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热点话题。我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稳定”的社会。我一直在倡导“动态稳定”。市场经济要求动态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所要达到的不再是一种“传统的稳定”,而是“现代的稳定”。传统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现状的静止不动,并通过抑制的手段维持现存的秩序。与此不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的稳定则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
我们现在应当追求的是动态的稳定、现代的稳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维持一种静态的稳定、传统的稳定。传统的稳定以“堵”为主;现代的稳定则以“疏”为主。“堵”就是,你对上级有意见,你要抗议,我不让你抗议;你不是要反映么,我不让你反映,要不就采取措施处罚你,让你不敢。动态的稳定就是,如果公民对政府有意见,你可以向政府说出来,只要你有道理,政府就接受、改正。如果你没有道理,或者违法对抗政府,我就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制度,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哪怕你闹得很凶。总之,动态的稳定就是,只要不违法,公民有什么不满都可以说,可以申诉,甚至说一些使政府不高兴的话,做一些使政府不高兴的事,发发牢骚啦,说一些情绪比较激动的话。政府根据公民的合理要求,对政策和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就把原来的平衡给打破了,建立了新的平衡。
我讲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过程中的平衡,这对执政能力是一个挑战。绝对静止的稳定很容易成为一种僵化的稳定。过去维持稳定的办法对政府官员来说比较简单,现在就不一样了,政府也要跟公民沟通,政府该妥协的也要妥协,要满足公民的合理要求,要进行体制改革。这就是执政为民的一个直接体现。如果政府的政策真正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就要不怕麻烦。所以,动态稳定对政府是一个现实的考验,我觉得真正的稳定也只能是动态的稳定,那种传统稳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经济发展要软着陆,政治发展更要软着陆。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出现了不可预期的社会大冲突,对谁都没有好处!所以我们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我认为,我们在社会和谐方面正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挑战:一、社会利益分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出现分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开始形成。二、在中国目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实条件下集中反映社会利益冲突的信访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年均增速近年来更是达到了值得重视的程度。三、公民对一些政府部门的不满甚至抵制,在个别地区和部门相当严重。四、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开始产生相当的不信任和不合作。五、刑事犯罪率持续上升,人们明显地感到安全感的缺乏。
如果没有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是没有牢固基础的,如果政府和公民没有合作,和谐社会建构起来很难。所以政府要和公民合作,即要实现善治。我们古人的政治理想是仁政和善政,用英语说是goodgovernment,这主要是讲政府自己要好;而善治goodgovernance,是整个社会治理状况要好,其前提就是政府要和公民合作。什么是和谐社会?从现代民主治理的角度看,我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理想的社会、多元的社会、合作和宽容的社会、民主和善治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的社会、公平的社会、诚信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