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乃礼:政治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中国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75 次 更新时间:2010-10-06 15:08

进入专题: 政治心理学  

季乃礼  

政治心理学在西方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在欧美各国,政治心理学是政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以美国而言,几乎所有著名大学的政治学系中都设有政治心理学这门课程。1978年,国际政治心理学学会成立,自此之后每年召开年会专门探讨政治心理学问题,同时出版有专业期刊《政治心理学》。总的说来,西方政治心理学的研究涉及范围广泛,对政治人格、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知识、政治社会化、领导心理学、群体心理学、国际政治心理学等展开了研究,并且形成了许多成熟的理论和较为成型的研究方法。

政治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现状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政治心理学教学和研究时间较短。中国学者对政治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最早始于台湾的马起华。他在1982年出版的《政治心理学》中分析了政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指出政治心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并介绍了一些政治心理学的原则。此外,马起华还尝试着做政治心理学本土化的工作,对从古至今,尤其是国民党的一些政治人物进行了人格分析。就大陆来说,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接触到政治心理学。至今,学者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西方政治心理学著作的翻译。最具代表性的是威廉·斯通的《政治心理学》一书,由胡杰于1987年将此书翻译成中文,国人首次对政治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之后,萧延中在这方面的工作尤其突出。譬如国外学者有关毛泽东的研究,以及世界上其他知名的政治人物的研究的翻译工作。最近,尹继武等组织学者们翻译有关西方政治心理学经典的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人物。

二是《政治心理学》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王科于1988年,朱永新、袁振国于1990年,刘松阳、刘锋于1991年分别编写了《政治心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对政治心理学常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政治心理学》教材的不断涌现,各个高校设有政治学学科的,基本都把政治心理学作为专业的必修课。但是,这些教材在介绍政治心理学的知识时,没有接触到最新的政治心理学研究成果。

三是有关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学者开始从事对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一类是从哲学的层面对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这批学者多是经过哲学的训练,然后从事政治学的研究,进而对政治心理学感兴趣,因而他们多采用哲学思辨的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蒋云根所著的《政治人的心理世界》,以及李元书、周平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另一类是熟知西方的研究成果,所做研究多是追踪西方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然后介绍到中国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张清敏、尹继武对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研究,王丽萍对政治态度和政治人格的研究,季乃礼对政治人格的探讨,以及对政治心理学学科性质、研究意义的研究。

总体来说,中国政治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其一,国内的政治学者只是把政治心理学作为副业,偶尔为之。其二,他们掌握的资料不够充分,大多依据翻译资料。其三,对西方的政治心理学理论知之甚少。其四,在研究方法上多是依靠哲学的推理,对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实验方法等主流的政治心理学研究方法还不熟悉;且在政治心理学术语的使用上也多有不规范之处。其五,以上问题直接导致了政治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譬如西方政治心理学的教学中,受认知革命的影响,把政治认知作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而中国的教学中,政治认知或一带而过,或干脆不讲。

政治心理学的发展思路

要想促进政治心理学在中国很好的发展,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做好西方政治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工作,跟踪世界最新的学术成果。西方政治心理学的发展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40和50年代,政治人格的研究;60和70年代,政治态度和政治社会化的研究;80和90年代,意识形态和决策的研究;最近的十几年,政治认知的研究成为热点。由于对西方政治心理学的研究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我们对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都应该有相应的介绍。同时,要有重点地介绍政治认知方面的研究成果。

召开政治心理相关的会议,集合研究力量,探讨政治心理学的出路。目前,从事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学者散落在各个高校之中,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从而导致力量分散,无法使政治心理学的研究在国内形成合力。因此,应该每年召开相关的学术会议,探讨政治心理学的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践问题。与此同时,也应该召开教学方面的会议,统一规范政治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教学方法,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对政治心理学感兴趣。

最重要的和最终的出路,是推进政治心理学的中国化。综观西方政治心理学的发展史,在初期的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以政治心理学的创始人拉斯韦尔为例,他的文章很少被政治学的主流杂志所接纳。但是随着二战的爆发,政治心理学的研究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探讨法西斯的领导和群众的政治人格。最典型的如弗洛姆提出的极权主义人格,阿多尔诺等提出的威权主义人格,并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未来法西斯是否会卷土重来,如何防止法西斯等。可以说,学术研究与现实的结合赋予政治心理学强劲的生命力,使政治心理学不断发展。之后,在历次的国际危机中,譬如中东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在历次的战争中,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以及在各自国内的政治研究中,譬如投票行为,领导决策等都有政治心理学者在研究,具有极大的影响。中国的政治心理学要想有所发展,必须对中国的政治现象有所回应,实现政治心理学的中国化。

政治心理学中国化的意涵

所谓中国化涉及两方面问题。

一是术语的中国化。把西方的研究成果拿来之后,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根据中国的政治环境,发展出既能够与西方的学术接轨,同时又带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心理学学术规范。有关国际政治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因为面临的社会环境相同之处甚多,与西方接轨存在的障碍最少。关键在于中国的国内政治研究,由于独有的传统文化体系,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使国内的政治环境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别,面临的困难最多。

二是研究问题的中国化。中西方政治环境的差异,导致研究问题的差异。笔者认为,当前来看,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1)领导心理研究。西方国家大多是代议制国家,因此有关投票行为的研究成为政治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一方面权力来自于人民,另一方面党和行政的干部拥有很大权力,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领导心理的研究上来。(2)农民工的政治心理研究。由于户籍的限制,中国形成了特有的农民工现象;对于近亿的农民工的政治倾向研究,对于中国的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运用群体心理理论,总结出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发展的心理规律。(4)村民自治研究。村民自治作为中国民主政治最重要的表现之一,需要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农民的投票心理。(5)邪教组织研究。对加入邪教组织的民众心理的研究,可以为社会稳定提供出路。(6)青少年的政治心理研究。这对于培养未来的合格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中小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探讨青少年接受政治心理的途径,以及青少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特点是什么;二是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三是对于游走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的政治心理研究。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进入专题: 政治心理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642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