内需更重要,消费内需里面的重点又是居民消费。我这个报告里面,大家可清楚的看到,我们大陆居民消费率,在全世界的格局中的水平,位于发达国家美欧日(57%以上,美国更高,71%),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48%到55%左右)之后,中国现在是35.6%,我们现在的居民消费率很低。消费率是指现在总的消费占当年GDP的百分比,是比重数据,总消费率是49%(包括政府消费),国际上是比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率这个水平很低,从经济发展来讲,不是好事,对居民不好,说明消费得不够,但对企业家来说应该看到巨大的商机,因为政府现在提出一个总的思路叫“刺激内需”,而且重点是刺激消费内需。

估计十二五期间,总的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到2015年会涨到55%,其中居民消费会到45%,5年提高10个百分点,平均一年中国大陆要提高2个百分点。去年的GDP总量国家前天刚公布,官方统计数据,是47.2万亿元人民币,乘上2个百分点,将近1万亿的空间,未来每年要增加接近1万亿的消费总额,这么大的空间,就为我们今天在坐的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商机。就怕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不就把企业家憋死了吗?没有消费就没有空间,所以中央政府就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内需,我觉得给我们老百姓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怎样让老百姓消费?必须解决3个问题,能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所谓能消费,就是要增加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收入上不来,说100遍扩大内需也是枉然。老百姓不是不想消费,而是没有能力消费,所以要扩消费能力。所谓敢消费,就是没有后顾之忧,就敢消费,义无反顾的去花.如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问题不解决,有后顾之忧,即便有钱也不敢花。第三个放心消费,就是东西要安全,才能放心消费。

站在宏观角度上来说,第一个结构是需求结构,这个不是我们企业自己能够解决的,是需要宏观上来运筹,你看看中央的精神,去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重点,把扩大内需重点更多的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再一个,加快发展服务业(这个一会儿专门讲)。还有一个,就是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现在的问题是关键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现在的比重太低。我们今天在座的,大体上-除特别富的富翁这些高等收入群体,以及个别的中低等收入_基本上定位为中等收入群体,它占比重低,中小企业家、加上白领等,中等收入者大约是25%左右。中国还不是一个橄榄型的国家,中等收入比重就像橄榄或者叫枣核状。什么时候中等收入群体、或者叫中等阶层、中产阶级,能到70%—75%,到这时候这个社会就稳定了。现在还不行,现在是“底座大,中间小”,这样容易出问题,所以应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这是大势所趋,这是第一个需求结构,就是刺激消费,要让他能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这是国家的战略。一年提高2个点,开创1万亿的空间,就可以让中山的企业家有活儿干了,大家开心不开心?

第二个结构就是供求结构(也叫产业结构)。

这个和在座的企业家朋友直接有关。这个产业结构下一步有什么新东西?我列了四条:

第一个首先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胡先生,您青企协里面制造业占了很大比重,是吧?中山制造业占了很大比重,小榄、古镇等地制造业很发达。制造业方针是4个字“改造、提升”,不能沿用之前的那个格局。汪洋到广东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话叫做“腾笼换鸟”(依我调查,“笼”是“腾”了,但“鸟“换”的不够理想),理论上的语言叫做当地企业“改造提升”。这是一个大的问题,这里我写到加强技术改造,要注意发挥中小企业作用。这是第一条线,制造业。

