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卫平:在今天如何理解质疑——我们如何学习讨论(之五)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12 次 更新时间:2012-04-28 21:43

进入专题: 韩方之争  

崔卫平  

有人将最近发生的有关韩寒的讨论,形容为“文革”,理由是其中出现了“无限罗织”、“曲解勾陷”、“大字报”、“私设公堂”、“诬陷定罪”的做法,“逼着所有曾有关联的人去回忆当年的各种细节”,以及种种“语言暴力”或“暴力狂欢”。因微博是主要的发言场所之一,又有“微博版文字狱”的说法(见财经网)。

以文革为戒,提醒人们不要回到过去的惨痛历史,这非常值得肯定。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从自身历史中吸取一些教训,那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呼吁发言理性克制,以事实服人,不要谩骂和人格羞辱,这些都具有不仅是目前的,而且是长远的意义。

但是我仍然不同意比附“文革”的说法。

首先,文革的暴力是现实发生的,许多人直接死在棍棒之下。伴随着语言上的羞辱谩骂,是看得见的肉体折磨、酷刑、摧残,致人送命及致残。戴高帽子游行、坐喷气式、用皮带抽人,随意限制人身自由,这些都发生在人们的肉身能够进入的同一空间当中。

划出这个界限非常重要。这不是为给网上骂人提供理由,而是为了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对于现实暴力足够清醒的认知,认为那是最大的威胁,而不是用次要的东西来模糊它,用性质不同的东西来替换它。

尤其是仅仅因为发表不同看法而招致的现实暴力。在不存在任何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下,也不具备有效手续的情况下,随意限制人身自由,或采取暴力羞辱,更是需要保持敏锐的警觉和抵制。

比喻总是跛脚的。比如“文字狱”的说法,假如没有人正好手拿一串牢房的钥匙,跟在参与讨论的人们身后,这个说法就是一修辞而已。同样,假如没有人手上正好端着辣椒水、老虎凳、竹签子,“私设公堂”也就一形容词。

在网络上如何就能被“定罪”、“治罪”呢?所谓“语言暴力”、“暴力狂欢”,都需要限制在这个大框架之内,牢牢记住现实与语言的区别,否则会宽宥了真正的暴力。在网络上“砸人”,绝不同于在现实中拿着砖头对准某个人。

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讨论,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不可置疑的权威,不存在任何压倒性的力量。没有一个人的身材比例可以超出其他人,他的声音可以盖过其他人。这一点不仅是今天网络讨论的起点,实际上还是现代社会真正的起点,是现代社会的诞生地。

不管叫皇权,还是神权,或者氏族、祠堂的权力,前现代社会存在着一套前定的(先在的)超越性结构,它们无需个人的同意认可。相反,个人需要从它们那里获得身份、力量、价值与意义。它们是绝对的意志和权威,需要人们无条件地仰视、服从,乃至迷信,这也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迷魅”。

这种状况无论如何被打破了,现代社会建立在“祛除迷魅”的基础之上。人们摆脱了加在他们身上的束缚之后,开始了新的艰难路途:需要自己为自己寻找生活的意义,需要自我引导、自己作主、自我设置、自行营造,以及自我论证,替自己寻找去做某件事情或不做某件事情的合法理由。王小波最喜欢说这个了。理性和个人,是现代社会两大基石。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起点。不管他在何种程度上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视自己的独立性有多重要,实际上他已经处于与他人的矛盾、差异和分歧当中——他所处的那个位置、他的欲求和头脑、他视野和感受,都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也是需要他自己来承担的。他所面临的也是一个充满差异的世界,他每天出门,到处遇见不同利益、不同背景、不同观念和思想的人们。

显然,在这次讨论中,所有的分歧意见,都是来自人们自身的看法;参与讨论,纯属自觉自愿。不存在一个伟大领袖的号召,没有最高指示,没有不可置疑的权威,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操控事情的进程。没有人想到需要将自己的意见,藏在某个伟大领袖的语录背后。有人提到了集体主义。然而集体主义的问题在于强制性,同时伴有威胁、恐吓,这与目前的讨论相去甚远。存在实际的暴力威胁,与不存在实际的暴力威胁,不可同日而语。

在新浪微博上,不管是那些加V的,还是不加V的,不管粉丝量是几百、几千,几万还是数十万、上百万,都要凭自己所说的话,凭他/她本人方才提供的理由来说服别人。他/她不能运用自己的现有身份,而自动获得发言的正当性。他/她只能一边说,一边替自己论证和继续论证,提供“自身合法性”,同时承受各式人们的回应和批评。

这会令许多人感到不适。然而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这在现代性的起点上已经包含了的。既然互为差异,便存在互为质疑和质询。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质疑别人又受别人质疑;遇到质疑之后,还可以反过来质疑对方,所运用的是同一种权利。幻想因为存在不公的、不受限制的权力,其余人们就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倒是集体意识的残余。

作为一场公共讨论,讨论的态度、语言、技巧可以大大改善,如何质疑、如何表述质疑,都有待改进和修正,毕竟在这方面,人们的经验还是太少。但如果说不能质疑,一提到质疑就疑心满腹,就不痛快,这就不切实际了。也许经过这次讨论,留下来最为富有意义的遗产,便是“质疑”这个词——质疑的精神和质疑的立场。

我们这个民族,很少有机会在批判思维方面多懂些脑筋,展露这方面的才华,获得一些进展。实际上,“质疑”这个词本身,也是一个有所保留、有所节制的表述,它能够包容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出发点,以及不同的进程本身。它也允许将结论暂时放在一边。

在很大程度上,韩寒是否代笔这个最终结论并不重要,更不存在谁输谁赢的问题。比这些更重要的,在这场讨论中,不同人们所发展出来的不同空间,所积累起来的有关质疑和承受的经验,以及如何改进了质疑本身。我尤其要提到一些独立的质疑者,比如在凯迪或者天涯论坛上活跃着的人们,他们是一些资深的普通网民,都是一些独立的个人。从一开始他们的工作便与方舟子先生无关,而是有自己独立的起点、独立的观察,独立的论证,他们丰富和发展了不同视角和不同表述。支持韩寒的人们,欣赏韩寒的独立性,而为什么韩寒是独立的,这些人们不是独立的?

有人提醒我注意讨论中存在极强的自我纠错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那些情绪化的东西已经退居其次,理性中道的人们说话更加醒目。我在凯迪猫眼论坛看到网友“冷风一度”的短小帖子,也不同意将最近的讨论比作文革,其中的理由和表述都令人尊敬:“质疑韩寒不是,我们是真的看到了文章中的疑点,当然我们无法保障我们的每个疑点都成立,我们当然也有错误的时候,警察侦探的推理都会有错误的时候,何况我们?最大的区别是,韩寒不仅不是没有反驳的机会,他还有很大的话语权,只是他最近沉默而已。”

这个帖子第一,承认自己或许有误,表达了改进工作的态度。第二,即使存在质疑,韩寒同样有着反驳的机会,反驳的空间(话语权)。这一点尽显与文革的区别。我的微博上也有人提出疑问,还有比韩寒过得更加潇洒的吗?书店里到处都在卖他的书,人们全都呼吁他本人出来澄清辩解,如果说这是一场文革迫害,那么文革也太令人舒服了吧。这就提醒经过文革的年长朋友,在打比方时需要谨慎。

许多这些短小、精悍的表达,在讨论中极富意义。它们体现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站在自己的地面上,运用自己的眼睛独立观察和判断这个世界,而不是人云亦云。

    进入专题: 韩方之争  

本文责编:banx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085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