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 胡乐明 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43 次 更新时间:2011-04-08 16:42

进入专题: 中国模式  

程恩富 (进入专栏)   胡乐明   刘志明  

摘 要: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和分层次的,阐述中国模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体制内涵,强调世界热议的中国模式,实质上指的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中国的当代实现形式,中国模式的全称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关键词:中国模式;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1)01-0005-05

中国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20 世纪80 年代之前,便有国外学者讨论和研究中国模式。80-90 年代,国际范围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趋于活跃。其间国外学者多以比较中俄经济转轨视角来探讨中国模式。进入21 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开始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现代化道路等视角对中国模式进行更加广泛的讨论。2004 年5 月雷默提出“北京共识”更是催生了中国模式的深入讨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些曾经认为西方经济体系完美无缺的经济学家对于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称赞并仿效的中国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然而其关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内涵、独特性、面临的挑战及世界性的深远影响等解读,因立场、视角和心态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别。

与国外学者的“热炒”相比,中国学者和媒体对于中国模式则显得比较拘谨。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为契机,国内对于中国发展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深入展开,对于世界热议的中国模式的研究也持续升温,进入2010 年以来达到高潮。现就研究中的若干难点和疑点问题作些探讨和分析。

一、什么是模式,有没有中国模式

一种观点认为要慎提中国模式。有学者不赞成使用“模式”一词,认为我们的体制还没有定型,还在继续探索,讲“模式”,有定型之嫌,并提出以“中国特色”替代中国模式。①有学者认为“模式”一词含有示范、样本之义,但中国并无此意,应该叫“中国案例”。②

多数观点认为不能否认中国模式。有学者指出,对于否认中国模式的客观存在的意见,事关我们在中国模式问题上的话语权,尤需通过讨论加以澄清。中国模式着眼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丝毫没有自封样板之意;它所体现的不是“民族主义”,而是无产阶级尊重民族特征、重视民族差别的一贯要求;它可供别国借鉴和参考,但不能照抄更不能强加;要适应新变化顺应新期待,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中国模式。③

也有学者指出,没有必要回避中国模式。认为还处于变动之中就没有中国模式,那么只能说当今世界没有任何模式;认为只有完全定型的才称之为“模式”,那等于说“模式”必定是僵化的。④也有学者认为,不承认中国模式,只能导致对其所包含的缺陷的忽视或漠视。⑤

我们认为,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第一,模式和其多样性是一种客观现实。世界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这样或那样的模式。任何一种模式都是相对于其他发展模式而言的。一旦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或具有突出特点,就会有相应的模式提出,比如“莱茵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东亚模式”等资本主义模式。再如“南斯拉夫模式”、“苏联模式”等有过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模式概念提出的参照系,正是上述各类模式。社会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现实体现,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大都借鉴了人类社会已有的文明成果,反映了特定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共同因素,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共同作用。

第二,中国模式并非西方人的发明。一些论著把中国模式的提出归之于雷默的“北京共识”。其实它并非西方人的发明。早在20 世纪80 年代,邓小平就多次提到中国模式,江泽民、胡锦涛等均有相关详细论述。他们提出或说使用中国模式概念,是瞩目于坚决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坚定支持各国选择自己发展模式的正当权利,也是着眼于强调现代化建设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必须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而且,他们并没有因中国尚未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完全定型的制度而否认中国模式。由于基本制度、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及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各种发展模式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即便同属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因受各自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等影响,其具体内涵也有差异。况任何模式决非完美无缺或一成不变,需随时代和环境变化而有所调整。因此,那种认为提中国模式有完全定型化之嫌,可能导致“自满”的理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三,金融危机后,中国的优秀表现使世界的反思有了一个客观存在的参照系,因而中国模式及其导致的中国崛起被世界热议。还有,《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几家媒体进行的“你如何看待中国模式?”的专题调查,比较可信地反映出中国民众对中国模式概念的认可。在此境况下,使用中国模式概念应是水到渠成的事,不仅不会冲淡“中国道路”的鲜亮颜色,相反,只会给“中国道路”或“中国特色”添彩增色,进一步丰富对中国的研究和宣传。许多国外知识界和媒体,更偏好于使用“中国模式”一词。

