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其生存行为都涉及到以最小付出实现最大收益的经济学问题,因而,行为追求道德作为或放逐道德作为,都需要支付道德成本。行为支付道德成本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边际效应原理,即行为持续追求道德作为,其所支付的道德边际成本和所实现的道德边际收益,分别遵循递减规律和递增规律;反之,行为持续放逐道德作为,其所支付的道德边际成本和所实现的道德边际收益,分别遵循递增规律和递减规律。
关键词:道德成本原理 道德边际成本规律 道德边际收益规律
道德成本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但至今没有引来理性考察的严峻生存问题。作者曾在《道德成本初论》中,从“为什么要提出道德成本问题”、“道德成本生成的根本前提”、“道德成本的普遍性”、“行为追求最低道德成本何以可能”等几个方面,对道德成本问题做了最初的思考,但在此文中,虽然对“道德成本”概念做了释义分析,但却没有对它下一明确定义。因而,本文首先对“道德成本”概念予以定义,然后围绕这个定义而展开主题,探析道德成本原理,为个人、社会组织及其政府行为选择最低道德成本方案,提供伦理依据。
1、“道德成本”概念释义
所谓道德成本,是指行为者进行道德作为或不进行道德作为的行为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并且这种道德成本所产生的最终收获必然要遵循边际效应原理。
要理解“道德成本”定义,需要理解“行为者”、“行为”、“道德”、“道德作为”这四个概念。在道德成本定义中,“行为者”既可是个人,也可是社会组织、机构或政府、政党;这里的“行为”,既可指社会公共行为(比如企业行为,市场行为,政治行为等等),也可指私人性行为(比如家庭行为、夫妻行为、异性交往行为、父子行为等等),由此两个方面可以看出,这里的“行为”必须是关系化的行为,纯粹的不牵涉他者的自我行为,不在此考虑的范围;“道德”这个概念,是一种利害关系框架下追求权利与责任对等的社会行为规范,也可以说是一种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作为社会行为规范或者价值尺度、评价标准的道德,因其行为的个体性和群体性,也因其行为价值指向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即领域性)而获得如下的类型构成:
政治道德:政治职业者必须遵守
→领域性道德→
→公德→ 职业道德:职业人必须遵守
道德→ 一般(或普通)道德:人人必须遵守
→私德→两性道德、血缘道德、家庭道德、亲属道德
“道德作为”就是指行为者自觉地以道德为准则来约束或引导自己的行为,使之合符共守的社会规范、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由此难不看出,“道德作为”概念的语义内容,既包含了行为动机(即自觉以道德为行为准则),也包括了目的以及行为所实际产生的结果(即使行为最终符合社会共守的道德规范、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同时还包含了行为展开及其所要达到其目的或结果所必然选择的手段、工具或途径(即以道德为规范、为价值指引、为评价标准的行为,必须是权利配享与责任担当相对等的行为)。概言之,道德作为行为,即是利己不损人或利己亦利人的行为。
在如上概念释义的基础上来审视“道德成本”,它至少包括了如下四层基本含义:
首先,“道德成本”产生于一种具体的人际利害关系,且这种人际利害关系既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人与社会组织、机构之间的利害关系,更可能是人、社会组织、机构与政府、政党之间的利害关系。如果抛开这些具体的利害关系,道德成本就不会产生。因为道德成本产生于个人、社会组织、机构、政府或政党之间的具体权利(权力)与具体责任相对等或不相对等的关系,是个体、社会组织、机构、政府或政党之间所配享的权利(或权力)与所担当的责任之对等或不对等之体现。
第二,无论是个人或是社会组织、机构或者政府、政党,一旦发动具体的行动,就伴随着应该且必须支付的道德成本。因而,道德成本是行动的产物,并融入在行动结果之中。
第三,无论是个人或是社会组织、机构、政府或政党,其行动不外乎有两种取向:一是自觉于道德作为;二是拒绝道德作为。无论是哪种价值取向的行动,都无可逃避地要支付应该且必须支付的道德成本:对行为者来讲,配享一分权利或权力,就必须担当一分相对等的责任,这就是他应付的成本;对行为者来讲,配享一分权利或权力,却逃避对此一权利(或权力)相对等的责任的担当,同样需要支付其成本,而且还必须支付更大更多的成本。
