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中国不是多党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703 次 更新时间:2011-03-18 11:43

进入专题: 多党制  

高放 (进入专栏)  

一位宪法专家于6 月9 日在某电视台“世纪大讲堂”宣讲“中国宪法的新思维”时,有听众当场提问:有人认为,民主政治包含多党制,否则就是假的政治文明,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讲演者这样回答:“民主宪政的核心是制约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而不是多党制,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照这种说法,西方的多党制与制约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全无干系,中国实行的是一党制。

我以为这是既讳言西方多党制的实质,又不敢坦承我国实行的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多党制,更没有说明社会主义多党制与资本主义多党制的区别。这样势必对广大群众起误导作用。

政党和政党制度起源于18 世纪末的英国、法国和美国,随后普及到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它是现代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阶级和君主专制制度的政治产物,是资本主义议会内和民主选举中不同资本家利益集团政治斗争的政治产物,又是适应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政治产物。所以西方的政党制度,从三两个国家开始产生到遍及各国,通常都是多党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公民权利的保护不仅依靠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权力机关之间的分立(即所谓三权分立),而且还依靠多党平等竞争,轮流执政。如果只有一个政党长期垄断政权,即便还保存有三权分立的机构和形式,实际上国家权力都归一个政党支配,那照样缺少权力制约,照样可以随意侵犯公民的权利。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野党对于执政党,不仅虎视眈眈,而且还要千方百计抓住对方违宪违法、滥用权力、侵犯人权的事例与证据,猛烈抨击,力图促之下台,取而代之。所以,西方的国家权力制约和公民权利保障,宪法和宪政仅是法律和政治的必要载体,多党制才真正是尖锐的组织利器。怎么能够把多党制排除在政治文明、民主宪政的国家权力制约和公民权利保障之外呢?

社会主义理应继承资本主义文明的积极成果,开创出更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形态。社会主义是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由劳动人民掌权的社会形态。劳动人民内部包括工人、农民等众多阶层,他们之间的利益、要求和信念大同小异,甚至大同中异,难于都由一个政党来充分代表、完全包揽,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理应也是多党制。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从当年12 月起,代表工人阶级的布尔什维克党就与代表农民阶级的左派社会革命党实行联合执政,后者有七人被任命为人民委员会司法人民委员、邮政人民委员(即政府部长)等要职。到1920 年以后俄国才形成一党专政的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而在欧亚十几国建立,大都是实行一党制的权力过度集中的苏联模式,国家权力缺少制约,公民权利难以维护,这正是1989-1991 年东欧八国和苏联、蒙古发生剧变的深层原因。我国从1949 年建国起就没有照搬苏联一党制的政党制度模式,而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当时有8 个民主党派的18 位领导人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务院副总理和15 个部委的正职。在1956 年中共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毛泽东主席还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形式,“一党制或者是在工人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下的多党制”,“因为各国不同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会有所差别。”这就在理论上肯定了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多党制。这种多党制在1957年以后由于推行“左”的路线,备受挫折;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又重获新的发展。党中央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之外加上“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目前我国的多党制不是西方那种多党平等竞争、轮流执政的体制,而是坚持共产党是领导执政的党,各民主党派都是参政党,并没有在野党。我国各政党之间不存在你争我夺,而是和衷共济,共同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社会主义多党制进一步完善,才能有效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多党制的消极影响,避免重蹈苏联东欧败亡的覆辙。

进入 高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多党制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949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周刊2007-10-25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