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群:全盘西化是个伪话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72 次 更新时间:2011-06-27 15:11

进入专题: 西化   全盘西化  

刘立群  

“西化”是个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语词,一些人对“西化”之风忧心忡忡,甚至谈虎色变,仿佛西方的一切都是洪水猛兽,并常把它与“全盘西化”混为一谈。国学爱好者们对“洋风日盛”也痛心疾首,包括吃洋快餐、看好莱坞大片、过“洋节”等等。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必须严格区分开“西化”与“全盘西化”。“西化”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日常用品、穿衣戴帽、生活习惯、大众文化,大至各种思想观念和制度礼数。西方的各个方面、西方的文化无疑并非一切都有益、都可取,各国在对外开放、在接受西方有益东西的同时也难免会带来不好的东西,但不应因噎废食,把“西方”和“西方文化”给妖魔化。连西方国家自己对其文化也有不同看法甚至有坚决反对者,例如作为西方重要精神领袖的教皇经常站在弱势群体一边猛烈抨击西方社会物欲横流、收入悬殊等不良现象。但近代以来西方走在世界前列是毋庸置疑的,为人类创造出大量有意义、有价值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并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虽然西方国家也曾滥用自己的综合实力而欺压和盘剥处于落后弱势状态的亚非拉国家。

“中学”和“西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及矛盾曾经很大,但随着一百多年来的接触交流和碰撞磨合,尤其自二战结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东西方文化的界限已愈益模糊,愈来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不再有纯而又纯的中国文化,也没有纯而又纯的西方文化。与此同时,各国的民族认同意识也趋向于淡化,西化与非西化的区分愈益丧失其意义。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巨大的包容性,善于兼收并蓄,而非盲目排外,但崇洋迷外、食洋不化也是没有出路的。各国文化中能够保留的东西已基本上保留和沉淀下来,而能够改变和接受的东西也已基本上被改变和接受。因此,所谓“西化”已不成其为问题,完全不必为此而担心。

全盘西化则既不应当和不必要,其实也不可能,连最早“脱亚入欧”、表面上看似乎已“全盘西化”的日本其实也还保留着诸如和服、榻榻米、俳句、神道教乃至于天皇制等等诸多“国粹”。西方文化确实是强势文化,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化。不少人把大量弊端归咎于西化或现代化本身,比如城市快速扩张、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等各种“现代病”,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冤枉”了现代化,因为这主要是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和过于集中造成的。

即便在最棘手、最敏感的政治体制领域,即便是西方各国也并不完全相同、远非铁板一块,虽基本上都实行议会多党竞选制,但一批西欧北欧国家及日本等至今实行的还是立宪君主制而非彻底的共和制;西方各国的三权分立情况也颇不相同,美国实行的是彻底的三权分立,而欧洲各国虽司法权完全独立,但立法权与行政权并未完全分开,孰优孰劣,难以简单定论。试问:如果“全盘西化”、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那么去照搬哪种模式?而多党制下的非理性恶性党争、为争选票迎合选民竞相提高福利许诺导致西方各国债台高筑等等这些问题也说明多党竞选制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诸多弊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达到全社会公平、公正、稳定、高效,目前没有哪一个国家完全做到这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依然是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巨大难题。更何况各国政治体制都有一定历史刚性和惯性,若准备不足、仓促剧变必然引发社会动荡和经济倒退、付出惨痛代价,正如目前北非西亚诸国所经历的那样。

笼统地反对西化已毫无意义和不可能,而全盘西化其实也不是问题,因为全盘西化既不可能、也无必要。问题并不在于是否西化或全盘西化,而在于各国如何逐渐实现全方位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并根据本国各方面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创新,尤其是思想观念和各个制度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凡是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或无害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人们往往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关系,这主要指经济及科技方面竞争,其实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和创新方面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各国关系愈益密切和融洽,是逐步强化人类整体意识并达到合作共赢,而绝非两败俱伤、多败俱伤。这一过程绝非一帆风顺,而必然伴随着大量矛盾、摩擦甚至冲突,目前国际恐怖主义猖獗便是其突出表现。中国人不应是狭隘民族主义者或狭隘爱国主义者,而应具有全球化的心态和国际性视野,应当努力践行北京奥运会的响亮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人类的发展方向只能是逐步增强人类一体意识,逐步淡化民族及国家意识和东西方意识,逐步缓和而不是激化各国之间的矛盾。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指不同国家之间的情况,而且越来越指一国之内的情况。比如,西方各国的中餐馆越来越多,中国厨师带去了地道的中国风味。而中国的西餐馆及各种外国餐馆也越来越多,人们不用走出国门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国的美味佳肴。中国人过洋节、外国人过中国节日的情况也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不稀奇,更没有什么可以担心害怕的。可以说,全人类文化的大交流、大学习以及大创新对整个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所带来益处会远远大于某些弊病,也会打破不少人抱残守缺、眼界狭隘的保守心态。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

(2011年5月28日写就,6月23日发表于《环球时报》“国际论坛”,发表时有删节,此处是全稿)

    进入专题: 西化   全盘西化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169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选举与治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