第四,无论是个人或是社会组织、机构或政府、政党行为,一旦自觉于道德作为,所为此而支付的成本是正成本,亦可称之为行为道德成本。行为者一旦自觉支付行为道德成本,所获得的是道德收益,这种道德收益是遵循边际收益递增原理而生成的。相反,无论是个人或是社会组织、机构或政府、政党行为,一旦拒绝道德作为,所为此而支付的成本只能是负成本,即行为边际道德成本,因为拒绝道德作为的行为,不仅需要支付此一行为本该支付的成本,还要支付其非道德作为所带来的边际效应成本。因而,非道德作为的行为结果所收获的不是道德收益,而是额外的巨大道德成本,这种额外的巨大道德成本是按照边际成本递增原理而生成的。
2、边际效应原理之于人类生存行为
在道德成本定义中,我们引进了“边际效应”概念,并指出行为之于道德成本必然要遵循边际效应原理。为更好地理解此,有必要对边际效应理论做一释简要梳理。
边际效应是现代经济学原理,它最早由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Hermann.Heinrich.Gossen)所发现,即在其1854年出版的《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一著中正式提出,但由于当时人们还普遍沉浸在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崇拜之中,所以这一现代经济学原理被埋没。直到30年以后,戈森的边际效应原理才为英国经济家威廉.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所重新发现和研究:随着一个人所消费的任一商品数量的增加,得自所用的最后一部分商品的效用或福利在程度上是减少的。一般来说,效用的比例是商品数量的某种连续的函数。为此,杰文斯从边际效应角度给经济学做了一个经典性的描述: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即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满足,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就是经济学的任务。
边际效应原理是经济行为的普遍规律,当他被杰文斯重新发现时,几乎与此同时也被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所分别发现: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这三位经济学家在现代经济学史上被“边际三杰”,但他们各自所建立起来的边际效应理论却又各有侧重:杰文斯建立了事实和理论相结合的边际效应研究方法论,门格尔所努力捍卫的是边际效应价值理论;而瓦尔拉斯却构建了边际效应的一般均衡体系。
边际三杰所开创的边际效应理论,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开端,从这以后,经济学家们把注意力从单一的成本转向了它的边际效用,开启了真正研究以主观评价为基础的经济学道路。因为在古典经济学时代,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构成了经济学的统治思想: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边际三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际效应原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认识:不是劳动,而是行为的边际效应才构成了价值的源泉。试以水中珍珠为例,劳动价值论认为珍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必须潜入水中才能获得珍珠;但边际价值理论却告诉人们,珍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买者可以从珍珠中获得效用,人们之所以愿意潜入水中打捞它,是因为珍珠这种效用。所以,不是劳动决定价值,而是成本决定了供给,供给决定了效用的最后程度,效用决定了价值。
其实客观地看,劳动价值论与效应价值论并不矛盾,因为,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是其经济学的表面原理,效应价值论所揭示的恰恰是经济学的深度原理。有关于此,马歇尔讲得最清楚,他说:“边际成本的性质之不同,的确造成了以下人所共知的事实:在一个经济原因所产生的结果中,那些不易探知的结果比那些表面的、引起粗心的观察者注意的结果,往往更为重要,而且处于相反的方向。”[1](P20)概括地讲,人类经济行为所遵循的表层原理是劳动价值原理,人类经济行为所必须遵循的深度原理,却是边际效应原理。此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什么叫边际效应?