第二条线,跟我们今天在座也有瓜葛,叫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刚才说的是老的制造业,这里开辟另外一条线,就是新兴的,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这个现在还处于幼小时期,还是幼儿园,这时候国家提出方针,是培育它、发展它,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国家今后几年重点要培育哪些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呢?经过高层反复讨论,国家发改委产业司、高新司,就做这个活儿。按照最新的排列:第一个就是节能环保,为什么?中国现在能源很短缺,一方面我们要开源,另外一方面想要节约能源,如果诸位能够有节能的设备、技术、工艺其他等等,最好。国家最喜欢这样的产业,节能。我昨天跟杜杏姬同志从港口过来,到了东明路,看到一辆辆很大的汽车,上面是明阳公司的风电设备,中山有优势。节约这个传统的石油天然气能源,用新的能源,国家很需要。还有环保的产业,如果您生产出来的设备能够改进国家的环境,绿水青山,这样的就是第一重要。我有篇《天地人产权论》,强调天上的“环境产权”。薛晓峰同志主政中山非常关注环境问题,先是大种树、种好树,我在11月19日人民大会堂发言中还专门肯定了中山绿化的经验,搞得有声有色。还听说要整治岐江河的环境,环境还要更好一点。这个节能环保是中国第一大的新兴产业。新西兰华人总会秘书长万赢女士,您在帮中国招商引资的时候,注意要介绍这些环境保护的新兴产业,这个国家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第一需要。

第二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像3G和互联网的技术等。我昨天从北京带了个iPad,我的学生电子科大的杨国明副教授给我插上网卡,我今天在汽车上就开始收发邮件。这个苹果的东西在北京卖的时候要排队啊,多大的市场。中国也应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

第三个就是生物技术,我看过,中山火炬开发区里面有这样的企业。

第四个就是高端的装备制造,一般的装备制造已经不列入新兴产业了,高端的装备比如像发射火箭和高铁等,高铁当然要把信号搞好。

第五个是新能源,像刚才讲的风电、太阳能和潮汐能等等。

第六个是新材料,包括纳米材料等等。

最后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不是一般的汽车),像深圳的比亚迪汽车。

这七大类企业就是国家未来5年要培养的新兴产业,这是第二条线。

第三条线就是服务业。新的东西是什么?请大家关注,这个产业结构新的东西是发展服务业。这是“战略重点”。我刚才说了我们现在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服务业的比重比较低。我这里列了一个表,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对比两岸的,第一产业大陆11.3%,台湾只有1.69%,现在还不到1.5%,这个比重小,好。第一产业,我们从1978的30%多降到11.3%,花了30年,这个比重少是好事啊,虽然比重在下降,但是农业本身的增长很猛,你看1978年的时候整个中国大陆GDP只有3600亿人民币,总的蛋糕就只有3600亿人民币,折1000多亿美金,这是按照当时的汇率。3600亿人民币乘以30%的比重,农业就只有1000多亿元的规模,虽比重高但蛋糕小。我们去年(2011)GDP47万亿,47万亿乘以10.1%(新数),近5万亿,农业这30年是大发展了,但是它比重降下来了,这两个不矛盾。比重下来了,蛋糕做大了,你看这农业未来几年比重还是往下走。台湾的是百分之一点几,08年的时候是1.69%,去年1.5%不到,这个是农业。

第二个是工业和建筑业,台湾是25%,大陆是48%(去年是46.8%),这就看出我们的工业加建筑业比重很高,快占一半。

还有一个就是服务业,台湾是73%,大陆去年是43.1%,两家差30个百分点,差距找出来啦。去年下半年,李克强副总理与我和高培勇先生两个专家和其他官员座谈,题目是发展服务业,我把这个情况给他汇报,台湾是73%,大陆是43%,我们差30个百分点,虽然说两边情况不完全一样,但是我们比他少30个百分点,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所以战略重点是服务业。那服务业干什么?因为今天时间有限,只能给大家点点了,今天在座的有服务业的朋友,而且还不少。还有做工业的朋友,你是否要想一下,有一天你要涉足这个服务业。按照两条线来给大家安排,一条线是生产性的服务业,一条线就是生活性的服务业。

首先说生产性的,按照重要性来讲会是,第一,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劵、保险。可以说我们国家的金融业还不发达,我们国有银行势力很大,工、农、中、建、交通这五大国有银行能力很强,规模很大,甚至在世界上都是举足轻重,但是我们民间的银行不发达,小银行,草根的,发展不够,这次温州为什么出现那么多金融问题?这就说明这种正规的民间银行不发达。

