褦襶子:当代教育的非理性化与挫折教育的非理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03 次 更新时间:2011-11-30 09:45

进入专题: 教育   理性  

褦襶子  

教育是离不开人们价值观念的。当我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后,我们的教育却仍然残留计划经济时代的“理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人们新的价值观念的制约下,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失控状态。基础教育基本摒弃了其职能,在新价值观念的驱使下,成为附和人们私欲的工具。利用人们想使自己孩子成才的愿望,来掘取金钱。以满足地方官与教育界官僚的私欲,满足中国教育投资严峻不足给中国教育带来亏空。这就是当前教育乱收费屡**不止的根源所在。因为掌控着制止乱取费权利的教育行政部门,本身就是教育乱收费的受益者。行使监控职权的地方政府,可以凭学校乱收费减少对学校的教育投入。也是教育乱收费的间接受益者。焉能真正改变中国教育乱收费的现状。所以中国的教育乱取费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我们今天不探讨解决乱收费问题,我们要探讨的是滋生教育乱收费的根源。这个根源也是使中国基础教育丧失其职能的根本所在。既人们新价值观念与教育体制落后造成的矛盾。中国如今在形式上搞素养教育,旨在恢复基础教育的职能。可是教育体制改革跟不上,换而言之是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严峻制约了教育体制的改革。按国家法律规定,国家教育投入,须与国民生产总值同比例增长,可是时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教育投入不增长,甚至减少的严峻事实就摆在人们面前。这才是滋生教育**与教育乱收费的根源。素养教育对教育投入的高需求与政治体制导致教育投入的相对严峻不足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相当长时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是教育却是一天也停止不了的。作为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就是要在现有条件下研究如何发挥教育的社会作用。至少是一边致力于改革教育体制,一边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基本职能。

教育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我所要提的是心理教育严峻滞后,给教育乃至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在现实社会中生存的能力,至少是不能在现实社会中体现其自身价值。有的甚至在没有完成学业时就在种种现实压力下,自我结束了生命。这带给社会的压力与家庭打击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甚至越是学习好的,成绩优秀的学生中,这种现象越严峻。青少年感情之脆弱与残酷的社会现实的反差已成为中国进展的巨大障碍。中国教育改革,一个世纪来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再不就是盲目地向其他国家学习。始终未能把现代教育与中国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远的不说,就拿近几年来,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极端地执行人性化教育。殊不知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性化”的基础。是将非人性化的转变为人性化的重要手段。只要能将非人性化的转变为人性化的就是人性化的教育,不拘于教育的具体形式。过去我们一直在基础教育中把人性化的教育理解为在教育中体现人性。把人性化固定在教育手段上,忽视了基础教育转变非人性化成份的职能。以狭隘的人性化观念来转变非人性的东西,无异于与虎谋皮。作为现代启蒙教育的基础教育,就是要运用生理与心理等一切手段将孩子身上的非人性的东西转变**性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仅靠人性化的手段是不够的。真正的人性化的教育是使学生将来能适应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社会的生存条件就是教育的标准。

家长们使孩子成才的愿望与优秀教育资源的商业化之间的微妙关系,桎梏着基础教育的理性进展。我们的青少年从小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私欲膨胀。与现今的协作型社会格格不入。根本不懂得遵守社会秩序,“游戏”规则。总是幻想着让周围的一切唯其是尊。即使文化教育使其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也从骨子里也不情愿遵守秩序与规则。尤其是广大的一般校,就经常遇到很平常很浅显的道理与学生讲不通的现象。是孩子们不懂吗?不,是孩子不情愿接受这种与个人意愿相悖的理念。不错,如果让这种孩子今后到社会中受些挫折,大部分会接受秩序与规则的理念。可是将给社会与其个人造成多大的危害?况且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直面这种挫折的。现实中有许多的孩子在这种挫折中香消玉殒,这岂不是更不人道。这种残酷就是基础教育在孩子世界观形成过程的所谓人性化教育手段留给他们的。这种惨痛的社会现实,已经引起了部分文化素养较高的家长的重视。他们开始一改过去的溺爱,倡导呼唤挫折教育。