功利主义思想家边沁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财产上所获取的幸福量越少。边沁的这一观念,在美国总统罗斯福身上得到了体验:罗斯福第三次连任美国总统时,有个记者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却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请记者吃,记者很高兴地吃了,罗斯福又拿出第二块,记者出于礼貌勉强吃下去,没料到罗斯福又接着拿出第三块来请记者吃,这位记者不得已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笑笑说:“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吧。”
罗斯福连任三届总统和记者连续吃三块明治,其行为与自我感觉之间,产生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即重复同一个行为的次数越多,个体对此一行为所获得的快乐感受就越少。行为与感觉之间所产生的这种效应递减现象,不仅广泛地涉及到行为与感觉之关系层面,也涉及到行为与结果之关系生成领域。由此,它被经济学家概括为边际收益递减原理。这一原理表述为:在特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将会递减。因为“在每个生产和贸易部门中,都有一个边际,在那边际之内,任何一个生产要素的使用量的增加,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有利的;但是,超过了这个边际,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再有增加,就会产生递减的报酬,除非需要有增加同时要与某一生产要素合用的其他生产要素随着也有适当的增加。”[1](P20)
简单地讲,边际效应亦即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所以,在经济学理论中,边际效应原理实际上就是边际效应递减规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在一个连续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最终会减少的规律。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当一种连续的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其产量增加会降低产品的平均固定成本,这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模效应;二是当其所增加的产量超出一定程度时,随着变动成本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也会上升,由此导致规模将效应完全消失,甚至会产生负效应。所以在一连续的经济活动中,其经营决策不仅要考虑平均成本,更要考虑边际成本。
边际效应原理虽由经济学家所发现,但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广泛地适合于人类行为的所有领域。因为人类生存行为指向任何领域,都涉及到行为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问题,换句话讲,人类生存的任何行为都涉及到一个经济学问题,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或快乐的问题。由此,人类生存的任何行为,要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之目的,必须在行为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之间寻求一种理性计算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边际分析方法。运用边际效应原理和边际分析方法来决策其生存行为,这就是理性。理性是什么?借用休谟的观念来表述,理性的基本功用就是计算(其行为)收益和代价。[2](P451-456)从这个角度讲,作为理性之实际呈现的道德,同样客观地存在着成本与收益的变动规律问题,同样需要接受边际效应原理的引导与规范。因而,边际效应原理,构成了伦理学的实践原理,这即是人类生存实践行为中的道德成本原理。
3、道德成本边际原理
边际效用原理的扩展理解 在经济领域,边际效用原理张扬的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但实际上,边际效用原理还要遵循边际效用递增规律。比如,某小贩蒸包子卖,做第一个包子,其成本是0、5元;做2个包子,其成本为0、8元;做三个包子,其成本为1元。因而,第一个包子的边际成本是0、5元,第二个包子的边际成本是0、3元,第三个包子的边际成本是0、2元。如果每个包子卖0、8元,那么,第一个包子的边际收益是0、3元,第二个包子的边际收益是0、5元,第三个包子的边际收益是0、6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其重复性行为活动所产生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之间,呈现出复杂的趋势:首先,在其重复性活动中,其边际成本呈递减态势,比如该小贩做第一个包子到做第三个包子,所付出的边际成本呈递减趋势,这就是规模经营所带来的边际成本节约(缩小)效应。与此相反,该小贩所做的包子从第一个到第三个,其边际收益呈递增趋势,这就是规模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扩张(增多)效应。