最近大家看到吴英这事,二审判决要判她死刑,但是学者群里面包括我在内认为这个事情很复杂,现在毙掉吴英解决不了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个很复杂,反映了我们民间金融的不发达,我们的制度有缺陷。假如说让民间的私人信贷、地下钱庄这些弃暗投明,都到桌面上来,那就不用藏藏掖掖搞非法的事情,而我们现在这一块发展的不好,我们的制度在这方面有缺陷。所以现在毙吴英这事,我觉得我们有缺点,甚至有失误。这个案子还要关注,我觉得这个小女孩不该死,第一个官府自己也有问题,对不对?我今天早上看粤商投资集团的一个业务是金融服务,民间的资金集中过来,然后再贷出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困难。生产正常经营,金融不可缺少。民间金融很好嘛!

第二是现代物流,这个叫做供应链管理,这个物流的真正含义叫做供应链管理。香港一个学者叫做冯国经先生(原来当过贸发局局长,后来是做机场管理局的主席,现利丰集团的主席)送了我一本书(很厚的一本书)叫做《供应链管理》,讲的是物流,物流实质讲的是供应链的管理问题。

第三个是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邮政这些的交通运输。

第四个是技术服务业。

第五个是工程咨询服务。

第六个人力资源服务。

第七个是节能和环境服务,这些服务是生产性的。

还有一个是商务服务。

生活性的我也列了八个,是国家最需要的。

第一是商贸。传统的大家知道,但是商贸有一个新的业态,大家要密切关注网购(类似阿里巴巴),跟网购相对应的第三方支付,这是新型业态。(丁凯同志的一个同学叫做杨彪,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第三方支付,处长,他是管这事。他拉着我看了几个第三方支付的公司,一个叫做“快钱”,像支付宝那样的叫做快钱。第二个叫做“通联”,第三个叫“盛大”的网上支付)。我去看了三个,知道这个行道爆炸性的增长,网上交易随之而来的快钱。前年是1万个亿,2011五个月是2万5千个亿,这都是新兴的业态。

第二个是旅游。

第三个是居民服务。

第四个是文化。文化这里面我告诉大家,前年是1万1千亿,5年后是2.2万,翻一番的,五年翻一番的文化产业。中央刚刚通过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文件(文化这里很多,像文化创意产业,今天早上看的那个中山市春天广告公司就是文化产业啊)。

第五是体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像美国看NBA,最近我们华人世界出现了一个英雄,大大的英雄林书豪。“豪”小子,大陆的祖籍,台湾的后代,美国的国籍,父母移民到美国。他是哪里人?美国生,美国说是美国人;父母是台湾的,台湾说台湾人;他的祖宗在大陆,大陆说中国人;以前我们跟国民党达成了一个共识是“各表一中”,这回是“一林各表”,一个小林大家都表,大家都跟着沾光。体育比赛,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啊,那个东西的收入很可观啊!

第六个,是房地产。

第七个是市场化的培训教育服务业,非常有前途。我那天在小榄看到,小榄办了那么多培训班(还有圣雅伦学院),培训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工程人员、营销人员,市场很大。北京现在培训业非常发达,到台湾台北的重庆南路一条街,全是培训公司、培训学校,从幼儿开始,再到英语。所以,市场化的培训收入很高。

第八个就是社会办的医疗健康服务业。这个是跟克强同志在座谈中我反复强调的,因为现在中国人吃饱了,穿暖了,想啥?最大的想健康,长寿,网上的帖子很多都是人生健康。刚刚《解放日报》(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发布的一个数据,上海女人的平均寿命是84.4岁。大家都想怎么长寿,这么大一个城市,1000多万人,平均寿命84.4,很不容易,大家都在研究怎么长寿。因此您的产业如果能够跟健康产业挂上钩,这个发展前途非常之广。这是服务业。

