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并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的新型产业。文章从云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入手,结合云南实际,认为加快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实施培育计划;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建立投资体系,努力突破资金瓶颈;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关键词: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要从根本上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只有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2010年2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力争较短时间内见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抢抓机遇,迅速行动,做大做强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云南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云南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外需不振可能在较长时期存在,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同时,云南省社会投资不够活跃,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压力较大,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淘汰落后产能和调整过剩产能任务十分繁重,一些重点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困难仍然很大。对于这些困难和矛盾,云南省要把握时机调整结构,科学规划,抓紧研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努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为抓手,推动云南省优势资源与国内外技术、资本、市场的结合,在生物制药、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培育壮大一批优势新兴产业集群,才能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云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对策
“十一五”以来,云南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全省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是,进一步推进云南的节能减排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云南省是我国的有色金属大省,重工业在全省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超过60%。云南省在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等方面,对高耗能行业存在较大依赖。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云南省要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养,要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力培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从制度和理念上促进全省上下自觉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重要布局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发展绿色经济具有较好条件。一是生态环境多样。全省多样性气候和多物种特征明显,山区、半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4%,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二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亿多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0.98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位;太阳能潜力巨大,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730多亿吨标准煤;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亿多千瓦,可利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1.5%左右。三是云南的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发展以生物开发为主的轻工业和以旅游、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优势明显。
自2009年秋季到2010年夏季,云南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干旱。反思旱灾造成的重大损失,要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培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的永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绿色经济强省重大战略的全面实施,使云南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优势生物农业被赋予了更深远的战略意义。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建设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的要求。云南的桥头堡建设,将进一步改善云南对外开放条件,切实增强云南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力推动云南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发挥毗邻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和跨境而居民族的文化优势和源远流长的世代友好交往优势,将不断深化与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合作。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推动对外贸易提质增效。云南省应积极吸引外向型大企业到云南投资,主动承接资源深加工产业、生产型服务业等产业转移,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全省对外贸易;不断健全功能齐全、通关便利、商品集散快捷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尽快建成以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能源为重点的能源基地,进一步加快以两种资源为依托、两个市场为导向、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建设,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改变云南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封闭落后面貌。
二、加快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
目前,云南省有少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国内领先,在生物制药、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还需要加快培育,以形成新的增长支撑。政府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在建立健全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上,着力引导与鼓励。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实施培育计划
成立由省领导负责的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实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现资源的集成配置。省直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在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各市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本市培育计划,研究制定推进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方案,明确具体目标任务,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衡量本市经济发展质量和后劲的主要指标之一。
(二)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项目建设
云南省要认真谋划、储备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云南的布局和支持。如特色农业,云南生物多样性富集,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独具特色优势,要利用生物转基因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重点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多抗性的农业新品种和野生动植物繁育种源,不断提升云南省生物农业发展水平,加快传统生物农业向现代生物农业转变。在保持烟草农业现有优势的同时,努力把云南建成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和贸易中心、全国最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优质咖啡豆原料出口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马铃薯、木本油料、常绿草地畜牧业、蔗糖、茶叶、蔬菜、水果等基地,为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整个生物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立足云南省资源优势,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重点领域,选准发展项目,加大科技研发,强化规划引导,加强政策扶持,努力壮大优势生物产业。推进精深加工,发展壮大生物企业,着力打造优势现代生物产业基地和产业群。大力开发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生物产品,努力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工业方面,云南要在做大做强烟草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光电子、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步伐。21世纪是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的世纪,需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建立投资体系,努力突破资金瓶颈
一是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可设立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围绕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统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二是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可设立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和风险补助等方式,积极扶持、壮大一批省内的风险投资机构,还要引导境外著名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金融类公司等投资机构进行风险投资业务。鼓励企业或个人等各类民间资本参与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同时,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三是加大对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倾斜力度, 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骨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直接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鼓励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利用境内外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引导各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积极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扶持政策,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减免政策。
(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要积极争取国家“863”计划、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支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继续深入实施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重点组织、实施3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突破5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5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加快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带动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继续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完善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以掌握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开发高端产品为切入点,重点围绕生物制药、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子、节能环保等领域产业,组织开展产业链关键和共性技术、关键产品和缺失环节等攻关课题研究。
(五)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一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二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国家科技计划要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要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三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向企业扩大开放。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方向,深化企业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行业技术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五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富有创新活力但承受创新风险能力较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要为他们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积极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总之,要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树立服务意识,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加大信息服务,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中心。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国际化道路,设立海外销售分部和生产分部,建立研究开发分部。抓住“面向西南地区桥头堡”的建设机遇,大力推进云南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