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炳生: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11 次 更新时间:2011-12-12 22:58

进入专题: WTO  

柯炳生 (进入专栏)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农业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部门之一,大多数人认为农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是,加入世贸第一年的实际发展情况表明,人们预测的严峻挑战似乎并没有出现。恰恰相反,我国农业在2002年继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达到4.8%,农产品贸易的情况也相当有利,出口增长12.9%,进口增长5%,农产品贸易顺差扩大到57亿美元,增幅达35%。

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加入世贸第一年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不仅对于回答一些世贸组织成员所提出的一些疑问,而且对更清楚地把握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入世贸第一年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首先应当指出,影响我国农业2002年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加入世贸组织仅仅是诸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入世贸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加入世贸后,我国将严格地遵守世贸组织的有关协定,履行我国加入世贸做出的相应承诺;为此,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国内有关政策将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政策的调整将影响到农产品进出口;政策调整和进出口的变化将对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将进而引起农民收入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变化和农村就业的变化。因此,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切入点是农产品贸易情况的变化。

200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0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7亿美元,增幅为10%。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8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1亿美元,增幅达12.9%;进口1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亿美元,增长5%。农产品贸易顺差扩大到5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亿美元,增幅35%。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下降0.5个百分点。

我国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的5大类产品的进口情况有以下特点:第一,三种粮食产品的进口同入世前的2001年相比,不但没有增加,而且还都有所减少。占配额的比例,玉米不到1%,小麦与大米仅为6%-7%。与此同时,玉米出口大幅度增加,达到1168万吨,比上年增加567万吨;小麦出口也增加了26万吨,达到了98万吨,并实现了第一次食用小麦的出口。大米的出口也有所增加。这三种粮食产品的出口数量都超过了进口数量。第二,三种食用油的进口数量均明显增加,尤其是大豆油和棕榈油增加的幅度较大,分别达到80万吨和70万吨。其中棕榈油的进口数量最大,为222万吨,配额完成率高达93%。大豆油进口从7万吨增加到87万吨,配额完成率为35%。菜籽油的进口总量和增加量均不大,配额完成率为9%。第三,食糖的进口数量与上年大体持平,配额完成率也很高,达到67%。第四,棉花进口增加了近10万吨,配额完成率为25%。第五,羊毛的进口有所减少,但是配额完成率也高达73%。

关税配额产品的进出口实际发展情况与入世前许多人的预计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粮食的进出口和油料的进口情况。我国粮食的进口不仅没有如原来预想的那样发生大幅度增加,而是减少,出口反而发生了大幅度的增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种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内外比价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小麦和玉米的价格除了华北玉米价格略有上升之外,其他基本保持不变。而国际市场小麦与玉米的价格却发生了大幅度的上升。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从5月到11月剧升了60%左右。玉米的价格从5月到9月也增加了30%左右。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使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从低于国内市场变为高于国内市场,从而使得粮食进口无利可图,反而亏本。这也是为什么获得进口配额的企业不愿意使用配额的根本原因。相反地,出口变得有利可图。

主要非关税产品的进出口情况:(1)在出口数量方面,只有家禽产品、蜂蜜和鲜冷冻鱼有所减少,按比例计算,只有蜂蜜的减少幅度较大。这与欧盟出于卫生检疫原因,于2002年上半年禁止进口来自中国的动物源食品有直接关系。尽管如此,由于其他动物性产品出口有较大幅度增加,因此,畜产品出口总和是增加的,增加幅度将近20%。蔬菜、水果出口数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两位数。(2)在进口数量方面,有增有减。其中人们在年初非常担心的水果的进口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不到10%,总进口数量占国内生产的比例仅仅为1%左右。其他增加幅度较大的产品是乳品和水产品。进口数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油菜籽,减少了一半以上。大豆的进口数量减少了260万吨,幅度接近20%。其次是家禽产品,减少幅度也接近20%。就出口金额看,情况大体上与数量变化类似。不过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出口价值的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蔬菜、水果和畜产品均是如此。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质量下降,二是国内出口商竞相压价。

就出口地区来看,除欧洲和非洲外,对其他各洲出口均有增长,尤其是对亚洲和北美洲的快速增长。对美国、俄罗斯、以及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出口大幅度增长。2002年出口前几位国家和地区为:日本57亿美元(占32%),香港20.8亿美元(占11%),韩国20.5亿美元(占11%),美国16.8亿美元(占9%),马来西亚5.7亿美元(占3%),印度尼西亚5.3亿美元(占3%)。这六个国家和地区占的份额接近70%。

