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历史镜像中的利益博弈与政治抗争

——关于抚州爆炸案的社会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15 次 更新时间:2011-05-31 21:55

晨曦  

受数天前江西那片腾空而起蘑菇云的震动,犹豫过后,还是准备写下这篇短文。

那是5月26日傍晚时分,吃过饭,习惯性的进入自己的网络领地。在那里,一条微博引起我的注意。发微博的是法制晚报一名记者,全文如下:

“看钱明奇的微博,开通不到一年,364篇,篇篇充满怨气。他关注着媒体人、律师,关注着钟如九、夏俊峰,他试图通过这个平台找到申诉发泄渠道,但只是众多申冤者之一,无人注意。他最后一条微博在支持夏俊峰,那个刀杀城管的小贩,第二天,他制造了更惊悚的恐怖事件,他也走了,这个微博永远不会再更新。”

对“钱明奇” 这个名字依稀有点印象,我这天上午还无意中进入了他的微博,对他写下的“救民是救国!救国才能救民”这句话感到新鲜,以为是位文人,随手就加入“关注”里,但看简介里有“十年诉求未果”的表述,发现是位上访户,于是又取消了。难道我曾关注的这位网友制造了恐怖事件?联想到当日发生的江西抚州爆炸案,连忙再次上网搜索,结果消息不寒而栗,原来抚州上空的蘑菇云真是钱明奇制造,而且他确已伴随那升腾的烟尘一起化为乌有。

这一晚都是在搜索抚州爆炸案以及钱明奇的各种资料中度过。已有信息表明,在共和国历史上,以一介贫民的能量制造出如此大的动静,钱明奇无疑属于第一人,尤其是三个炸点不在一处,他能如此沉着地分别在9:18、9:29、9:45三个时间节点,每隔十几分钟引爆一次炸弹,绝非一般心理素质所能支配,确实达到了匪夷所思、惊世骇俗。

有人把钱明奇称作爆炸案的理性制造者,其佐证是这么大的事件只死亡了三个人(含他自己),达到了“最大威胁ZF、最小伤及无辜”的效果。我反对这种偏激认识!在任何社会,恐怖事件一定应遭到严厉谴责,一定不能获得舆论的些微同情,不然,这个社会就丧失了基本的公序良俗,毫无正义而言。具体来说,钱明奇不论遭受多大委屈,他都不应该采取以毁灭为终极目标的极端行为。然而遗憾的是,在爆炸案发生以后,网络居然出现不少把钱明奇称作英雄的声音,一位媒体老总对此发了条“那些为他叫好的人应受到谴责。他们的话应被公开封杀”的微博,立刻遭来如潮水般的攻击。我观察了一下,该微博发出不到一天,已被转发超六千次,直接持反对的评论过千条。

建议“封杀”言语欠妥,但那么多人表达同情,难道没有值得思索的东西?

应该说,钱明奇长期内心不平,坚持不懈地为个人权利奔走呼号,这是他上访十年的基本动因。他对当地政府的仇恨乃至绝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不是矛盾激化、万念俱灭,他一定不会以这种残忍的方式了结一生,而且,看到他在天安门前的留影,看到他在凤凰、新浪、天涯、腾讯等多个门户网站开设微博,还标明自己的出生日期是“射手座”,你会感到他是个有一定思想追求,有一些文化基础,不像鲁莽行事的人。事件发生后,我翻阅了他在新浪的大部分微博,除关注贫困、表达冤屈以外,言论上看不出无理取闹,不仅如此,文字里还有过“幸福在那里?合法新建的六层楼房700平方米被官员用非法手段拆除,现已给我造成实际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和耗时十年的上访诉求时间,至今未果!我要是拦路抢劫十元钱,法律又该对我怎样?”这种对比分析,让人感觉到他的理智;他在微博里写道:“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自愿将死后全身器官捐献给社会”,还让人分明感觉出他的善心。

所以,说钱明奇骨子里就是恶魔也不尽然,他走向不归路,显然是在两次遭遇拆迁以后,对补偿兑现不满、多年上访无果、妻子因病去世等众多因素合力挤压的一种反抗。当然,这种反抗过了头,以至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悲剧。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较为清晰的影子,那便是权力与权利之间的抗争与博弈,它们以利益争夺开始,以付出政治代价结局。其实,放眼望去,在举国声势浩大的一波又一波拆迁浪潮中,这种抗争博弈在哪里不都是大同小异?只不过,先前是举牌示威,后来是跳楼自焚,到了钱明奇这里,他发展为制造爆炸,让事件更为惊悚恐怖罢了。

抚州爆炸事件表明,当前,我国官民冲突已呈现越来越激化的趋势,跟自焚相比,暴力明显升级。钱明奇在他的微博里就非常明确地道明:“我不想做第二个钱云会和徐武,但我想用实际行动为有冤百姓除害。去天堂也要带上几个敌友(人)同行。没有期盼,只有雪(血)恨。”当地政府和官员在钱明奇眼里居然成为了“敌人”,文字中表露出来的敌对情绪令人不寒而栗!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暴力,但如果仅仅谴责暴力,不分析导致暴力产生的原因显然不行。利益博弈现象上是钱物,深层次涉及民主诉求、涉及合法性,发展下去,本质上就变成政治抗争,如果当政者明白了这个道理,不单纯把民众对利益上的不满就事论事看待,而是多一点政治思维,这时候你一定可以发现,原来,发展不一定是硬道理;原来,懂得妥协,让利于百姓,以最大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何等重要;原来,社会控制的有效手段不是强力维稳,而是柔性管理。

说到“政治抗争”,这里从学理角度赘述几句。

在政治社会学语境里,政治抗争是公民争取政治权利的一种活动,与政治参与相比,区别在于行为选择上有一定反叛性。政治抗争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斗争。

如前所述,钱明奇十年上访,本质上已跃出利益诉求而表现出政治抗争性。在公民社会,抗争与参与都不足为奇,但需要引导,需要在法制轨道上运行。不知人们是否注意到,就在钱明奇酝酿着如何制造惊天大案时,另一种理性表达——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政治参与风起云涌。我注意到,仅5月26日钱明奇以极端方式走完人生之路这一天,他所在的新浪微博上,公开表示竞选人大代表的青年才俊、网络意见领袖已接近20位,其中,作家、网络红人李承鹏把竞选海报都设计出来并贴在了网上。海报上,李承鹏一双大眼遥望远方,旁边的文字颇为煽情:“我是李承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011年9月竞选成都市武侯区人大代表。没有您的授权,我不能代表您!” 网络上,一些学人还发微博热情支招,提示李承鹏们注意竞选中的法律问题。

历史如此巧合地把两个不同镜像交织在一起,使钱明奇与李承鹏们以不同方式介入的政治话题骤然升温,在我们这种国度,引人思索,耐人寻味!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104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