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重要论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包含着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基于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全面总结与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认识,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一条自主、创新、包容、进取的国家文化建设之路,是通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发展之路,是一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文化繁荣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目前国内外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发挥文化夯实基础、传承文明、凝聚人心、激发创造的功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育全体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进一步认识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的战略地位,认识到文化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承载着人文化成、敦风化俗,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升全社会的文明水准的重要使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协调发展,不可偏废。在此意义上,文化不是经济发展的纯粹工具,更不是立竿见影式的“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文化会渗透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揠苗助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在文化建设中自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特性和意识形态特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凸显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自主性,以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本位,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发展优秀成果的同时,防止生搬硬套国外或过去的文化建设模式,坚决反对食洋不化和泥古不化的错误倾向,立足于当代中国坚实的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强调文化建设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摆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党和政府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文化资源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时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引导文化产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防止文化产业蜕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种利润至上的“文化工业”。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还要处理好文化建设的“常”与“变”的关系。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全局性、制度性、自主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等“定常”的同时,文化建设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文化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上要主动求变。在创新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为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