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国家是令人向往的福利国家,这多少与其人口不多、民族和谐有关。实际上,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公平的良性互动是经过长期且艰难的政治斗争才产生的结果,比如芬兰和瑞典。
中世纪时芬兰曾是瑞典的一部分,但随着俄国和瑞典1808~1819年战争的爆发,芬兰成为了沙俄帝国的属地。1867~1868年,芬兰经历了欧洲饥荒,当沙俄帝权走向瓦解时,这次事件也引起了人口和经济的巨大变化。1917年爆发的俄国革命导致了沙俄在芬兰的君主权威的倒塌,随即芬兰宣布独立并发生大规模战争。
经过战争取得的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成果成为芬兰建立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土地改革的效果就立竿见影,1918年通过的土地相关的法律允许小佃农买下土地,1922年的修正案推进了对小农场增加补助。1920年关于所得累进税和财产税的法规出台,很快妇女权利得到扩大和伸张,中央政府也承诺普及初等教育。
从20世纪40~90年代,芬兰经济稳步增长,其人均收入在80年代赶上了英国,90年代超过瑞典。芬兰经济的成功十分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芬兰具有与积极的工业化政策相匹配的福利国家制度。正因为福利政策,使得各个年龄层的公民都能抵制住经济快速转型带来的社会不安和变化。尽管芬兰模式自然有其弊端如高失业,但该模式表现出政府、市场和社会是如何共同孕育产生公平的发展结果所需要的制度、政策和环境的。
瑞典这个福利国家则主要是向现代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产物。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发生源于瑞典设计一系列制度诸如老龄人的安全保障,失业等来解决因为经济增长而暴露的种种问题。优先设立公平合理的制度对瑞典实现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在瑞典,“土地经济和相关制度转型中农民的参与孕育了平等主义,并成为瑞典工业化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基础要素。”这种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建立在普遍的政治权利和广泛的社会机会的基础上的。
历史不是偶然的。公平性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在历史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与决策不相上下。经历了中世纪、工业革命和喧嚣的二十世纪之后,瑞典社会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但在能量的释放过程中,提高农业产量是一部分景象,而另一部分则是农民脱离土地、造成了大量失业。对于这些问题的每一次回应都为后来的措施建立了政治框架。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建立和扩大公平制度的基础已经成为瑞典发展政策的统一范式。21世纪,尽管所有的现实向瑞典这样的福利国家提出特殊的挑战,但瑞典在其平等主义政策下所取得的成果仍然世人瞩目。
芬兰和瑞典的发展历程给现代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启示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政治平等能极强的相互加强,并且得到制度转型带来的强力支持。这也就是说,在既定的现实背景下努力实现公平,为巩固制度和激励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以实现短期繁荣以及长期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