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文化中国的行进记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41 次 更新时间:2009-09-05 05:14

进入专题: 文化中国  

张颐武  

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六十年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一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文化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前三十年历史经验和艰难选择的基础上,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是中国社会全面高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中国文化高速发展的三十年。

在当下,中国文化发展展现了巨大的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文化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文学艺术创作呈现繁荣局面,多种文化媒介共荣共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出生机。继往开来,我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寻求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文化发展一方面标志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况,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文化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为未来中华文化新的繁荣准备了条件。本文试图从六十年来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出发,为新中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一个参照。

一、从初创到崛起:六十年文化发展的轨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阶段。从五四运动发端的中国新文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以1949年7月2日召开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为标志的,这次代表大会虽然召开于建国之前,但会议全面总结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历史,确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的目标。“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成为了当时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建国后的前三十年,虽然经历过一些曲折和困难,但新中国的文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时,新中国处于“冷战”的国际环境之中,艰难地探索着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动员全体人民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它的功能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据统计,1949年中国的人均现金收入还不到100元,当然其文化的发展也只能处于极低的水平。在这样的基础上,新中国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发展非常迅速,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更多地参与文化创作的同时也享受着文化的成果。虽然受到当时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但文化建设和发展鼓舞了人民群众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奋发图强,努力奋斗。三十年间,新中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完整的文化象征系统,初步建立了适应计划经济状况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体系,涌现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文艺作品,新的文艺人才也不断涌现。感动过无数人、至今仍然保持着永恒魅力的、被称为“红色经典”的许多新中国的优秀文艺作品,也是这三十年文化发展留下的弥足珍贵的成果。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社会全面高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中国文化全面高速发展的三十年。这三十年的文化发展让新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时期。

从1978年开始,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主题,由此开始了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1979年10月30日开幕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党中央作了《祝词》,全面总结了建国三十年来的文艺发展,并在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新的阐述,明确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为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创造进入了新的活跃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而十七大报告更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放到了重要位置,进行了全面阐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命题作了深入的分析。整个社会对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化,形成了新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开始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卓有成效。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开始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文化事业由于有了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有了高速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凸显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大,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有了重大的进展。2008年的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国家文化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现。在近期出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枝独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六十年新中国发展的交响曲中,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是其中辉煌的乐章。

二、见证辉煌:新中国文化发展的成就

在六十年的历程中,中国文化的发展引人瞩目,形成了许多亮点。本文立足今天,从下面七个方面对于新中国文化发展的成就做简要的描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多年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直是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主线。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和宣传,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宣传,构成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基础。社会大力弘扬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越来越具有了广泛和积极的社会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对于社会风尚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通过深具影响的“五个一工程”等各种文化评奖体系的建构以及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艺术节、全国美展等文化活动,“文华大奖”等重大艺术奖项,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强调精神产品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标,推出了许多具有崇高文化价值、代表国家文化发展先进方向的作品。多年来,共有电影122部、电视剧291部、戏剧243部、歌曲193首、广播剧159部等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2、文化的市场化体系已经建立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发展引人瞩目。

首先,居民文化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高速增加。我国居民的文教娱乐支出早已超过了日用品类的消费,很大部分居民的消费由“吃、穿、用”转变为“吃、穿、娱乐、文教”。我国城镇居民2007年与文化有关的消费达到1309.2 元,远远高于2000 年的949元,更和1980年的35.8元形成鲜明对比。(见附表一)这显示了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有了巨大增长,也意味着过去往往由社会提供的文化娱乐逐渐转变为由个人自己通过消费市场获得。这为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前提。

附表一

其次,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开始逐渐形成规模。截至2007年,我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已经达到27.2万家。民营文化产业机构的实力和影响不断扩大。一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经形成规模。同时,原有的各种文化机构也经历了深刻的市场化转型。就总体而言,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已经由国家自上而下的全面的支配和管理,逐渐转型为市场化条件下的多元形态。由不同文化领域市场构筑的文化市场的体系业已形成。文艺院团和出版机构等的改制和改革已经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法规和管理体系日益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逐渐由原来全面提供文化产品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了以文化管理和调控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改革开放之后,面对文化管理的一系列新课题,建立和制定了对外文化交流管理、文化娱乐业管理、演出管理、艺术品管理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法律法规。《著作权法》以及各种文化行业的管理条例和百余个行政规章及各地方政府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市场的法制化管理已见成效。文化管理部门和机构也进一步健全。

文化市场的形成,导致了一方面以大众文化为中心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机制已经建立,“大众”的文化消费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文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带来的社会分层,文化方面的分层也已经出现。各个不同阶层和利益主体的文化趣味也开始在文化中发挥影响和作用。

3、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众的文化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明显,如何在社会团结的基础上,重构普通人的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是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首先,国家对于文化的投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见附表二)

附表二

其次,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普及。包括县乡两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全国已经基本实现每县都有图书馆、文化馆。(见附表三)而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标志性的文化基础建设更具影响力,各地也都建设了不少剧院、美术馆和博物馆等设施,为活跃和丰富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附表三:1:博物馆2:文化馆3:公共图书馆

第三,基层文化活动彰显活力。多年来,国家对于基层文化建设加大了投入,也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基层文化的建设。在前些年开始实施的“三下乡”活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等活动继续延伸的基础上,“十五”期间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效卓著,“送书下乡”工程作用明显,流动舞台车工程将演出送到了最基层。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对于农村群众分享社会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成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工程早已全面铺开,据统计,到2009年5月,各地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9.17亿元。截至2008年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量达到 73.91TB,比2007 年的65TB 增加了 8.91TB。同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领域逐渐由“单位”转向了“社会”。各个城市的地方政府普遍加大了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图在区、社区、小区三级构筑社区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居民对于社区文化的参与和社区认同感。各地都开始发展如市民教育、文化广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等活动。

