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华:把脉2012后危机时代的中国角色与对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41 次 更新时间:2011-12-06 22:43

进入专题: 欧洲债务危机   美国债务危机   中国经济  

陈清华  

欧债危机、美国债务问题成为近期的热点话题,欧元区能否顺利度过危机?如果真的危机来临,经济会否重蹈三年前金融危机的覆辙?而中国应该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什么角色?在日前召开的“2012世界经济展望论坛”上,中外经济专家就这些问题各抒己见,对2012年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的走势作出了预测与判断。

欧债危机是全球经济最大威胁

“不要输入欧元区的福利社会模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蒙代尔反复强调,这是中国在欧债危机中可以学到的经验。他说,即便是富国也无法承担如此慷慨及廉价的医保及社保。蒙代尔建议中国提升消费占GDP的比例,采取更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蒙代尔指出,欧元区若要深化解决目前的问题,建立一个统一的“财政部”是正确选择。他说,欧元区的人们并不愿意让渡自己国家的主权,形成统一的财政机构,这使得人们对于债务危机的感觉进一步加深。

不过,他表示对于欧元区的发展还是持有乐观观点的,“目前欧元区的确面临很大的风险,但是我觉得欧元区崩溃的风险应该是20%,有80%的可能是欧元区会继续存在下去。”

在谈到欧美债务危机关键问题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则认为,美国和欧洲面临的问题并非减少赤字,而是如何增加就业和需求。他认为赤字问题并非关键。

他进一步分析说,赤字成为问题是经济衰退时才会出现的。不是赤字产生了疲弱的经济,而是疲弱的经济产生了赤字。他说,在10年之前,美国有很大的财政盈余,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里斯潘认为盈余都是风险,应鼓励美国采取措施将盈余减到最小,最后变成一个大赤字。

对此,蒙代尔认为,在债券方面,美国流动性最大的是美国国债,但在欧盟却不存在这样的国家债券(欧盟债券),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规模很大,但若能建立欧盟债券,市场会更大。

“紧缩政策将会使得事情变得更糟糕。”斯蒂格利茨指出,在美国,政府支持削减尤其是州和地方一级政府的支出,已经导致失业率上升。和经济危机之前相比,已经减少了70万份工作。

“黑云压城城欲摧”,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则用中国的一句古诗来形容现在的欧债危机。他说,欧债危机仍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现在还很难对它作出精确的预判。

他分析说,在这种情况下,欧元区国家必须要在艰难的相互之间的博弈、讨价还价和利益协调中间,形成欧洲货币同盟所必需的财政同盟。

贾康警告说,实质性的制度建设如果不过关,欧元区面临的是生存或死亡的问题。这样对整个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今后走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是非常重大的事件。

对明年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

对于2012年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发展的逻辑没有变。

他说,从出口、投资和消费来看,中国今后的经济不太可能像2005年、2007年那样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今后的国际经济形势是确定的,那就是欧美经济增长将放缓甚至衰退,金融危机作为全球经济失衡的结构调整,是对危机国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缩水和修复过程。

“中国过去10年中的经济表现让人目瞪口呆,非常棒。”蒙代尔肯定地说,中国未来10年已经不可能复制过去10年的增长速度,增速会放缓。他建议,中国未来要做的就是通过提高家庭收入的方式来提振国内消费。

他特别提醒,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会越来越多地被赋予像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比如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公共交通以及大企业会进一步增长等。

夏斌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全球经济的结构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然会带来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因此中国必须通过扩大内需、扩大消费的途径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主基调基本不变下的宏观政策,必须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夏斌说,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是确保实体经济保持8%-9%的合理速度的货币供应,并不是一定要满足像过去那样两位数增长的货币与信贷的供应。夏斌强调,经济结构能不能调整过来,关键在财政政策,不要指望货币政策的松动。

他建议,应尽快落实国务院制定的新非公经济36条,通过国退民进的方式置换消费空间。他认为,这既是结构转型的一服良药,也是消化目前民间过多资金、扩大内需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投资的好途径;出售股权的收入可以用于社保,用于各种补贴支出。

对此,蒙代尔则认为,中国目前首先需要在人民币和美元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制,或者维持缓步升值;同时,中国需要制定更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因为中国目前有着巨额经常账户和收支盈余。第三,中国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消费占GDP的比重,从而拉动国内有效需求,以及进一步从国际市场中进口更多的商品。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彭文生认为,中国未来要防止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关键一点要看新一轮改革措施怎样促进供给能力的提高,尤其是要通过一种竞争的环境来鼓励创新。

房地产调控不能松去投资化成共识

过去的10年,中国的房地产业经历了一个高速的增长时期。以2010年和2001年相比,2010年房地产的销售额达5.25万亿元,是2001年的10倍。也就是说,10年市场增长了10倍。

对此,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房地产行业自身需要反思:未来的市场环境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这种粗放性的高速的增长?依靠土地增值和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就可以满足产业膨胀需求的粗放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房地产行业是否需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否能够提供更优质的符合百姓需要的房产?

“如果中国经济可以‘软着陆’,排除房地产泡沫,那么这个增速其实是将中国放在了一个更好的位置上。”斯蒂格利茨说,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就像美国那样,过分强调房地产的发展。

他认为,中国的情况不会像美国这么严重,但是对于中国房地产的过度发展,他还是表示了一种担心。

夏斌回应说,房地产调控要坚持,若这次调控半途而废,在目前高通胀预期下,房价将成脱缰野马,政府将失信于民,宏观经济真有可能彻底陷入海外的悲观预期中。

他强调,中国不能学习英国、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而应该学德国,也就是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以消费品为主导,打击投机行为。

为了精确打击产生于交易环节的投机行为,夏斌建议,与其上房产税,不如重点先推出高额累进所得税。选择适当时机,统一上海、重庆不同的房产税,淡化、统一35个城市不同限购政策的同时,推出高额累进的交易所得税。

秦虹认为,房地产在过去高速发展的10年对于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不可否认,在所有投资领域内,房地产投资占到20%,在部分地区甚至高达50%-60%,对各地方的经济影响很大。但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需要思考,需要积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的经验。

“过去的房子太好卖了,什么样的房子都供不应求。”秦虹说,这样又有谁会真正研究房子本身的质量问题、功能问题和服务问题?

夏斌建议,房地产调控要把握好节奏,泡沫不能一下子刺破。要防止因在短时间内集中解决多年累积的历史问题,而致使出现社会、经济难以承受的剧烈震荡。

因此,他认为,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上,短期内,可以着眼于房价,长期看,一定要着眼于形成长效制度。房地产调整应需要1年—2年时间。

    进入专题: 欧洲债务危机   美国债务危机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776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财经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