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自华:南香红新闻特稿断裂行文之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21 次 更新时间:2011-11-22 23:29

进入专题: 特稿   行文   南香红  

占自华  

自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特稿写作奖”起,特稿(Feature)在全球新闻界的发展势头锐不可挡,导引了“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的趋势。特稿因而逐渐引起了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在我国,1995年,《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特稿专栏;1996年,《华西都市报》成立特稿部;此后,《南方周末》汇集了一批以南香红等为代表的、以写特稿见长的记者,着力探索特稿的写作。与此同时,我国的不少广播电视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特稿创作理念的启发,或多或少地采用了特稿的故事化形式。李希光先生则倡导新闻记者要学会写“人性的故事”,并提出了“故事新闻学”一说。在这一发展形势下,探讨特稿的写作显得尤为重要。

特稿的写作一般按照新闻事件的内在逻辑联系来组织全文。比较常见的是断裂行文式——针对材料零散,分段、分角度叙述部分事实,段落间少用过渡句段,层次跌宕起伏,思路明断暗续。因此,特稿表现出跳跃性、细节性和片断性的特征。本文试以南香红所写的特稿为例,以跳跃性、片断性和细节性这三个特点为切入点分析南香红特稿作品断裂行文之美。

一、场景跳跃中闪现节奏美

断裂行文式的特稿写作,通常是将多个相关场景转换组合——新闻事实主体和新闻背景相互融合、交叉并进,应用“蒙太奇”式的手法,较为自由地表达特定的新闻内容,从而使特稿的写作在时空转换、秩序演进上有别于其它新闻写作种类的相对单调的写作范式,以多场景式的组合镜头向受众传递一种段落层次间的跳跃感,创造出一种跳跃的节奏美。

在《这一刻,人类命运相连》一文中,南香红采用的就是这种多层次的场景跳跃写作手法。

这篇特稿先是以主镜头展现了印度洋海啸爆发时的场景:“2004年12月26日,国际标准时间00:58:50,印度洋的狂躁从海底喷薄而出,里氏9级(美国地震局测定)地震肆元忌惮地推开周遭的海水。随着海水缓慢而有力的起伏,一道道弧形水幕相距百十公里,以800公里每小时左右的起始速度前赴后继向四周袭去……”。这一场景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和形容词来描述,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海啸发生的凶猛,定下了通篇特稿的主要背景基调。随后所采写的各场景均为印证这一场景而服务。

紧接着,分别交叉切入了多层次、多侧面的场景以突现海啸的发生、危害现场及各地当局的应对措施,这里仅举其中四个较有代表性的场景镜头为例:

休闲欢乐的场面与海啸的对人类的残忍形成鲜明的对比——印度洋海啸爆发时泰国普吉岛:“海啸最初发生的时候,孙琛发现普吉岛的海水是退下去的。‘我觉得很好玩,因为很多鱼儿、蟹儿的都露出来了。’孙琛事后回忆说,‘我们还捉了一些在岸上挣扎的鱼儿,把它们扔回到海里。’然而几分钟后,……周围的人都在拼命往后跑。紧接着,退后的潮水迅速涨上来。……海水很快赶上来,并把他们冲散。”

以妇女儿童的无力抵抗来反衬海啸的凶猛无情——印度东南海岸安德拉邦的曼吉纳普蒂海滩:“阿妮转向大海,浊浪已经席卷而来,海水迅速漫过鲍洛斯的肩膀,吞噬了在海中举行‘满月天’沐浴仪式的人们,并带走了所有的脚印。鲍洛斯的大儿子、29岁的基尤极力想拉住母亲,但强劲的水流却把他们硬生生分开。那些‘满月天’沐浴的妇女和孩子们,更是手足无措,母亲还来不及抱起孩子,身畔已是茫茫一片。”

以各地对海啸突袭的反应印证人类间的关爱——泰国普吉:“普吉机场上紧急停留着许多架直升救援飞机,又一批五十余名来自德国的救援人员刚刚到达因为长途奔波,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稍作休整后就将投入到繁忙的灾后救援工作中去。”