时下全世界都在探讨挫折教育对“人性化教育非人性化结果”的弥补。这些家长可谓跟得上形式。可是在这种“本能的爱”当中仍然埋伏着非理性的成份。日前网上有则新闻,说是有一个老师,罚一个上课照镜子的男孩子,站着上课一周。并且有多少家长赞同云云。这就是在脆弱的孩子们被残酷的社会现实击溃的惨痛现状中惊呆了的家长们一种矫枉过正的本能反应。试问,如果那个孩子因此出现意外,比如出走、精神失常、自杀等等。还会有多少家长能把这看作是教育正规化的必要代价?当事家长还能否继续赞同罚站一周?挫折教育要循序渐进,要因材施教。更难以实现挫折教育的就是在教育乱收费背景下存在的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微妙经济关系。学校收到的钱大多已经支出,如果因为教育偏差,惹怒了哪个家长,家长可以在制止教育乱收费的旗帜下以受害者的面目向学校提出赔偿。而大多数学校是无力再支付这种赔偿的。尤其是如果这种赔偿,引起了连索反应,那些因种种因素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孩子们家长就会有意找茬,以达到经济目的。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绝大多数的学校是不会同意存在着巨大风险的挫折教育实行的。现在许多小学校,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小学,连体育课都改成自由活动课,因为体育活动自然存在着风险,并且风险要比自由活动大。近闻有一些教室为楼房的小学,下课都不让孩子们出教室。怕上下楼出问题。怕被家长索赔。这让我想起过去媒体上的一则消息:

“一个中日之间的儿童夏令营,在日本进行登山。当到了险处,中国领队主张不要往上登了。可是日本领队教师与日本的孩子们都主张继续登山。中国领队只好同意。可是在途中,一个日本孩子把脚崴折了,中国领队非常害怕。可是日本领队非常坦然地安排完急救后,给孩子的家长打了电话。出乎中国领队的意料,那个日本孩子的家长来了,非但没有责备领队,反而反复道歉,说是给老师添麻烦了。”事后日本领队教师告诉那个中国领队的老师,日本的家长认为这种意外与老师没有必定关系,相反到认为老师选拔他们的孩子参加这种活动是种荣幸,是他们的孩子的意外给组织活动的老师添了麻烦。如果说用人穷志短来解释,我认为也颇有些牵强。也不是所有日本人都非常富有。可是在日本象中国那种普遍出现的以孩子意外为借口向学校索赔的现象几乎没有。诚然,中国的医疗体制落后,医药费昂贵。一个意外可以使一个一般的家庭家破人亡。可贫穷就可以不讲道理吗?我们在记恨日本侵华给中国人造成的损害时,有没有想过,那么小一个日本国为什么能给中国造成那么大的损害。怕孩子受到损害,能是上述非理性之举的理由吗?这种种因噎废食的不理性的举动,带给我们的危害将远远超过日本对中国的几次侵略。一个理性的民族,绝不会容忍这种现象存在。

我不是为老师们的失职找借口,强化治理,关注孩子们的身心进展,没有错误。可是关键是如何界定学校与老师的责任。我们的政府在处理这类事情时,我们的媒体在为家长们索赔推波助澜时,有没有想到他们的举动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意味着什么?我们政府处理了这么多年家长向学校索赔案件,时至今日也没有一部相关的法律来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只有一部教育部的法规,大多数司法部门还不预认同。

中国教育的非理性化,有社会的责任,有政府的责任。不能说穷就可以不要理性的教育。别说中国穷,也别说中国是进展中国家。世界上比中国穷教育投入却比中国高的国家不在少数。就拿各级政府官司员的“座驾”来说,如果全国的政府官员都用国产一般车型,中国将节余出多少资金来搞教育?中国真的到了再增加教育投入就影响国家经济进展的地步了吗?纵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有哪个不是靠进展教育腾飞的。我们提出教育优先进展战略,优先在何处?基础教育事关全民族的素养。二十五六年前城市里还是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现在却有大批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农村学校之所以教育资源较差,关键是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太少,城市的大批合格老师宁可失业,搞什么业余辅导,也不情愿去农村从事教育。因为他们在城市辅导几个孩子的收入要比去农村从事教育高得多得多。说什么地区差,难道去落后地区搞教育就是为了“享受”落后地区的生活水平?这符合社会进展规律吗?这人性化吗?教师都没有人性化的生活,拿什么来搞人性化的教育?这些问题就真的解决不了?难怪在调查农村中小学教师时,几乎百分之百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不情愿让自己的孩子今后从事教师职业。