产业结构中还有一个就是海洋产业。海洋,过去我们重视不够,为什么呢?过去总是讲我们是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以后大家不要光说这一条了,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黄色国土、黑色国土、红色国土以外,我们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海洋。我们中山滨临珠江口,也算是沿海的港口城市。今天我见到一位学海洋生物的,国家现在很需要这样的人才发展海洋产业。

我前年帮助山东省人民政府做了一个大的课题,就是把山东半岛建成蓝色经济区的“制度创新”的研究,去年1月4号,国务院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海洋产业是大产业,山东是第一个,浙江是第二个,广东是第三个,批了山东以后又批了广东和浙江两个省。有三个。恰好啊,中国有三个舰队,北海舰队,在山东青岛;东海舰队,在浙江宁波;南海舰队,在广东湛江。海洋经济里文章很多,产业结构我讲的比较多(时间不多了,后边的我就讲得简单一点)。

第三个结构,要素投入结构。

就是解决“三高一低”的事情,就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我们中国的经济就是这“三高”,是最难解决的(人也有“三高”,我也“三高”,第一高血糖,第二高血脂,第三高血压,三高困扰着我)。国家现在“三高”,第一,高投入。经济这么火爆,是靠着投入高,投入劳动力,投入那么多土地,投入那么资金资源。第二个消耗高,能源消耗太高。第三,排放太高。这“三高”不是好东西,所以要把它改造。这是第三个结构。

第四个大的结构是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我这里有一个图。你看看,咱中山在哪里?在珠三角的底下,它是三条线的交汇之点,我们右上方是一条线,东部沿海线;我们正上方北边这条线,是到北京的这条线;我们左边,是到广西防城港、北部湾的一条线,正好,中山、深圳、珠海,都在交汇点上。我去年11月份来了一次,跟团市委的朋友座谈,然后到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作报告,12月份紧接着来了,是因为中山市按汪洋同志意见,研究怎么走出一条与珠江东岸不同的发展道路。珠江的西岸3个地方:珠、中、江3个地方。这3个地方怎么走出一条跟深、莞、惠不一样的发展模式。这是汪洋同志考虑的问题,中山市搞了一课题组有了一个初步的报告,就是珠江两岸(东西岸)的比较研究,找西岸不同的特点在哪里。

从国家来说,现在有两个系列,一个是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10个,最新又批了一个,一共11个(第11个是厦门,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样,沿海有6个,内地有5个,第二个系列就是区域经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系列。刚才那个是改革系列,这个是发展战略系列。

请注意我们的邻居珠海搞了横琴岛开发,国务院专门下发了文件。我到那去看过几次,这么一个小岛,把它纳入国家战略了。深圳也搞了一个前海地区,在南山区的南面,未来的金融中心在那里。两个,国务院都下了文件。

去年1月8号晚上,丁凯同志陪着谢中凡常务副市长到了北京,我刚从台湾回来,跟谢常务、丁凯讨论了一晚上,主题:在珠海打出横琴岛牌、深圳打出了前海牌这样的背景下,中山打什么牌?正好去年有一个大的事情,就是辛亥革命100年。我那天刚从台湾回来。2010年12月31号晚上到凌晨,参加了台北庆祝100年活动(我们叫辛亥革命100年,他叫另外一个100年)。晚上12点,80万人围着101大楼欢呼,我穿着防寒服也在那里参与那场活动。我强烈感到孙中山乃两岸共主,影响极大,所以中山市打翠亨这张牌,这是不谋而合啊,这是大战略。

现在咱们中山搞翠亨新区的建设应该说是紧锣密鼓,希望这个翠亨新区能够搞成,如果能够把它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话,对中山来讲至关重要,已经有一个初稿,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我的那个单位的科研部帮助做了规划初稿,当然还在研究阶段。这是第四个,区域结构。

