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缺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33 次 更新时间:2010-01-28 10:37

进入专题: 经济增长  

姚洋 (进入专栏)  

许多人都在讲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不可持续性,我希望能够讲一个不同的、不那么让人愉快的故事。中国经济增长将在下个10年甚至未来几十年内仍然存在。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存在问题吗?至少有两个缺陷:第一,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过剩的外贸盈余。消费下降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人们的福利提高缓慢,经济有增长,但是没有发展。另一方面,外贸盈余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中国的储蓄没有完全被用于投资。这是很令人费解的一件事情,因为中国的投资率是如此之高,为何反而选择投资海外债券呢?要知道,美国的国库券年收益率仅在2%左右,这意味着我们在浪费自己的钱。就储蓄本身而言,中国还不如印度。

许多人都指责中国操作汇率制造贸易盈余,但事实上,许多实施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也存在大量贸易盈余。自2002年起,人民币升值20%左右,然而外贸盈余不降反增30%。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中国存在出口的比较优势,这是由以下长期因素决定的。一是企业的生产力。在发展中国家里,中国是少有的、在改革以前就建立完善工业体系的国家;二是人力资本。中国的识字率在90%左右,大部分文盲都是老年人。相较之下,印度的文盲率达到40%;三是中国处在经济转型和人口转型之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使得工资率在长期保持低水平。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以解释中国的高投资率现象。根据卢锋教授的研究,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迅速,现在一个工人的生产率是30年前的8倍,劳动率平均年增长率是14%。制造业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仅为7%,与工资率之间有7%的差距。这一差距就形成资本回报率的核心。宋国青、卢锋等人研究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资本回报率高的惊人,政府的收入也高速积累。就储蓄而言,中国的家庭储蓄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22%降到2000年的15%。2000年以后,大部分的储蓄增长率来自企业部门,中国的家庭并没有太多储蓄。

总结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整合的经济中,如果中国和美国是一个市场,那么我们并不会担心盈余和赤字问题,失衡同样存在于中国的沿海与内陆省份之间。从长期来看,我们必须将全球经济视为一个市场,劳动分工与比较优势决定一切。无论我们采用怎样的改革,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型还将继续。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中国的储蓄,改革我们的金融系统成为解决问题之关键。

进入 姚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经济增长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152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