以一系列的动作来揭示海啸的来势汹汹与毁灭性——斯里兰卡(外海的一个小岛):“突然间,海水就涨起来了。顺着海岛边的断崖,海水上涨的速度快得惊人。威利伽玛湾原本划出一道美妙弧线的金色沙滩瞬间就消失了,海水漫过海岸公路,涌到了棕榈树旁。……海水不费吹灰之力,就摧毁了公路边那些脆弱的房子。周围的一切都变成了大海的一部分,仿佛末日降临人世,麦克尔的天堂汪洋一片,似乎是《圣经》描绘的大洪水。”

不难看出,这篇特稿置入了多种跳跃性的场景镜头,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海啸暴发对人类所造成的伤痛与毁灭。泰国普吉岛、印度东南海岸安德拉邦的曼吉纳普蒂海滩、斯里兰卡等这些场景在特稿中的表现形式看似缭乱,实则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它们中间有一条相对独立的线索——海啸的发生及危害现场这一线索不时地穿插其间,使场景与场景、段与段之间自然而然地穿插推进且始终围绕着海啸这一主题而进行。借助于海啸这根主线,南香红用了多个连续跳跃的置换场景将各地海滩上的海啸受害者的反应情况和背景材料等这些较为零散的素材按照事件发生的逻辑加以巧妙的设计、合理的结构编排,最终写就了这篇一气呵成的特稿。也正是通过对这些场景的“蒙太奇”式的转换与交叉描绘,使得这篇特稿始终身处跳跃性的“变化”之中。特稿末尾对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海啸进行了回顾,正好与前面的场景互为印证,多段落、多侧面、多角度地向读者传递出海啸的相关信息,使特稿既有局部段落的穿插跳跃感,又有整体上的协调一致,让读者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一种强烈的节奏美和旋律美,对海啸及其危害性有了更为直观的概念,对此后的应对海啸有了更为客观与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片断频现崭露立体美

由于特稿篇幅长、容量大、材料多、线索复杂,如何做到既摆明新闻事实,又使文章结构严密、叙述流畅、情节紧凑,让读者在阅读中不至产生繁冗枯燥之感,就成了创作一篇好特稿必须要关注的首要问题。特稿的创作者往往在谋篇布局上反复斟酌,以寻求最为恰当的表达方式。断裂行文方式无疑是特稿写作者自觉寻找、尝试的收获之一。总结诸多特稿的写作范式,“短段落、多分段”是断裂行文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断裂行文式在南香红手里是通过将大量新闻素材打散打碎,选取其中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读者感兴趣的部分组成特稿写作的“预制构件”,分片断叙述、展示新闻事实这一途径来实现的。

在野马系列特稿中,对于各个片断的写作,南香红采用的是一种对比观照式的双线交叉的写作手法——虚构的故事与现实的生活双线对比,从平面记事转到立体叙物,有人有物,动静结合,使文章活气顿生,富有立体美。例如在《让野马野去吧》中:

采用虚构的手法交代有关的背景材料并引出话题:“如果野马能言的话,它一定可以讲出整整100年的忧伤和悲怆”。

特稿旋即采用了对比和交叉的手法,把虚构的想法和现实中的事实结合起来:“2001年8月28日,27匹新疆普氏野马在中国准噶尔盆地东北部被赶出圈养地,被人类圈养了一百年的野马被人类赶出了家门,这是它们返回原野的惟一途径。”

如此虚实相生,使得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连接得巧妙自然,在马之共性中融入野马自身的个性,突现了野马的生存现状。尽管虚实片断时有交替,但读者读来并不觉生硬与突兀,这得益于南香红花费多年心血坚持深入观察野马生活而占有了大量的野马素材,进而自觉运用断裂行文的方式,采用对比交叉手法,选择了最有可能引起读者关注的部分新闻事实进行较合理的组织,使各个片断富于逻辑性并能层层递进,同时辅以绘声绘色的叙述,使读者如见野马,如闻马声,如临野马放野之处所,从而对野马的生存历史及放野现状产生强烈的关注欲并与作者一同忧虑野马放野的后续发展。

片断的使用,在《让野马野去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且巧妙自然:“这里没有地名,惟一的标志是216国道311公里处。这片广阔无垠的荒漠,是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

