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结构恶化产生的长期负面效应更甚于GDP增长产生的正面效应
很多人因为中国2009年“保八”成功而感到高兴和自信,我对此看的很淡,在中国,GDP反映的更多的是生产和供给,不能全面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居民收入的增长。如果一个经济的GDP增长率达到20%,但是居民收入的增长只有8%的话,这也不是个值得庆祝的结果。
中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长上世纪80年代是最快的,其次是最近几年,1990年代是最差的。如果不是1990年底后半期通货膨胀率为负的话,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也会是负的。而当时的GDP增长仍然很快,最差的时候也在7%以上。如果看官方数据,家庭收入从来没有一年是不增长的,但是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公布的中国农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1998年和1999年的家庭收入统计的中位数是下降的。
居民收入过去两三年有增长,这是个很大的进步。但是我担心公布的数据是否和现实情况有差距。从统计数据上看,2007年以后农村居民收支调查中,高收入人群样本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2005年最高收入人群占调查样本的19%左右,但是到了2007年占到了30%多。这种调整一部分是因为收入增长,但调整的速度在两年之内如此之快确实有“被增长”的嫌疑。
中国的统计数据要辩证地去看,另一个案例是失业率的数据。如果看官方统计数据,城市失业率很多年来一直稳定在4%多一点,但是牛津大学有位经济学家把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各种数据来源重新做了一下统计,以1998年为例,官方的失业率数据是4%多,他计算的结果是13%。
中国出现这种居民收入增长慢于GDP增速的现象的一个大的背景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在恶化,特别是采取通过制造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泡沫的方式来应对金融危机。
以房地产为例,有人说泡沫就像鬼一样,都在说,但是谁也没见过。其实泡沫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于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来说的,关键看经济的基本面能否支撑泡沫。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就出现了泡沫,也是相对于当时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而言。我当时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泡沫由于美国的泡沫的形成而被消化。如果以泡沫不破裂就认为没有泡沫是很奇怪的思维方法。按照这样的观点,美国金融危机前房地产也没泡沫。
目前的城市化是靠房地产的泡沫来带动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发展,为了不出现问题就只能维持这个泡沫,就要靠银行信贷,但是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发生连锁效应。很难说泡沫破裂的概率有多大,但从中国的楼房售价和租赁价格比来看,出现了很严重的反差。这也能说明房价的上涨是由过多的信贷资金所催生的,而不是来自实际需求。一夜之间获得资金的成本大幅降低,这些资金就要寻找快速回报的投资渠道,在中国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流到房地产领域。通过故意地让房地产形成泡沫来刺激经济,很不可思议,我认为两年之内房地产市场会出问题。
房地产市场很容易引发银行的连锁反映。目前人们对银行有信心,觉得有政府担保,即使出现问题也能通过注资解决,但即使有这样的信心他们最终还是要负担成本。因为居民要将未来的收入更多地给交给政府来弥补注资的成本。注资就会有政府赤字,弥补赤字还是要通过税收或者增发货币来弥补,这些都是公众未来要承担的成本。如果没有注资的话,这部分钱本来可以用于其它用途,用来弥补赤字的税收也可以减征。注资只是会计上的手段,坏账还在那里,只不过发生了会计转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在于银行有没有坏账,而是整个国家有没有坏账。美国政府给华尔街上的大银行注资,但是仅仅一年时间,他们几乎就把钱全都还上了。我们曾经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现在那部分坏账还在,只不过从银行转到了资产管理公司那里。
一年来我切身地感觉到政策制定者对于干预经济更自信了,在这么自信的状态下,很难想象政策会及时做出调整。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前还是可以看到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的迹象,比如开始注重农村收入的增长,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等等。金融危机发生后,这些措施还在进行,但是其正面的作用会被国进民退的负面作用盖过。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期待居民收入会持久地赶上GDP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