二、中国模式的实质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就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⑥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其实质内涵,是现实性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现实性运用,是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四个建设”的提出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现实化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对中国模式的最全面概括。⑦

我们认为,其一,国内外学界基于静态的社会制度、动态的转轨转型以及经济发展这样几个视角对中国模式进行了解读,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也有以偏概全。这就好比盲人摸象,中国现状在各类盲人摸象中得到拼凑,而若把这些局部拼凑起来,可得全貌⑧。当然有些观点则不能排除是居心叵测的“误读”。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外的观点是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中国模式内涵的。不讲社会主义,不讲四项基本原则,不分清一些基本的界限如“四个重大界限”,就无法深入地把握中国模式的实质。一些观点就因这方面有意无意地“忘却”,从而使自己对中国模式的解读沦落为对中国现状既片面且表象的描画,自然也就既无法把握中国模式的“中国特色”,也无法正确回答中国模式“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一深刻理解中国模式无法规避的重大问题。有学者就指出,与忽略社会主义性质相对应,国外学者论及中国模式内涵时较少涉及它的制度层面。⑨

其二,不能正确把握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及其民族实现形式之间关系的论断,即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⑩,那很可能会使自己对中国模式内涵的解读不可避免地陷入教条化的尴尬境地。换言之, 因为不能理解中国模式的民族性,很可能会导致把自己对中国模式内涵所作的可能含有真理颗粒的解读或者说某些中国的经验当作“教条”来挥舞,从而暴露出自己强求模式千篇一律的所谓西方优越性的思维模式特点。我们坚持认为,对中国模式内涵的解读,既要立足当代,也要跳出“当代性”的陷阱。否则就会因无视“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一历史一再证明的真理,而犯“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做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或“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等错误。我们必须牢记胡锦涛强调的“必须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论断,否则,中国模式的所谓“定型”之日,可能就是中国模式注定没有未来之时。解读中国模式的内涵,如果不放眼世界,那必定宛如盲人摸象,只能失之片面,从而既无法理解邓小平关于中国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开放的告诫,也无法深入触摸到中国模式本身宣示的“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真理。

其三,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首先,尽管中国模式充分学习和借鉴了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但是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显然存在本质差异。因而中国模式的成功在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其次,尽管中国模式没有彻底否定“苏联模式”,中国模式与“苏联模式”等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之间存在某些共同之处,但中国模式与其他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重大的差异。因而中国模式的成功还在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对中国模式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精炼概括。因为这一概括既讲了社会主义,也深刻把握了中国模式的民族性时代性,还维护了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同时还回答了中国模式“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题。诚然,做好中国模式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解读,需讲究传播艺术,这样有助于消除世界对中国的偏见,使中国发展模式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更多理解与发展空间。⑴

上述对中国模式所作的分析,启发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目前世界热议的中国模式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中国的当代实现形式而已。中国模式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其实际经验就在于十七大报告所总结的“十个结合”。中国模式主张利用外国的和本国的资本主义,但又从未把资本主义当成目标,并一再强调利用的前提即“主体是社会主义”,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共同富裕,强调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中国模式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中国个性,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同时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精神和进步内容,具有鲜明的当代性。中国模式将会与时俱进地汲取时代的新精神和进步内容。

三、中国模式的体制特征与内涵

有些学者分别认为,中国特色经济模式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容许资本主义因素存在。中国经济并没有照抄欧美自由市场模式,没有遵循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⑵中国政治模式是参与式民主和协商式民主;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现代化强国而走出来的道路;集权为民是其显著特点;当代中国“民本”政治模式中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上不可替代的先进性等。⑶中国模式的文化体制成就,即马克思主义文化日益显现与普通民众的亲和力;趋利避义的价值取向并没有为大众所接受和推崇;越来越多的思想精英开始引导民众进行发展目的的反思,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这一中华文化的根基被重拾。⑷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等。⑸中国模式其实就是中华文明孕育了五千年,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催生而出,且正在茁壮成长的和谐社会建设。⑹