基层文化的建设是超越目前流行的以中间阶层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建立不同阶层、不同利益倾向的人民的共享文化,建立新的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目前还存在着投入不足,设施陈旧,民众参与不广泛等等问题。值得关注。

4、文学艺术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在最近的十年中都有引人注目的变化和发展。这些艺术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临市场化转型的压力,原来被国家“包”起来的许多文艺部门,经历了市场化的挑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创造为新时代的受众所认同和接受的文艺作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保持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时代的要求。这些艺术类型无论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还是在“多样化”的探索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实绩。

以文学为例,目前全国每年出版长篇小说1000部左右,就数量而言是历史上最高的。同时,许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新时期作家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写作能力,他们在传统文学的领域中仍然是主力军。而一批新生代作家也在迅速成长,所谓“80后”作家已经成为文学写作的新的重要力量。像话剧小剧场艺术的兴盛,美术领域艺术品市场的发育和前卫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均衡发展,电影领域以本土“大片”为代表的市场化走向使得电影得以复兴、主旋律电影的纵深开掘和“第六代”电影的探索等等,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达到43.41亿元,其中60%来自国产电影,故事片产量更达到406部。这些亮点都说明,文艺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足以代表新世纪中国文艺发展的新水平和新境界的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是可以期待的。

5、多种文化媒介共荣共生

首先,广播电视高速发展。作为中国主流的电子媒体,广播和电视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对于公众的作用巨大。2007年末,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63座,电视台287座。有线电视用户1532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686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6%。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电视普及的过程,到九十年代才真正完成。此后电视剧一直是一种主要的大众文化形式,制作水平提高很快,类型愈加丰富,是相当成功的本土艺术门类。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就是一个例证,从1983年直到今天,已经成为大年三十全国人民同乐的舞台。

其次,新媒体的发展速度极快。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后期人类科技的最为重要的成果。它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结合的巨大前景。中国因特网的发展不过十余年时间,但其发展的速度却让人震惊。1995年,中国上网计算机不过400台,上网人数仅仅7000人。而据CNNIC近日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3.38亿。网络改变了我们接受和发布信息的方式,为新的文化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它的快捷、方便、灵活、自由的特点,正好可以包容各种文化新形态。如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博客文化、跟帖文化的兴起,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游戏产业和网络社交新兴产业的兴起,都刺激了文化的发展。当然,提升网络的文化品格,建立健康网络环境,仍然是努力的方向。

第三,新闻出版业持续繁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的阅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出版业规模很小,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的文化发展,新闻出版发展迅速。2008年出版各类报纸总印数442.92亿份,各类期刊总印数31.05亿册,图书总印数69.36亿册(张),全国共出版录音制品11721种、数量2.54亿盒(张),共出版录像制品11772种、数量1.79亿盒(张)。

6、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现活力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国家在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1992年以后,国家和地方对于文物保护的经费大幅增加。而从九十年代直到新世纪,以“国学”复兴为标志的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普及也进入了新的阶段。2002年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抢救、普查和整理的工程。它包括宏大的出版计划、多媒体计划和遗产收集和保护计划。这个工程对于乡土艺术、民间艺术等在高速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濒于消逝的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保护,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国务院已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28项,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77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中华民族各个民族文化和谐共处、协同发展的状况也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经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整理和抢救,在“新时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从1984年开始,全国民族古籍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全面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抢救、搜集少数民族古籍达12万种,已整理11万种,出版5000多种。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大批民族地区的重点文物古迹进行了维修。

发掘和保存历史的记忆是为了今天的创造。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则是历史的必然。

7、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全面加速

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是人类互相了解的前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努力正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部分。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条件。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10年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都凸显了中国在发展和崛起过程中的文化魅力。

1988年初,《红高粱》获得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开始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导演国际获奖的浪潮,赢得了相当的关注。其他诸如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文学、摄影等领域的艺术家,也都在高水平的国际艺术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92年,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服务的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开播。2000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第九套节目正式开播,这是24小时全天播出的英语电视频道。这些现代媒体的支持,无疑为世界了解中国当下的文化,削减对于中国的刻板偏见提供了阵地。2007年,我国版权贸易进出口比例缩小到4∶1,图书出口714万册,是进口总数的两倍,报纸、期刊、音像产品、电子、网络出版出口也有较大增长,我国出版物覆盖了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国产电影有45部销往世界61个国家和地区,总收入达到25.28亿元。

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09年8月,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与此同时,中国对世界的开放也达到了新的水平。三、任重道远:向世人展示文化的“魅力中国”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文化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成果既是对于中华文化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从六十年的文化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值得深刻认知的历史经验:

首先,六十年中国文化的发展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全面展开,这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中建设和发展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充分认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文化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始终关注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第三,在文化发展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注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大力培养文化人才,充分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这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第四,全面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是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当下已经越来越重要,让一个“魅力中国”放射出文化的吸引力已经是当务之急。

全球经济仍然面临复杂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已然成为世界的一个亮点。如何在今天的新平台上展示中国新的文化创造活力和能量是我们必须继续为之努力的。一百年前的1908年,中国现代文化的伟大先驱者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未来的期望:“内之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外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而这将使中国“屹然独立于天下”。

我们已经接近这一伟大的目标。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进入专题: 文化中国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995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