但无论是边际成本节约效应或是边际收益扩张效应,都呈现出边际递减趋势,即在一经济活动中,其边际成本节约或边际收益扩张所呈现出来的变动趋势,都是朝着势头减弱的方向展开,并且无论是边际成本递减或边际收益递增之减弱趋势,都会有一个自身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就可能会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人为的强行打破这个限度,就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或加大边际成本,或出现边际收益的负现象。同样以包子为例,假定在规模经营中,包子的最低边际成本是每个0、2元,最高边际收益是每个0、6元。如果该小贩要突破这一边际限度而追求更低边际成和更高边际收益,那只能是做假,或者在面粉质量上做手脚,或者在重量上做手脚,或者在制做方法上做手脚(比如在面粉里施放膨大剂)。这样一来,此小贩的包子经营行为就是为实利而昧其良心的不道德行为。
由此实例我们可以看出,边际效应原理的完整表述应该是:际效应递减规律与边际效应递增规律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
从整体上讲,边际效应递减规律遵循的是行为重复的削弱效应:当对某一行为重复运作时,其收益值会随其行为重复的次数而递减,直至最后限度。比如年青人谈恋爱,第一个恋爱对象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其后,第二个不如第一个深刻,第三个不如第二个深刻。在这里,感情的效应值随着其所恋爱对象的数量增加而不断减少:初恋之最难忘,是因为第一次感情难忘值是最高的。世间生活,人事万千,凡是“第一次”,其收益值都是最大的。比如,任何一个旅游胜地,第一次去游历的新鲜感、新奇感最强,玩得也最痛快,如果第二次、第三次重游,其感觉就越发平淡无味了。
与此相反,边际效应递增规律却遵循行为梯级强化效应:当行为处于起步阶梯上,收益值很低,越到后来其阶梯越高,收益值就越高。用数学语言表达即是,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随x的变化而变化,随着x值的增加,y的值在不断增加,这就是著名的边际收益递增原理。比如行政官员,处长比科长权大,厅长比处长权大,省长(部长)比厅长权大,总理比部长权大,总统比总理权大。在这个序列里,官阶的边际效应值不仅体现在权力大小上,更体现在酬薪、福利和可调用资源以及隐性收入的大小上。再以市场为例,一个人初进市场,谈不上有信誉,当他在市场中事事处处遵循市场规则,以人为本体,以诚信为准则,那么,他就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一步一步积累起了市场信誉。这种信誉就变成了如雪球般不断滚大的活性资本,可以凭此而抵押,而筹资,而获得银行信贷。
道德成本原理蓝图 客观地看,行为的边际效应递增或递减,不过是其行为正反两个方面的取值而已。因而,边际效应递增规律和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整合,才构成了完整的边际效应原理。以此原理来审视行为之道德作为或不作为,恰恰也分别遵循边际效应递增规律和递减规律。
具体地讲,行为讲道德,追求道德作为,其道德收益遵循边际效益递增原理;并且,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以及其它社会组织、机构,或者政府亦或政党,凡行为讲道德,凡事追求道德作为,其所应该且必须支付的道德成本就越低,其道德成本支付遵循的是边际成本递减原理: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机构、企业,或是政府或政党,其行为所实现的边际效益始终是呈增长趋势,即其行为越是讲道德,越自觉追求道德作为,所获得的边际道德收益就成倍增长,因而,其行为所付出的道德成本就越低。所以,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组织、机构、企业,或者是政府或政党,其行为实现最低道德成本和最优或最高道德收益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地追求道德作为。不妨以海尔和三鹿为例: 1984年张瑞敏接手海尔时,海尔是一个负债400多万的小企业,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白色家电制造商,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海尔的发展一路向前,所向披靡,靠的是两条:一、顾客才是上帝,因而,用户永远是对的;二、员工才是主人。“顾客才是上帝”和“员工才是主人”,此二者是海尔的根,海尔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等等,都是从此两方面生发出来的。而这两条又可以归纳为一条,那就是惟人本主义,而不是惟物本主义或惟资本主义。换句话讲,海尔的每一步,都是建立在道德作为基础上的,因而其持续不断的市场道德作为,使海尔不断实现最低道德边际成本的同时创造出了最大道德边际收益。与此相反,行为不讲道德,拒绝追求道德作为,其道德收益遵循的是边际收益递减原理;并且,凡行为不讲道德,凡事逃避道德作为,其所应该且必须支付的道德成本只能遵循边际递增原理: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政府或政党,其非道德作为的行为所实现的边际效应始终是呈递减趋势,即其行为越是讲不道德,其行为越是追求非道德作为,所获得的边际道德收益就成倍负增长,其行为所付出的道德成本就越高。所以,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机构或者是政府或政党,其行为滑向高道德成本的唯一途径与方式,就是不断地追求非道德作为,其最终结果,总是要成倍地偿还其非道德作为所累积的边际道德成本。