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我们需要雷锋,更需要公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99 次 更新时间:2012-03-05 09:37

进入专题: 雷锋   公民  

高明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周年,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学习雷锋的热潮。从机关到部队、从企业到学校,一些各单位和各部门还制定了学习和宣传雷锋事迹的方案,敲定了学习雷锋的载体,声势之大,可谓空前。

为何此次学习雷锋形成热潮席卷全国之势?当然,这与今年恰逢雷锋逝世50周年有关,按照中国的传统,纪念活动逢十为大,况且今年是50周年。但仅此缘由,不至于如此声势浩大。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次学习活动是中宣部安排部署的。今年,中宣部将学习和宣传雷锋精神作为今年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而中宣部又为何选定学习雷锋作为今年宣传和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呢?我想,这与近年来国人所普遍关注的国民道德滑坡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起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一些典型事件,集中反映了国民普遍道德滑坡和信仰迷失。从这些热点事件备受关注,也反映出国人对普遍性道德滑坡的忧虑。因而,今年中宣部以雷锋逝世50周年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可谓是用心良苦。

当今社会普遍弥漫着一种冷漠、迷失、忧虑的气氛。各种欺骗、谎言、不信任、猜忌、仇恨,各种毒奶粉、毒豆芽、死猪肉,各种人性扭曲、价值错乱……充斥于各色人群,所有这一切症状,都亟待找到医治之法。然而,通过学习雷锋这剂药方能在多大程度上去的疗效,我们不能抱有过于乐观的态度。

曾几何时,雷锋是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理想人格,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雷锋叔叔逐渐离我们远去,不仅仅是人,还有精神。雷锋人格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理想化人格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其实质在于甘于奉献、自我牺牲,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精神和我们古人所提倡的理想社会对人的要求是极其吻合的,《礼记•檀弓》中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为公与我们建国初期所提倡的理想的共产主义人格也是相当一致的。然而,我们终究还是跑步奔向共产主义的大道上停下了脚步,逐渐稳妥的实施改革,承认我们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理想回到了现实,也带来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道德滑坡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人们普遍感到世风日下。

我们重提雷锋、重提雷锋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建国初期人们思想纯洁、善良的怀念,这非常容易理解。然而,往者不可谏,来着实可追。人类常常犯的错误就是,记忆容易失真。人们常常会因为现实的需要或趋乐避苦的本能去美化记忆和历史,以期实现对现实的批判。

实现雷锋人格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求确实有点过高。这无异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圣人理想和君子人格,这些理想人格的实现需要不断的内省、克制自己,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和程朱理学所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既是实现理想人格的有效途径。如果用这些人格理想去要求普通人,着实太难,恐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中国古代的教化从理论上说,非常成功,但从实践上来看,似乎并不成功,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人的要求太高”。所以,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化之下,也就造就了非常多“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我想,学习雷锋精神和雷锋人格也是同样的道理。雷锋是时代的丰碑,是国人的楷模,但不必要求人人都成为雷锋。如果我们在雷锋身上所有的精神当中学到十之一二,如,尊重他人、有公德心、不损人利己等等,就是社稷之幸、黎民之福了。相对于实现雷锋人格,实现公民人格的难度要大大降低,从雷锋身上学点尊重他人、有公德心、不损人利己的皮毛,再加上点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基本就可以造就公民人格。我们在迈向共产主义理想的途中都要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阶段,最终才能胜利抵达我们的目的地——共产主义阶段,那么,我们在塑造国民理想人格的道路上,是不是也该先易后难,分阶段、有步骤的先迈好实现公民人格这一步呢?

    进入专题: 雷锋   公民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083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