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张宇燕,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主要学术著作及论文包括:《键盘上的经济学》、《全球化与中国发展》、《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美国行为的根源》、《阶级分析、产权保护和长期增长》等。
记 者:张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专访。全球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世界性议题都已超越了任何国家的一己之力,国际政治经济体制正朝着多元均衡统一治理的方向发展。您认为中国在全球治理的格局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张宇燕:有人说应该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我觉得,所谓的角色就是一个国家对全球治理所作的贡献。这个贡献也就包括这个国家要承担哪些方面的责任。这个角色取决于你承担的责任和你所获得的权力,二者之间要相等。无论是责任还是权力,都要服务于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的目标、建立和谐世界的目标。
中央很明确地提出要“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韬光养晦是我国长期的外交战略,其主要内涵是关注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要实现“两个大局”,实现稳定和平衡。积极有所作为,则是指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和世界的利害关系越来越紧密。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及军事安全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日益成为利益攸关方。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和平稳定与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和平稳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发展需要中国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中国发展寻求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个稳定的国际环境不仅仅有益于中国发展,对全世界也都是有益处的。
所以谈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的时候,我认为,这个角色首先要讲求权力和责任的对等;其次,从长期来看,要把中国和平发展的诉求同整个世界和平发展的诉求结合起来。这个定位就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一个基本点。
记 者:在当下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存在着一种“中国责任论”的论调。您如何看待“中国责任论”?这种论调同您刚才所讲的,中国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角色是否存在冲突?
张宇燕:“中国责任论”是由其他国家的一些学者提出的说法。他们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希望中国能够在全球治理方面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作为近年来发展速度极快的大国,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整个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既然得到那么多的好处,就应该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也是“中国责任论”的话外音。这个贡献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积极的贡献,就是直接帮助别的国家;另外一个部分是消极的贡献,就是比如在某些负外部性的问题上约束自身,例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污染、节约能源等等。这对于世界来说,也是一种贡献。“中国责任论”的提出者,主要就是希望我们在这两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国外学者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应该为世界作出相应的贡献。但是这并不是无条件的,其中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我刚才所说的权利和责任的对等问题;二是要使得中国的这种贡献既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又符合全球的利益;三是要讲求公平原则。比如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是1992年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核心内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首先要讲“共同”二字,每个国家都要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义务。打个比方说,如果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面临生存危机,那么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必须齐心协力、相互扶持来共同应对和解决危机,置身事外的人必然要受到大家的指责。“共同”责任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讲“区别”责任。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负责,它们也拥有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而发展中国家仍在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为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所以,根据这个原则,发达国家率先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
记 者:很多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都强调亚洲各国之间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像通货膨胀、资源匮乏、人口老龄化这样的问题。但是目前的一些亚洲国家在某些问题上仍存在着一定争议,比如领土争端问题等等。您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亚洲国家应如何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张宇燕:当我们讨论国际合作的时候,也可以把它作一个区分。刚才在讨论国际贡献的时候,我用了积极的贡献和消极的贡献这两种说法,同样,国际合作也可分为积极的合作和消极的合作。积极的合作就是通过合作寻求双赢或者多赢,各方都获得好处,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消极的合作就是避免损害共同利益的事情发生,或者是在不得不损害某人、某个国家利益的时候,使得这个损害最小化。
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正和博弈,也称为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正和博弈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从经济、贸易、投资等角度来看,国际合作就应该是一种正和博弈。比如引起广泛国际关注的南海主权争端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但是我们都有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将这个问题对经贸往来的影响降到最小,这种“损失最小化”同样也是一种合作。
记 者: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的背景下,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张宇燕:我们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从短期上看,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货膨胀率较高,有很多人在讨论中国是不是会出现硬着陆的问题。但是对中国短期的经济增长,我并不太担心。这一方面有惯性的原因,中国经济在长期以来都是保持增长的势头,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在整体上仍保持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我国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实际上也是在寻求经济过热迹象下降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我还是持乐观态度。“中国经济会发生突然性的硬着陆”,“中国经济将陷入崩溃”——类似这样的议论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早已存在,中国经济就是在这种声音中增长起来的。所以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