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工资问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10 次 更新时间:2011-05-07 21:35

汪丁丁 (进入专栏)  

因研究“租”概念,我查阅了最近几十年以英文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所获甚微。顺便提及,在这些教科书里,工资问题,也从未有过清晰的阐述。肤浅地说,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是人的属性之一,怎样界定劳动力?价格有许多维度,怎样定价?诸如此类的问题,逐渐引导我们关注更深层次的工资问题。

劳动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提供的服务是一个流量概念。工资是劳动服务的价格,不是劳动存量的价格。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在一般均衡假设下,由等比级数求和公式,我们知道,存量价格等于流量价格乘以折现率的倒数。教科书的作者,只有老弗里德曼在《价格理论》的最后一章探讨了存量的经济学问题,很艰难,但很深刻。那本书的初版是1962年,第二版是1976年。奇怪的是,以后的教科书作者们始终不再探讨存量的经济学。还是老阿罗,应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严复讲座之邀的发言,打破了这一沉闷局面。他的严复讲座,标题是“可持续性与财富的度量”。那是2009年11月,阿罗88岁。

阿罗度量各国财富,影响深远。2011年初,世界银行发布报告,标题是“变化中的各国财富”。在这份报告的理论追溯部分,作者们特别感谢了阿罗近年来的工作。

折现率,怎样计算?我们从奥地利学派、拉姆齐和费雪、以及当代的经济学研究,知道折现率依赖于三项因素:时间偏好、未来收益的增长预期、未来消费与当前消费之间的替代弹性。在假设了一般均衡之后,这三项因素决定的折现率完全重合,就是市场利率。问题是,一般均衡假设太强,系统地不能预测真实世界里的折现率。一名山西矿工在井下死亡,他的家属只收到补偿金2万元。同样的事情在广东发生,补偿金的下限是22万元。假设工资一样,那么,两地的折现率相差十倍,若仍相信这是一般均衡,难免荒唐。

存量的价格敏感依赖于折现率。这一事实,只要你做过投资规划或仿真,就会很熟悉。在世界银行2011年这份研究报告里,作者们估算了各国折现率并画出一条分布曲线,大致是正态分布,峰值对应的折现率是百分之五。我相信,这样低的折现率只适用于稳态社会。我观察,中国人的浮躁程度,意味着中国社会的折现率大约是百分之二十或更高。

我们知道,2010年中国GDP大约是40万亿人民币。如果折现率是百分之五,则中国社会那一年的总财富就是40万亿的二十倍。不过,如上述,中国社会的折现率太高,例如,百分之二十,于是,中国财富总量就只是GDP的五倍了。

你可以自问自答做这样一个经济学实验:你更愿意一年以后领取一笔1万元奖金呢?还是更愿意现在就领取一笔8千元奖金?如果你充分理性,并且充分注意到物价上涨的幅度,你多半选择现在就领取这笔奖金。事实上,根据最近几年住房价格、医疗价格、学费和消费品等类价格的上涨幅度,你可以预期,一年以后1万元的购买力,以相当高的概率,低于现在8千元的购买力。

上面的实验不够准确。因为,折现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未来收入有不确定性。财富是存量,用费雪的定价公式,财富存量的价格等于财富在未来各期收入的折现值之和。未来越不确定,例如,未来的时间越长,不确定性也就越高,折现率也就越高。仅当全体跨期资本市场都达到一般均衡时,各期收入的折现率才重合为一。阿罗是一般均衡理论的缔造者之一,他早已警告过经济学家,远期市场大部分都不存在,即使那些存在的,也不是一般均衡的。

人类的劳动,永远有两方面的性质。其一,劳动带来快乐,尤其,如果劳动是充满着创造性的。其二,劳动带来痛苦,尤其,如果劳动是机械性的和“物理-生理-心理”上肮脏的。

市场如果完备,那么,它可以为劳动的快乐和痛苦两重性质提供均衡价格。真实的劳动力市场,绝不完备。尤其是,劳动者若将自己的劳动视为个体生命长期发展的资本(存量),则他绝不满足于劳动力市场仅仅为他的劳务确定的市场价格(工资)。在“二手车”市场里,我们知道“柠檬原则”:那些质量更高的二手车,因为不愿意接受二手车的平均价格而逐渐退出市场,导致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二手车平均价格进一步降低,如此恶性循环,可导致市场崩溃。在劳务市场里,高质量的劳动者不愿意接受平均工资,当他们逐渐退出市场时,企业愿意支付的平均工资进一步降低,于是诱致劳务质量的进一步降低。如此循环,最终留在劳务市场里的,将是质量最差的劳动者。最近几年,我在北京和杭州的餐饮业恰好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中国人虽然富裕了,饮食品味却远未精致化。这一情形相当于在二手车市场里,只有一个均衡,可称为“低质均衡”。

结果,高质消费者只好自己从事烹调。而高质劳务呢?只好转而从事其它行业。

进入 汪丁丁 的专栏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050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