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坏小子韩寒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问他,说你为什么不喜欢读书,要离开学校?韩寒说,其实我并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我不喜欢学校的那种读书方式。说实在的韩寒在学校以及离开学校之后,仍然能够保持阅读的习惯,而且读了许多有思想的文献资料,其实,学校的差生——韩寒才是得教育真谛的人。因为,真正的教育,就是自由教育。一个人,在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学习的对象,认真体会与深入理解,任何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本人的自我教育,那个教育才是真教育。
我自己也有着类似于韩寒的经历。当我身心自由的时候,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当我被强迫完成某个任务的时候,我的生命状态顿时跌入低谷。我在学校里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差生,包括研究生阶段,然而,一旦离开了那种强迫性的学习之后,我就恢复了生命的活力,找回了自我,并且充满了创造与表达的欲望。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考试。然而考试是要求有标准答案的。对于人的自由精神来说,创造才是符合这种自由精神的。因此,对于特别有创意的人来说,每次考试其实都是一次心智的屠杀。因为,他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动用自己的记忆力,去让自己的心智符合他人的意愿。有时甚至需要揣摩圣意,那种猜题押题的游戏,其实就是让人学会投机押宝。
爱因斯坦有一次回忆自己的学校教育经历时说,有一次,为了应付学校里的考试,他放弃了一切爱好,应付完考试之后,他再也没有心思去读什么东西,也不愿意去思考,这样的时光持续了整整一年,才得以恢复。这也难怪,为什么一个伟大的天才,在学校的考试中会不及格?为什么会在第一次参加大学入学考试时就遭受到了淘汰的命运?为什么大学毕业后,全班同学都能够毕业留校任教,只有他爱因斯坦会不合格?为什么后来他要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说,想像力比知识重要,提出问题的能力远比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这些其实都是在说一个道理,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自由。让学生身心获得自由成长的机会。
如果一个老师对自己的创造力没有那么自信,那么他最好的做法是把时间与空间多留一些给孩子们,此时把时光与空间留给了孩子,就是把最宝贵的东西留在了孩子们的生命中。孩子的身心,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有可能重新发现自己的生命,孩子的生命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唤醒。一个人,自由自主地学习,才是最佳的学习状态。一个人的自学能力,其实就是在自由中获得的。那些为分数而学,为荣誉而学,为功名利禄而学的人,虽然有时也可以取得骄人的成绩,然而,那些东西只不过是看上去很美,却不可能持久的露珠,时隔不久,就会消失得无踪无影。因为,这样的成绩不可能是真正的珍珠。
熊丙奇教授最近一篇小文很给人启示。题目叫《一名中国“差生”的转变》(《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9期,第4-5页)文中写到一个正在加拿大读10年级的学生,向熊教授讲述的三年前在国内学校里的痛苦经历。她曾经被称为学校里的“神话”——因为她的成绩差到了全年级倒数第一,而且每次都保持这样的纪录,老师自然不喜欢她,而同学们也以异样的眼光看她。而她自己每天上学都感觉是煎熬。而回到家里,作业不想做,唯一让她觉得有乐趣的事情是,打电脑游戏。老师多次找家长谈话,但是都找不到办法。她尤其不喜欢数学,可数学是必须学的课程,而且很难,她不喜欢老师上课从头讲到尾,让大家把手规规矩矩放在桌上,但是班里的其他同学都听话地这样做,她很喜欢画画,可是学校里没有这样的课程。总之是,自己喜欢的不能够做,自己不想要的,学校却拼命塞给她,她说,我就像要死了一样,日子过得像鬼一样。
上完初一年级,她父母决定送她出国,这件事情是对她,对学校的老师与同学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终于可以解脱了。当初只是无奈的选择而已。然而三年之后,她却雄心勃勃地要申请读美国的名校——罗德岛设计学院——一所在美国名列前茅且享誉全球的著名设计大学。对于她充满信心,胜算在九成之上。因为,她在加拿大读初中时就获得了温哥华青少年艺术大赛的第一名,被视为当之无愧的艺术天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在国内与国外的不同变化呢?她认为加拿大的教育与国内的教育有四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虽然还是要学数学,但是难度不高,没有没完没了的考试,没有被老师逼迫的感觉。高中只有数学10是必修,数学11、数学12是选修,不选也没有关系。
第二,老师从不会以成绩来评价学生,更不会打击学生,而是一直对所有学生说,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她说,老师可能也对她的学习失望,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当着她的面表露出来。
第三,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加拿大,9年级(相当于初三)就有实验性的选修课,学生们可尝试选修,以发现自己适合学什么、做什么;而进入10年级之后,有的学校有多达上百门的选修课,学音乐的也有十多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都可以作为高中毕业的成绩。她喜欢美术,就在9、10年级选修了多门课程,感觉如鱼得水。
第四,老师的教学和评价很不相同。加拿大的课程,学生们看上去“东倒西歪”的,与国内课程“井然有序”很不同。美术这样的课,据说在国内,要强调素描,需要学生反复训练,可加拿大的老师,评价幅画,就看美不美——技术也只是美的一部分——只要总体感觉很美,就OK。“如果在国内学美术,我也非死不可,我哪受得了那样枯燥的培训?”
她的变化除了学习上的外,还表现在生活上,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周边的人充满了友善。她甚至还准备了礼物去原来的学校看望当初的初中老师。她的外语本来很差,但是她通过打原版的电脑游戏,边游戏边学外语,居然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过了语言关。这要是在国内学英语,就是十年八载,恐怕也未必有效。
最后这个女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加拿大,我觉得学习的主动权全部在自己手上,老师只是引导者,而在国内学校,我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是老师要求我们学习、逼着我们学习,不管你感不感兴趣都得学,而且要达到他们给你制订的标准,才是好学生,这样的学习我觉得很累很累。”
这是发生在中国加拿大之间的真实案例,充分反映了两种不同教育对人的不同影响。而且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尤其对天赋突出的学生,其毁灭性的损害是非常触目惊心的。
加拿大的教育为什么能够挽救一个中国极差生?因为,他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自由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生命个性的教育,他们的教育是真正为了儿童的成长需要而设的,而我们的学校却首先是为了官僚政绩,其实是为了光宗耀祖,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做人上人,唯独没有倾听一下来自自己生命深处的声音。因此,中国的教育其实是反教育,严重地违背了一个人性的要求,剥夺了孩子们自由的成长空间,无意之中把学校办成了监狱,还以为自己在“诲人不倦”,其实只是在“毁人不倦”而已。
熊丙奇教授提供的案例,再次说明,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可惜,那些能够将孩子送出国外受教育的中国上层人物,他们本来是改革中最有力量一群,却因为他们有能力送孩子出国留学,而达到自我解脱的目的,他们只愿意改变自己,而不愿意变革社会。有的甚至通过在中国制造愚民,通过应试教育升官发财,然后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国外享受真正的优质教育。自己一走了之,把一个烂摊子中国留给苦难深重的中国平民百姓。这也许就是现代版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吧。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来源: 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