我们认为,要区分中国模式的层次。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认识较为混乱,笔者主张把中国模式先分成中国发展模式与中国体制模式,比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中国经济体制模式,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和中国政治体制模式;然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再分层次,如工业、农业、外贸、城镇化等领域的发展模式,如中国经济体制模式还可以细分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模式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中国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领域都可以细分层次。全面把握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所孜孜追索的特色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按此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正确理解中国模式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下笔者简述中国体制模式的主要内容。

——中国模式在经济建设上形成了“四主型经济制度”特征: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即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中外私有制经济;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要素所有者凭产权参与分配,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呈现交互同向和并重关系;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即多结构地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资源的作用;自立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即处理好引进国外技术和资本同自力更生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效利用本国资本的关系,实行内需为主并与外需相结合的经济交往关系。

——中国模式在政治建设上形成了“三者统一、四层制度”的架构。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模式在文化建设上形成了“一个体系、两个主体”的格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在构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发展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文化建设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两主体格局。

——中国模式在社会建设上形成了“一个格局、三个互动、四个机制”的体制。即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机制。

四、中国模式的影响

中国的成就赢得了世人高度关注。有学者分析,三十年来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从忽视到重视,中国道路正成为国外学界探讨的热点;国外政要对中国模式从否认到承认,中国因素正成为国际政要认识、把握世界格局的重要因子;外国政府对中国模式从戒备到借鉴,中国经验正成为国外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⑺国外学者主要有“可效仿的榜样说”、“西方的威胁说”、“历史重燃希望说”等众多评论。

在我们看来,首先,多年以来尤其是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将许多不平等现象归咎于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全世界对这些不平等现象的不满,可能会将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模式”⑻。但若据此认为中国模式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威胁”,那无疑是错误的。中国模式本身既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也坚决反对强加于人的做派行径。因此,对那些“中国模式威胁论”者们来说,只需说一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其次,中国模式既证明了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原理,也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的事实,无疑会使真正关心世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世界进步人士重新燃起希望之火。金融危机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反资本主义行情”看涨,社会主义在某些基本层面成为“金字招牌”、西方学界重现“马克思主义的复兴”现象,以及西方左翼终于开始“获得巨大的发展契机”等事实,无疑会使更多的人们相信,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并非历史的终结,进步人类有必要“更加认真地思考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对所谓资本主义的胜利从新的视角进行思索”⑼。

再次,虽然中国模式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或说“中国特色”,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中国模式不可以供外国学习和借鉴,也丝毫不意味着可以否认中国模式给世界提供了普遍适用的经验。正如邓小平早就对外国元首所说的:“如果说中国有什么适用的经验,恐怕就是按照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政策和计划,在前进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⑽十七大报告总结的“十个结合”的经验,客观上会产生国际影响。

五、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

有学者指出,我们应如何回应被世人热议的中国模式?应当自警自检,不可自我膨胀自夸“盛世”,尤其腐败盛行使中国模式面临生死考验。⑾有学者也指出,重要的是深入探究中国模式的要素、特征,分析其得失之道,尤其是从这种发展模式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⑿美国有学者认为,无论左、右翼,对中国模式还没有形成完全共识,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清除腐败,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⒀

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发展模式都并非完美无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中国模式当前面临着以下主要挑战:如指导思想上,一些人妖魔化马克思主义,神圣化西方学术理论、体制和政策;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过大,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外经济依存度过高造成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不足;学术文化赤字较高,学术文化“走出去”的步伐缓慢,文化软实力有待加强;社会不良事件不断增加,社会管理难度增大,等等。

应对这些风险与挑战,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改革开放本身是充满风险的事业,以增强忧患意识和攻克难题决心。其次要有科学的理念,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努力解决有限和无限、已知和未知的矛盾,加强对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科学认知,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将科学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再次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风险,变挑战为动力。

六、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等的关系

有些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完全不同,特色论与模式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发展战略思维方式。总结三十多年改革发展史,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条正是反对模式论坚持特色论的伟大成果。⒁