比如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轻工业十佳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且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的三鹿集团,却在一夜之间宣布破产。原因何在?这个拥有太多虚假头衔的企业,却是一个惟资本主义、惟物质主义、惟钞票主义的企业,它无视最基本的市场道德,更是以生命为儿戏,生产毒奶,倒闭、破产,是它所必须付出的道德成本代价。企业是这样,人也是如此,2008年10月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大四学生付成励用一把菜刀血腥地结束了该校副教授程春明的生命。付成励杀程春明的原因,一是有妻之夫的程春明与他的女友关系暧昧,二是要“ 杀一儆百”,用付成励在接受司法机关审讯时的辩词是:“老师应当为人师表,老师有这种不轨的行为,而学校又不处理,只能‘杀一儆百’来解决问题。”从行为的道德成本角度讲,教师首先是道德的典范,当程春明不讲师德,也不要人德时,他以生命为代价来为自己的无德行为支付了巨大的道德边际成本。
概括上面的分析,无论是个体行为,还是企业行为,或者是政府或政党行为,要么追求道德作为,要么放逐道德作为。如果是前者,其行为所最终收获的是不断递增的道德边际收益,这种道德收益可以转化为人气、精神、创造力,或者是凝聚力、向心力,或者经济增长、物质财富,或者是市场拓展力、前景、影响力等。相反,如果是后者,其行为所最终收获的是不断递减的道德边际收益,如果不断加剧对道德作为的放逐,最后会把这种边际递减效应推向极端,而形成巨大的道德边际负收益。
进一步看,无论是个体行为,还是社会组织、机构或政府、政党行为,其自觉追求道德作为或主动放逐道德作为,所产生的两种行为结果状态----道德边际收益递增或道德边际收益递减----都要接受道德边际成本的制约。因为道德边际收益率直接源于道德边际成本的支付状况:道德边际成本的高低,决定了道德边际收益的大小。但必须指出的是,道德边际成本的高低,并不取决于行为的道德作为与否,而是取决于行为的道德作为与否的连续性程度。也就是说,无论是对个体还是社会组织、机构或政府、政党,其每个行为单位都涉及到支付道德成本的问题,因而,对一个行为单位来讲,支付或不支付其应该支付的道德成本,它所获得的道德边际收益是固定的,是没有变动的,能够使行为之最终道德边际收益发生变动的,是其行为的连续展开:其连续展开的行为都追求道德作为,那么,其所支付的道德边际成本就会遵循其递减规律,由此,该一持续展开的行为所获得的最终道德边际收益,就会遵循递增规律。反之,当该一持续展开的行为却有意地不断放逐道德作为,那么,该行为所应该支付的道德成本就会遵循其递增规律,由此,该一持续展开的行为所获得的最终道德边际收益,则只能遵循递减规律。
→遵循道德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持续展开非道德作为行为→
遵循道德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道德成本原理→ →累积•扩张
→遵循道德边际收效递增规律
持续展开道德作为行为→
遵循道德边际成本递减规律
由上表可以看出,经济学领域的边际效应原理思想一旦迁移到普遍的生存行为领域,构成行为之道德边际成本原理时,它就获得了自身的体系构成。在道德成本原理体系中,有三个要点:首先,道德成本原理体系构成的基本价值坐标,是其行为的道德作为或不作为,并由此行为的道德作为或不作为,构成了道德成本原理体系的两大对应构成内容:道德作为之成本原理和放逐道德作为之成本原理。其次,无论是道德作为取值的道德成本原理,还是放逐道德作为取值的道德成本原理,其行为之道德成本边际规律与其边际收益规律之间刚好呈相反方向:道德作为之行为持续展开过程中,其道德边际成本趋于递减,即所本该支付的道德边际成本因为其道德作为的连续展开而不断降低;其道德边际收益却呈递增趋势,其道德作为行为越是持续展开,其最终道德边际收益就越大,且这种边际收益的增长没有限度。与此相反,放逐道德作为之行为持续展开过程中,其道德边际成本趋于递增,即不仅要支付本该支付的道德成本,而且还要支付放逐道德作为所必须支付的额外道德成本;而其道德边际收益却呈递减趋势,其放逐道德作为的行为越是持续展开,其最终道德边际收效越少,最后沦为负收益,且这种边际收益递减的最终限度,就是以行为者本身的存在被取消为代价,比如,三鹿集团以自己的破产被他者收购为收场,程春明以自己的生命结束为结果。其三,在人类生存行为领域,其道德边际成本和道德边际收益都是在行为的持续展开过程中积累、扩张所致:一个为人处事不讲道德的人,其生存行为不断地放逐道德作为,才累积起不断增长的道德边际成本,这种不断累积的道德边际成本达成扩张之势,才把自己推向其行为之道德边际收益负增长状态,最终将自己置死地而死。相反,一个为人处事讲道德的人,其生存行为不断追求道德作为,其行为所支付的道德边际成本日益降低,自然累积起道德边际收益。这种累积达向自扩张之势,就形成了这个人的人气、影响力、典范性、道德权威形象等。个人是如此,社会组织、机构也是如此,比如企业,政府和政党更是如此,我们通常讲人心所向,人心所向并不是权力或暴力机器强迫使之然,而是政府和执政党的道德作为遵循道德成本原理累积、扩张而成。因而,理解、掌握和运用道德成本原理来治事,治政,治身,就是康德所讲的实践理性。所以,道德成本原理就是个体、企业及其社会其它组织、机构、政府和政党的实践理性原理。(2009、11、11-13)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上卷.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休谟.人性论[M].下卷.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