归纳起来就是,需求结构,抓消费;供给结构,抓产业;要素投入结构,解决“三高”问题;最后一个是区域战略,重点是要找新的增长点,例如像翠亨新区这样的。

第四个大问题关于民生问题

我有一本书叫《人本体制论》,这是我20多年研究的成果,强调人的自身发展。当前民生突出是收入分配问题。

在中国,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就是说,这些年经济增长率很高,上面一条线经济增长率往上走,下面两条线一个城市一个农村居民的收入,下面两条线基本上是重合的,从增长率来说,城市和农村是差不多的。居民的收入,大家看这就会发现很大的问题,经济增长的很快,但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远远跟不上GDP的指数,就是GDP指数增长得很高,居民的收入虽也增长,也往上走,但是它增长的慢,这就是中国的问题。这就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GDP很高,老百姓就会说:“GDP很高,但我感受不够充分”。

这里面就出现一个喇叭口,所以我在前一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就是《人民日报》2月3号发表的一篇“论包容性体制创新”文章,那里面提出收入分配改革一定要包容国富与民富。上面那条线是国富那条线,国家富裕了;下面这条线是民富这条线,民富没跟上去,所以怎么能够既让国富又让民富,而且现在短腿是民富,针对民富这个短腿,现在应该提“民富优先”,当然到平衡以后国民共富,总的思想是“国民共富”,但是目前情况下恐怕要多强调点民富。这就是从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当前民生,还有城镇化的问题,特别是农民工怎么市民化?丁凯的博士论文就是《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我把这个放在民生里面,作为重大的问题。前两天国务院刚刚通过一个户籍制度改革的文件,就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我昨天与丁凯会见团泸州市委副书记周涛同志,我才晓得,四川省的泸州市在我们中山市居然有20万个农民工。我听了以后非常惊讶,仅仅四川泸州一个市,竟然在我们这里有20万打工的青年(最近那个得红斑狼疮的就是泸州的女青年,而且吃饭时候餐厅的老板说我也是泸州人啊)。这么多农民工在我们这,户口问题要逐步解决,中山创造一个积分制的经验,值得推广。这是民生的大问题。

第五个大问题,体制改革问题

我有一个改革的报告,重点是五大改革。就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制度五大改革。最近正好处在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20周年之际,邓小平的谈话大家都看过,广东这边正以实际行动纪念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就是以实际行动来推进中国的改革。三天后,即27号出版的《21世纪经济报道》将有一篇我和国家体改委的老领导,著名的经济学家高尚全先生的一个对话,整个一版,题目叫做《南巡20年:中国改革再出发》,建议大家看一看。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到了这边,他提出“不改革,死路一条”。我这次到广东,发现广东改革有新东西。

第六个大问题,社会管理创新问题

社会问题比较复杂,我这个后面有10个字。社会问题是广东这两年新的探索新的推进。我感觉最新的一个看点就是社会管理创新,比别的省走在前面。

第一个,就是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关系。大家的思想一定要转过来,过去出了问题首先是想怎么维稳,我认为应该是维权第一,为什么某些地方村里面、镇里面、工业企业里面出了所谓的群体性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民的权益没有得到维护,所以维权第一。要设法从根儿上把不稳定因素克服,当然维稳也不应否定。

第二个,想办法用对话代替对抗,要用有组织的对话代替无组织的对抗,这是社会的一个大的问题,也就是社会管理创新。

最后,我的一个研究结论,体制改革也罢,社会管理创新也罢,关键在于摆脱既得利益格局的束缚,所以广东省的领导明确地说,改革到了今天,要壮士断腕,自己革自己的命,就是说要突破原来的利益格局,这才使改革和发展能够有新的境界,所以这个问题是深层的问题,广东提出这个口号,这个思想非常好,非常难得,突破既得利益格局,这样才能有进步。

好了,时间到了。我今天下午讲的这些问题,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谢谢!

(根据录音整理)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网

进入 常修泽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经济社会大局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116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