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钱学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作为科技、教育界的一面光辉旗帜,钱老一生执着追求、不懈奋斗,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斯人已逝,风范永存,钱老不仅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更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精神遗产。
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宣传钱学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就钱学森图书馆建成开馆作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钱学森同志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贡献,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学生学习钱学森同志的政治品格、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高尚情操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就深入学习宣传钱学森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纪念钱学森同志,就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同志的崇高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崇高精神,就要学习他始终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想信念。
钱学森同志始终把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他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愧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和楷模。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美国学习、工作的钱学森同志,心系祖国,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局势变化,决心早日学成报效祖国。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和阻碍,终于在1955年秋天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他曾在晚年回忆说:“我到美国去,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正是怀着这样的决心,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仅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航空硕士学位。在美国学习、工作20年,他已经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但他一直保持着中国国籍,不买房子,不买保险。义无反顾地放弃优厚待遇回国后,钱学森同志勇敢地承担起“两弹一星”的科技领导工作。尽管他是搞理论研究而非搞技术出身,但他说,回国就是服务来了,只要为国家好,就去做。“为使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我将竭尽全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在崇高的荣誉面前,他真诚地说:“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指出,“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江泽民同志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钱学森同志,“不光要在学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品质方面。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那种高尚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气节”。
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崇高精神,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信心和信念。要像钱学森同志那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守民族自尊和民族气节,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联系起来,把对党、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体现在干好本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做好每一件有利于祖国和人民的事情,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崇高精神,就要学习他潜心治学、严谨求实、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
钱学森同志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持原则、维护大局,严于律己、一身正气,始终把严谨求实作为治学精神的基本要求,坚持用“严谨、严肃、严格、严密”要求自己和学生,把科学看得很重,把名利看得很轻,体现出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
钱学森同志向来对学术问题非常严谨,从不满足于一般性的理论推导,哪怕这种推导在逻辑上已经非常严密,他也坚持通过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对,使理论得到验证。他告诫学生说:“搞科学的要‘下笔千钧’”。他1941年发表的《柱壳轴压屈曲》一文手稿中有些计算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这样繁重的计算在当时是靠拉计算尺得出来的。他对自己即将刊印的论文,历来都要求杂志社寄来文稿清样,亲自校对之后才正式刊发。他的著名论文《非线性弹性力学》仅手稿就有800多页。在美国20年间的51篇论文,以及后来出版的若干专著,所有文稿的手稿他都完整有序地保存了下来。凡见过《钱学森手稿》的人,无不惊叹其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他说,不流大汗,不受大累,仅凭一点小聪明,是做不出来的。他一贯强调学术讨论要发扬民主,大家一律平等。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指出他力学论文中的一处错误,他亲笔复信并鼓励其写论文发表。这封信激励年轻人投身力学研究,后来成了一名教授。他始终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不务虚名,不尚空谈,常怀平常之心,从不计较个人进退得失。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淡泊名利的个人品格使他赢得了科学的青睐和世人的尊重。
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崇高精神,就要像他那样,对真理孜孜以求,对名利超然处之,大力倡导淡泊名利、科学严谨的学风,维护学术尊严,提倡做学问、做人、做事相一致。要坚持以学术诚信为荣,以学术不端为耻,反对粗制滥造、弄虚作假,力戒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尊重学术自由,努力营造境界高尚、底蕴深厚、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氛围。
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崇高精神,就要学习他探索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未知,为人类造福。在通往未知领域的道路上,科学家既要沿着前人的足迹,又要敢于突破既有的思维框架。作为一代科学巨擘,钱学森同志以自己的远见卓识,从战略上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于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有重大价值的建议,以渊博的知识和超凡的智慧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钱学森同志以极强的创造力取得了许多让人惊叹的成就:从早年的机械工程、航空工程起步,到空气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再到航天工程、系统科学,他一生涉足数十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均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早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时,钱学森同志就养成了“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探究精神。他的一系列原创成果,成功解决了高速飞机和火箭等航天航空领域的很多问题。他的《工程控制论》,将控制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被公认是自动控制和系统工程领域的经典之作。1956年1月,钱学森同志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在周恩来总理鼓励和支持下,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为我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作为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56—1967)的综合组组长,他主持提出了四大紧急措施,为“两弹一星”成功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同志就提出,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第五次科技革命,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当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但近30年来信息科技的深度应用、信息产业的迅猛增长,有力地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即使到了晚年,他仍然从战略上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等许多富于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和具有重要价值的建议。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钱学森同志时,高度赞扬他的科学建树和卓越功勋,特别指出“钱学森同志的系统工程理论,提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这很有创见”。
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崇高精神,就要把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树立并保持永不止步的进取意识和开创精神,激发并保持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培养并保持永远昂扬的独立精神和进取意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从实践中提炼问题加以研究,不迷信权威,敢于理性质疑,勇于提出新概念、开辟新领域、创立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为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服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把创新成果充分应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努力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
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崇高精神,就要学习他爱才识才惜才、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博大胸怀。
学森同志是具有深切人文情怀的科学家。他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和人文的不可分割性。虽然一辈子和科技打交道,但钱学森同志的心里始终装着“人”,始终把培养人、造就人当作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始终以极大的精力关注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体现了超凡的战略眼光和宽阔胸襟。
钱学森同志非常善于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和谋划人才的培养问题,适时向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培养我国科技帅才和将才的建议。他强调理、工、文、艺齐发展,科学、艺术互促进,主张瞄准交叉前沿问题,在实践中培养人才、提携后学,注重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提倡“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他不仅有“千里马”的才能,更有“伯乐”的眼光,一生爱才、识才、惜才,培养了孙家栋、王永志等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推动了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他从小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和熏陶,一直强调科学工作者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因为“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晚年,他留下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令人深思,催人奋进。
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崇高精神,就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全心全意培育人才,大力提携青年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要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系统培训、多样化人才和人人成才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突出培养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要大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
钱学森同志是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典范。他为中国科技事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载史册,祖国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历史不会忘记他!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发扬光大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精神,为推进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评论(0)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