从北美洲进口大幅度减少,从亚洲和南美洲进口增加是我国农产品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从巴西、俄罗斯、智利、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朝鲜、新加坡等国进口大幅度增加,从阿根廷、加拿大、泰国、美国、法国、丹麦等国进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2002年进口前几位国家依次是:美国27.2亿美元(下降2.6%,占22%),澳大利亚14.5亿美元(占12%),巴西11.4亿美元(占9%),阿根廷8.9亿美元(占7%),马来西亚7.2亿美元(占6%),俄罗斯7.2亿美元(占6%),加拿大4.9亿美元(占4%)。以上七个国家占到了2/3的份额。

二、200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

2002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和进口增加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国内原因和国际市场原因。

就国内原因看,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是早就已经开始了。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已经大幅度调减了农产品进口关税。从1992年—1997年,我国连续4次主动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农产品平均关税税率从46.6%降低到21.2%。这种关税降低的幅度和速度,要比加入世贸履行承诺还要大的多。我国的大多数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性产品,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因此,关税的降低,并不对这些产品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一些产品如水果的进口增加,主要可能还不是降低关税的原因,而是受国内一些特殊消费需求的制约。一些高收入阶层和社会团体消费对进口高价水果有一定的需求。其次,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优质小麦、“双低”油菜籽、高油高蛋白大豆和玉米面积不断增加,生产成本逐步降低,增强了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第三,贸易和流通政策调整,今年先后出台了玉米、小麦、大米以及豆粕出口全额退增值税的政策,大豆、玉米等粮食品种免征铁路建设基金的政策,这为我国粮食国内外贸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国粮食流通政策的深化改革使得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保持平稳,一些地方还略有下降。

就国际市场原因看,主要是因为今年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2002年以来,世界主要粮食和油料主产国减产,价格回升。2002年10月份与2001年同期相比,小麦现货价格上涨了45%,玉米上涨了30%,大米上涨了13%,大豆上涨了25%,豆油上涨了38%;菜籽油上涨了24%,棕榈油上涨了53%,棉花上涨了35%。而国内农产品价格基本呈现稳中趋降,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比较关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而促成了今年我国粮食和油料出口大幅度增加,进口减少的格局。

一些世贸组织成员对我国今年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内在原因缺乏了解和理解,提出了一些抱怨,这是没有道理的。尤其是美国,在我国入世之前,美国预计我国在加入世贸之后,会大大增加从美国的农产品进口,而2002年的实际情况与此恰恰相反: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下降,而向美国出口的农产品是增加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上所述。此外,美国原来的期望值过高。实际上,对于美国期望向中国大量出口的产品,如粮食和棉花,我国一个阶段以来一直是过剩的,库存量很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有着大量库存的和严重过剩的国家,是绝不可能大量进口这种产品。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一定是内部农业政策出了毛病。我国也正是由于国内政策的原因,使得我国在有大量过剩的情况下,还保持着较高的价格。随着去年以来粮棉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实际上已经放开了市场,即使在少数仍然实行原来政策的主产省份,粮食保护收购价格也发生了下降。这就使得我国的国内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下降,从而使得国内外市场的价格比较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现在进口小麦不仅远远高于国内产区价格,也显著高于国内销区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配额的企业均不愿意进口。在进口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企业不使用配额,是完全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

一些成员抱怨我国的配额管理方法和转基因管理条例是造成农产品进口增长不快的原因,这也是不正确的。我国的农产品配额管理方法在世贸现有成员中,是最为严格的。如果不是由于上述原因存在的话,在现有的配额管理方式下,照样会有大量的进口。例如,国际市场食用植物油的价格中,棕榈油价格明显较低,因此,在我国关税配额产品中,棕榈油配额使用得最多,2002年共进口了222万吨,配额完成率高达93%。同样地,我国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在主观上,完全是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需要,而不是进行贸易保护。在客观上,也没有贸易保护的效果,因为,有关申报、登记等程序,仅仅是最初一次贸易时稍微拖延了一点时间,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贸易障碍效果。例如大豆的进口是严格按照转基因产品管理条例规定的方式进行的,除了最初因为申报耽误了一点时间之外,大豆进口数量虽然比2001年有所减少,但是仍然保持在1130多万吨的高水平上,占国内生产量的70%以上。大豆进口有所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豆油进口的大幅度增加,如果将大豆油折算为大豆的话,则相当于大豆进口近1800万吨,增加了400万吨。因此,2002年大豆进口有所减少的原因是大豆油进口替代了大豆进口。

三、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在展望WTO框架下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时,有以下几点应当注意:

第一,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开放度已经相当高。就非配额产品而言,关税率已经降低得很低,加权平均仅仅为10%左右。就配额管理的产品而言,配额数量巨大:占国内消费总量的比重除了粮食之外,均在20%以上,其中食用植物油高达50%。而粮食产品如果按占商品性消费比例计算的话,也在15%左右。同时,配额内关税非常低,除了食用油和食糖之外均为1%。(这意味着,政策风险降低,而市场风险增大,尤其是对从事流通、加工和贸易的企业来说。)

第二,其他世贸成员仍然维系着较高的保护措施。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主要是采取各种国内支持措施和出口补贴措施。发达国家对农民的国内补贴幅度平均高达农业产值的35%,日本、韩国、挪威、瑞士等在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则是实行着高关税壁垒。以食糖为例,美国的白糖支持价格为每吨500美元,欧盟的食糖出口补贴幅度高达50%以上,印度和墨西哥的食糖进口税率均在150%以上。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等方面不断提高标准,也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新一轮世贸组织农业谈判目前进展缓慢乃至陷于僵局。即便目前提出的在5年内将各种补贴和保护大致减少一半左右的方案,也遭到了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极力反对。

第三,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和政策成本较高。影响我国价格竞争力的因素有三个方面: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和政策成本。我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不高,具备相当的竞争力。但是,由于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效率较低,成本过高,使得最终产品的竞争力受到影响。此外,在生产环节、流通和加工环节征收的各种税费,对生产者和加工经营者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些税费,包括农业税费、增值税、销售税、铁路建设基金等等收费。其中仅农业税费负担就达农业产值的7%-8%左右,这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不仅不向农民征收税费,反而给予农民高额补贴形成鲜明对照。这些农业税费掩盖了我国许多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潜力,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上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能力。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大宗农产品,如食糖等。

第四,世界农产品市场对产品质量竞争力和企业信誉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产品的生物学质量特征和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特征。对企业的信誉竞争力的要求包括:企业的诚信度和产品的品牌等。信誉竞争力是与质量竞争力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农产品的一般消费者和用户有时很难客观地判断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只能凭借企业的诚信度和产品品牌做依据。

展望未来,上述这些因素的发展情况如何,将对我国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总得说来,国内有关农业政策的深化改革和调整,将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其中尤其是农业税费的减免政策、粮棉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政策等等,将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WTO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说到底是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价格影响。就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的外贸依存度仅仅为10%左右,农民从出口产品中获得的收入不到农业总收入的5%。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更多的是受国内供求形势的影响。近年来粮食、棉花等产品国内价格的变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随着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包括价格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的增强,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将进一步发展。在出口增加的同时,应当正确对待一些产品进口的增加。由于国内外资源条件和供求特点的不同,在国内生产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一些产品的进口增加是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经验一再表明,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是相当强烈的。2002年土地密集性的大宗农产品进口很少,应当说还是有特殊性的。展望未来,这些产品的进口还是有可能发生较大增加的。对于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提出这样一些概略的判断:

第一,从长远看,我国的土地密集性产品是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我国不可能大量出口土地密集性产品。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太小,平均只有半公顷,相当于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 我国目前大宗农产品的过剩是阶段性的。随着需求的发展,供求关系将发生变化。事实上,我国粮食连续三年减产,有效库存已经大幅度减少。随着国内供求情况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价格关系的变化,我国对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将会有所增加。

第二,由于大国效应的作用,我国的市场和贸易情况对世界市场有着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我国大宗农产品的进口虽然会增加,但是数量也不可能特别大。这是因为我国一进口,就会引起世界市场价格上涨,从而抑制了我国的进一步进口。在这方面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棉花。在近20年中,我国棉花进出口情况与世界市场棉花价格的变化表现出了高度的对应和相关关系:凡是我国大量进口棉花的时候,世界棉花市场价格就大幅度上涨;反之,当我国大量出口棉花的时候,世界市场棉花价格就大幅度下跌。

第三,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随着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大豆振兴计划等针对性、效果好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质量竞争力会获得明显的提高,从而抑制高质量农产品进口增加的趋势。

第四,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畜产品和园艺产品,将保持较强的价格竞争力,但是在质量竞争力和信誉竞争力方面,仍然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在发达国家日益关注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如果我国不能尽快地大幅度提高质量竞争力和食品卫生安全,就不能够将这些产品的价格优势发挥出来,就不能够扩大这些产品的出口,不能够很好地扩大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与此同时,也还会给进口产品留下一块较大的国内市场空间,使得这些产品的进口会发生增加。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进入 柯炳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WTO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304.html
文章来源: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