我们一味强调人性化的教育,把孩子放在温室中,不让其受任何一点委屈。甚至老师批判了学生都得向学生道歉。使基础教育长期停留在放任自流的幼儿教育层次上。在中国教育界我是个无名的一般教师,可是在现实中本人可谓是一个资深的挫折教育实践者。本人从事教育时,正赶上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社会化,这期间本人从事了十四年的一般校班主任工作,多年来由于难教育的孩子多,同时身兼两个难治理班级的班主任。且还要兼顾全校其他难教育学生的教育工作。在我刚刚步入杏坛从教时,遇到一个学生,这个孩子在小学就是个难教育的学生,加之家长的溺爱,小学老师大多对其敬而远之。上中学后,这孩子的文化水平仅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识字量不足同龄孩子的百分之四十。除整数以外的加减法基本不会,更不用说乘除法。其生理智商虽然不低,可是其文化基础差,理解能力相当低。一般的道理都理解不了。即使有时理解了,由于与其自我膨胀的私欲相悖,也拒不接受。经过我一年多的教育成果甚微。家长与孩子都提出辍学,出于责任自己当然不能同意。但考虑到孩子的现状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只好说在现实的情理上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当时上学,家长要支付较重的费用,却眼见孩子没有任何成效,甚至还经常惹祸,家长还得为其承担经济责任)。多年之后,这个孩子来到学校,成为自己从教以来唯一指责自己的毕业生。当我以老师的身份指责他不该无所事事时,他竟然泪流满面地指责我说,你要是早这样管我就好了……我告之当年是如何劝其不要辍学,他却说你不是说表示理解吗?我在对其曲解我当年的无奈的情况下,非常伤心。可是还是作了深刻的反思。当时谁也劝不住他的无理取闹,可是却由另一个年青时经常与学生动手的老师把他叫住了。这孩子在这个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事后,这个老师在退休时对我讲了这个孩子当年的事。当年有一次这个孩子犯了错误,这个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教育,怎么讲这孩子都听不进去。还总是拿着不是当理讲。最后这个老师无奈地动手打了他,奇怪的是这孩子马上就认错了。事后他们竟然关系比从前和睦多了。那次冲突发生时就是这个孩子去看这位老师。孩子说这个老师的一巴掌虽然使其当时被迫接受了老师的观点,却让他**后少走了不少弯路。知道外面的世界不能象他那么“讲礼”。

这位先生在临离开学校时告诉我说,当老师就是个良心账,怕承担惩处学生的责任,一味迁就学生或者明知说服没有用还是只顾过程不重结果地说服,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牢记住这位前辈的教诲,在此后的十多年工作中,唯学生终生成长是从,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使自己的学生中再没有出现一个毕业后不能自食其力的孩子。在我的挫折教育中孩子们与我建立起深厚的友情。至今许多毕业的学生还经常去看我,结婚、就业等重大人生转折,还要来征求我的意见。许多家长在孩子毕业多年了还主动与我打招呼,常常用他们车捎我一段。但是今天我要说的不是应不应该进行惩处教育或者挫折教育。而是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这种教育要调动学生的内因,让其主动甘心情愿地接受。我给孩子们讲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让孩子们把老师的强制教育当作是房梁与锥子。是他们用老师这房梁吊起了自己的头,用老师这把锥子刺向了自己的**。是他们在用老师这个工具战胜自身精神的萎靡。所以当孩子们遇到难以抑制的习惯性错误时,都是主动请求老师“家法从事”。我的戒尺上学生分别在两面写上了“接皮肉,触灵魂重塑自我;谢恩师,视如子甘作人梯”。世间只有父母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甘心受孩子的误会。如果老师能做到这点,孩子们会象受父母强制教育那样甘心受老师教育的。

说服教育是要有个前提的,那就是学生得走正常程序。可是如今的中国义务教育,现实就是许多孩子未能完成小学的学业就进入中学,而且数量之大超出人们的想象。因为没有任何责任限制小学教师,孩子们无论学到什么水平都可以顺利地升入中学。小学阶段孩子们的世界观形成教育基本是自然进展。

说服教育当然好,可是在现实中有许多象我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在小学根本没有受完启蒙教育,他的素养使其不能在初中、或者高中有限的时间内接受相应的说服教育。说服教育需要时间,有的孩子甚至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印证才肯相信。这就出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教育时间与教育效果所须时间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只有改变教育方法。根据人的生理规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被迫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如果加之情感因素与说服教育,会使这种能力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在孩子们因客观原因不能对正确的东西取得清醒认识的情况下,强迫其接受再对其进行补充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传统教育手段所造成的时间不足。教育界的同仁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中间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会直接影响下一步的教育效果,甚至使下一步的教育无法进行。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分门别类,纯粹地一一地去进行逐个教育那就不是学校教育了。现实中也是办不到的。要保证对大多数学生教育的同步进行,就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强制教育手段(当然这种教育方式须要以说服教育去补充)。尤其是一般中学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强制教育就更加必不可少。强制教育的另一个效果就是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寓挫折教育于一身,然而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是针对具体教育对象而言的。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有的只是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才是永恒的教育方法。有了爱作为动力,就什么方法都能想出来了。不过方法还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今仅就个人一管之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仅就方法而言,首先要让学生能够接受不同观点。使其认识接受不同观点在现实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懂得兼听则明的道理。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推断地去接受不理解的东西。比如说家长与老师的要求都是以为其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因此在不理解的情况下也应该理智地接受,再去慢慢地理解。朋友的劝告大多都是有益于其修身良言,该广泛吸取。教会学生换位思考。从多角度辩证地认识问题。再次要教会学生能够面对委屈。要让学生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现实生活中受委屈是经常的事。能够面对委屈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对待委屈最明智的作法就是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种印象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变一种印象也须要时间。委屈对于强者是力量,对平凡的人是障碍,对于弱者是毒药。因此不要对别人给自己造成的“委屈”马上解释。要找时机用行动来改变别人对自己的印象。比如说有同学怀疑×人到老师那告状,肯定是×人经常到老师那,已经给人留下一个经常向老师汇报的印象。绝不是因为产生告状事件人们才会怀疑。有时候解释只能造成越描越黑的结果。