众多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等密切相关,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道路”、“理论”、“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模式。用中国模式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简洁,也有利于开展国际对话。应抓住热议中国模式这一契机向世界“说明中国”,破除“误读”,减少“误导”,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影响。

我们认为,以中央领导同志相关重要论述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汲取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的合理论述,是回答有关中国模式相关问题和今后继续研究的基本点。

首先,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有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论述。早在1988 年,邓小平就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莫桑比克也应该有莫桑比克自己的模式。”⒃他强调,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针对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人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的现象,他批评道,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并一再告诫,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江泽民指出:“历史经验特别是近百年来的历史经验一再告诫人们,强求一种模式的后果是严重的”⒄,世界各国情况千差万别,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他深刻洞察到西方推行多党制的目的,就是要把一些发展中国家纳入他们的发展模式,成为其附庸。胡锦涛指出:“各国的国情不同,实现发展的道路也必然不同,不可能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不变的模式”⒅,中国“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⒆。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其次,要清楚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以及中国案例之间的关系。上文我们关于中国模式内涵的概括,是与十七大关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以及中国案例的概括密切关联和相辅相成的,并非对立和排斥。那种以美国和瑞典的资本主义制度为最佳模式,用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来否定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做法是根本错误的。至于有舆论认为只能用中国案例一词,这也是偏颇的。中国模式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概括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案例的某些内涵和特征,是中外学术界习惯使用的一个有用概念。

最后,有些西方学者之所以喜欢使用中国模式而少用中国道路,旨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模式中清除掉,使这一概念变得更加中性化或去意识形态化。而我们在研究中国模式和使用中国模式这一概念时,一定要把它与社会主义密切联系起来,把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它与共产主义远大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中国模式的全称只能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注释:

① 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载《学习时报》2009年12月7日。

② 赵启正:《还不到说中国模式的时候》,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26日。

③ 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④ ⒂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载《前线》2010年第2期。

⑤ 郑永年:《中国模式不是审美对象》,载《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10期。

⑥ 俞可平:《中国模式并没有完全定型》,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18期。

⑦ 刘同舫:《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现实性运用》,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

⑧ 转引自《世界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0期。名家论坛程恩富,胡乐明,等《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9》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2011年第1期

⑨ 朱可辛:《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4期。

⑩《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⑴ 程云杰:《对外解读中国模式的若干思考》,载《对外传播》2009年第5期。

⑵ 刘国光:《中国模式让我们有望最先复苏》,载《红旗文稿》2009年第11期。

⑶ 支振锋等:《新中国60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述评》,载《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3期。

⑷ 王智军:《中国模式及其世界命运》,载《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

⑸ 转引自:《社会发展与变革的中国模式》,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5期。

⑹ 杨光伟:《中国模式就是和谐社会建设》,载《社科纵横》2008年第9期。

⑺ 秦宣:《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模式》,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⑻ 《学者预测世界七大战略意外:北约十年内消失》,中评社香港2008年1月30日电。

⑼⒀【美】马丁·哈特-兰兹伯格等:《解读中国模式》,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2期。

⑽《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0-1081页。

⑾ 吴江:《中国模式被热议当自警,不可自夸“盛世”》,载《共产党员》2009年第3期(下)。

⑿ 俞可平:《我对中国模式充满期待》,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30日。

⒁ 朱相远:《“中国特色”比中国模式的提法好》,载《北京日报》2010年4月12日。

⒃《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⒄《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⒅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3年12月26日。

⒆ 胡锦涛:《弘扬传统友谊深化全面合作》,新华网,2006年11月24日。

参考文献:

[1]程恩富,辛向阳.如何理解“中国模式”?[N],人民日报,2010-09-15.

[2]徐崇温.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

[3]丁晓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访青年经济学家张宇[J],海派经济学,2008,(21).

[4]何自力,乔晓楠,李菁.中国模式与未来道路探索[J],社会科学研究,2009,(2).

[5]王崇光.跳出传统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兼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意义[J].海派经济学,2008,(23).

进入 程恩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模式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985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2011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