关了整整一百年的大门洞开了。门里是27匹世界上为数极少的野马——新疆普氏野马;门外是荒草连天一望无际的原野。

当人们举着飘飘的彩旗组成一面墙时,马群炸了。受惊的野马不顾一切地狂奔起来,向着惟一的出路一大门奔去。

像一支箭,野马群射向了大漠深处,也就是五六秒钟,它们棕黄色的身影就融入了同样是棕黄色的大漠中。

被人类圈养了一百年的野马就这样被人类赶出了家门。”

这些描述片断让读者对野马及其放野现状有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印象。同时,特稿中的这些片断规整、雅致,又具有各自的多层次性,层层推进,使得通篇文章就像是在盘子里撒满了珠玉,华美而不失活泼多姿的变化,扣读者之心弦,给读者以整体、井然有序之感。从片断所能展示出的立体美这一点上来说,南香红的特稿写作是成功的。

三、细节雕琢彰显人情美

特稿在尊重事件的真实性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描写对象并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对之进行细节渲染,以求描写对象之形象鲜明生动、跃然于纸上。其中,人情味的渗透是特稿审美价值的要求所在。有了生动的、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描写,才能活灵活现地展示人物的鲜明个性和事物的独特品质,才能创造出打动人心的审美对象,进而给读者营造出充分想象的空间,品味渗透在特稿中的人情美。南香红写了一系列以野马为报道对象的特稿——《野马的故事》、《我看见中国第一匹野马死去》、《让野马野去吧》、《如果野马能言》、《野马危急》、《野马在野已三年》。在这一系列特稿中,南香红通过细节描写的运用,使野马也具有了人的情感,如在《野马在野已三年》中有一个饱含深情的描写:“悲剧就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发生了。小马驹是在夜里出生的,天亮的时候身上的毛已经干了,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吃到了母亲的奶。母马和小马落在整个马群的后面,公马似乎也很有耐心地等待母子俩,但‘突然,公马冲向小马,母马快速地迎上去和公马打斗,就在一瞬间,小马被公马咬着脖子叼起,狠狠地摔在地下’……母马哀鸣着跑向惊呆了的我们,像是求救,但我们要接近小马时,它又暴怒着踢咬我们。它一直围着小马号叫,不住地舔它,那情景哀痛极了。”围绕着小马、母马、公马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动作描绘,传神、到位、生动地刻画出了马的形象,使之跃然于纸上。这体现了南香红对世间万物的大爱,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情趣,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所感染与叹服。

如果说这只是南香红抓住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表达自己对野马的喜欢与怜悯,尚不足以说明她对人性的关怀之深厚的话,我们可以看看《“没有木卡姆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文中,她写道:“他闭上眼睛,仰头向天,将一股力量逼入胸中,让它无路可走,不得不从狭窄的喉头进发,于是那声音就如裂云断帛一般冲向天际。‘外安拉——’、‘外安拉——’、‘外安拉——’呼唤一声比一声急,一声比一声高,无路可走,上气不接下气,黑云压头,但依然要曲折迂回地上升……玉山的脸是一张典型的被沙漠太阳染过的脸,黑红透亮布满皱纹;他的手骨节粗大而弯曲,每个指甲都因过度劳作而翻翘;他的全身满是沙土,衣服几乎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当木卡姆激情消竭之后,他把达甫鼓往尿素口袋里一装,甩在背上,歌者之王的神采瞬间褪去,他又成为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年农民。”在这里,南香红捕捉到了玉山的音容笑貌、神情举止,以细节性的描写来突现歌王玉山作为歌王的一面:作为普通人的另一面,把一个个性鲜明、情感真实的玉山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如果没有在特稿写作中融入人情味是万难做到这一点的。

四、结语

对于特稿作者来说,最好的创作源泉是生活,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成了特稿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特稿写作中的断裂行文可以使背景材料巧妙地分散穿插于文中,使文章有跳跃变化之感,呈波浪式地推进,从而避免产生因篇幅冗长而使读者对之生厌的局面。但是,这种写作手法首先要求作者能够占有较为详尽的背景材料,然后精心筛选素材并围绕主题进行创造性的组合,方能写就交叉并进、形断“神”不断的特稿。鉴于此,南香红特稿作品充分采用了短段落、多分段、断裂行文以及“蒙太奇”的结构,大角度、大跨度、大视野地实现了时空以及叙事手法的转换。其特稿作品的恢宏气势由此而生。

    进入专题: 特稿   行文   南香红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实务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701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