从接受不同观念起,教会学生直面挫折。但要想把挫折内化为动力,就需要意志的锻炼。平日里要教育学生,意志是人不可缺少的品质。是人成功与否重要因素。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是一生一帆风顺的。一个意志不坚强的人,会随时被生活挫折击倒。因此要诱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机会,磨练意志。从思维方式入手,引导孩子以理念战胜本能。将思想意识上升到理念与本能的和谐统一上。用通俗的方式使孩子明白,理念战胜本能是人智慧的结果。例如,别人把你打痛了,你要反击。这是本能。可大夫在给你手术时,也会把你弄痛。可你不但不会反击,还要谢谢大夫。同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有两样对待方式,这就是人类理念战胜本能的结果。理念告诉你,大夫虽然把你弄痛了,是为了给你治病,以临时的疼痛换取长久的健康。跟别人打痛你是两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劳累是很难承受的。可如果让孩子们明白理念战胜本能的道理,使他们知道,劳累可以磨炼意志,是他们通向成功的必经心路历程。孩子们就不会惧怕劳累,而会主动迎接劳累的挑战。

北方城市,清雪是孩子们每个冬天雷打不动的任务。雪一下,哪怕是大年三十,也得去清雪。被车轧在柏油路上的积雪很难清,一个成年人连续清三四平方米也会达到体力极限。可我们的孩子,每次清雪都要在四平方米以上。因此,对政府派给学校这个没有条件可讲的任务,每个学校都非常头疼。生员区物质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常常抗拒政府不许收钱的**令,按每个学生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钱收取清雪费,雇用机械清雪。而政府面对路面积雪清不出的现状,也只好一边**止向学生收清雪费一边默许此种收费。可这对绝大多数生员区物质生活比较差的学校来说,也是做不到的。就只好驱逐着孩子们去接受这种无奈。因此每次清雪,对孩子们来讲,都是一次极限的挑战。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的班主任就只好凭功夫磨,被动地牵强应付过关。可我的学生,在我讲清极限活动对他们形成坚强意志的意义后,明白这是他们难得的弥补与别人差距,赶超同龄人,猎取成功所须的坚强意志的途径。清雪中,都积极主动,每个孩子都以多干一块为意志的收获,因此每次都比其他班提前干完,且质量合格,居同校其他班之首。

有一年清雪路段过大,孩子们干到最后,实在干不动了,面对最后的一段路面,我对孩子们说:“现实生活中,最困难的时刻,恰恰是成功与不成功的临界点,挺过去获得成功。放弃前功尽弃。绝大多数人因挺不过去,而与成功失之交臂。大家今后要经常面对这种挑战。毋临渴而掘井,日后迎接这种挑战的本事就来源于今天意志的锻炼。眼下这个困难,就是对大家的严峻考验。这在中国的学生时代是难得的机会,今天有幸让大家遇上了。现在,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合理地放弃。如果有不甘向命运低头的人,报定信念追求成功的人。我,陪同这样的勇士接受这种极限的挑战!放弃者请让开,不屈的弟子们咱们每个人连续大干五分钟,冲过去!”所有孩子都参加了,随着铿锵的钢锹击打路面,最后一段被攻克。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你们今天以坚韧的精神奏响了一曲强者的凯歌。在你们通向成功的路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今后,再遇上这种生理极限挑战时,你们可以自豪地说:“别来无恙!还敢再过几招否?”大家记住,两军相遇勇者胜。今天的事实说明,在各位通向成功的路上,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得了你们。”那次清雪后,我流泪了,我心痛孩子们。我被迫犯了一个错误,但我要让这个错误犯得有价值。为人师者,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去施教,将不利因素转换成有利因素。站在中国教师的角度,能把每时每刻都用来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就是一个上不愧孔夫子,下不愧同胞的“播火者”了。

现实基础教育中忽视基础教育的基本属性,将基础教育办成选拔人才的教育。一味强调人性化教育,不正视现行义务的弊端。将大批未完成启蒙教育的少年当作正常青少年来教育,是现行基础教育最大的非理性;在现实传统教育的阵痛中产生的迷惘的挫折教育同样缺少理性。简单化的挫折教育势必带来更残酷的社会效果。只有将现行教育理性化地改革,注重教育的有用性与科学性,时代性与长远性才能使中国教育走出误区,回归真正的理性。

    进入专题: 教育   理性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737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