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据新华社日前的报道,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工业、投资和国内贸易三方面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非国有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明显快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因此,总体上看,统计数据并不支持“国进民退”的说法。
例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生产同比增长17.7%,而非国有企业增长18.0%,私营企业增长20.8%。非国有经济发展快于国有经济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此外,工业中的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则相应提高。其中,私营经济的单位数量、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5.6%、19%、12.4%、14.3%和24.5%,分别提高到2009年的58.9%、29.6%、18.5%、28%和33.7%。统计还显示,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民间投资占我国城镇投资比重首次超过50%……
在我的印象中,这已是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第N次公开反驳一段时间以来甚嚣尘上的“国进民退”了。我注意到,此前有两次有两次比较具有典型性的对“国进民退论”的反驳都是所谓“用数字说话”:
2009年11月22日,同样是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参加“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时,面对众多大学经济院系或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的统计数据不支持总体上存在“国进民退”的现象。一个月后,马建堂在国新办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再次重申了这一观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5年至2008年,全国非国有企业占所有企业数量比重、产值比重、资产比重、利润总额比重都有了显著上升。
在2010年3月2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年度例会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赵启正向新闻媒体指出,数据显示,“国进民退”并非中国经济发展状态。在全国政协公布的数字中,2009年私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总资产、从业人数、主营业务收入、总利润等各方面的同比增长幅度均远远高于国有企业,有些指标甚至数倍于后者。
然而,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无论是马建堂还是赵启正的数据,说明的都只是这样一个事实:近年来私营企业的发展好于国有企业。但舆论所说的“国进民退”更多地指的是一种社会环境和政策导向,即国家通过行政、资源、价格、金融、财政等许多方面的行政手段,将大部分社会资源配置给了国有企业,并加大了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力度,导致了许多行政性的垄断壁垒。换言之,“国进民退”是指某种动态的行为,而非静态的结果。就这个意义上说,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发展得更好这个事实丝毫都不能证明不存在“国进民退”。它充其量只能说明“国进民退”政策导向的效果并不明显,因而也就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民营企业生命力之茂盛及国有企业的无能。
不过,从政府官员的反驳态度来看,他们显然都把“国进民退”当成了一种批评、一件坏事,而不是一项值得表扬的政绩。否则,他们完全可以公开地表态认为这是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的表现,这在政治上也没什么不正确。由此可以间接判断:至少在中央政府层面,主观上从来就不希望出现“国进民退”的局面。这似乎又微妙地透露出政府部门对实际上存在某种所有制不平等政策的默认,设想,假如市场秩序是自由、透明、平等的,国有企业通过堂堂正正的公平竞争,纯粹凭借自身的能力压倒民营企业,我实在看不出这有什么应当受到指责的。相反,我们应当为这样有出息的国企击节叫好!
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今年春节至今,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这种态度当然是令人欣喜的,但它也不能不让人们得出下述令人遗憾的结论:“非公经济36条”颁布后的5年里,其落实的结果是不理想的,这也反证了“市场派”学者和评论家们关于“国进民退”的批评并不是没有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