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肃:论文抄袭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77 次 更新时间:2009-06-20 00:08

顾肃 (进入专栏)  

关于学术规范和学风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并且不断地加大论文抽查的力度,学位论文抄袭的例子仍然屡见不鲜。最近两个最牛的抄袭案:一是华中师范大学2004届新闻学专业硕士生胡春林的论文《试论财经领域的新闻舆论监督》,除“致谢”部分不同外,其他部分均抄自广西大学一名硕士生的论文。二是东北财经大学2005级统计学专业研究生袁新的硕士论文《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直接抄袭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曾康宁的论文,全文只把标题和正文中的“江苏”换成“山东”,其他均相同。

如此“牛”的论文抄袭,可谓明目张胆,但却真的发生了。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把别人的智慧成果拿来改成自己的名字,这都是偷盗,与拦路抢劫并无实质性差别。但这种明显违反学术规范的丑事,却一再发生,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根本问题是基本道德规范意识的缺失。就像孔乙己不把窃书当成过错一样,一些人并不把抄袭当成严重的道德问题。“天下文章一大抄”,成为一些人的座右铭。在我国极左路线盛行时期,抄袭报刊上的文章成了每个人政治学习的必修课。改革开放以后,尊重智慧产权的意识虽然得到了恢复,但仍然有人不把抄袭当成过错。本案中如此严重的抄袭,指导教师和答辩评委们居然都没有发现,这至少反映了有关人士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指导教师是最重要的把关者,但是,我们看到,有些导师基本上不看学生的论文,更不要说提什么修改意见,就让学生答辩,通过学位。甚至还有一些导师私下里问学生,你的论文抄了几篇文章?如果抄三、四篇以上,那就可以通过。这是在公开鼓励学生进行“巧妙”的抄袭。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自己也加入了这个论文抄袭的行列。近年一些在职干部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因为工作忙无暇读书写作,便让秘书来听课甚至写作论文,然后由他们来参加答辩,走过场。这样的“榜样”力量如何不滋长论文抄袭之风,严重地违反学术规范?

学术本是社会公器,是实事求是的神圣事业。一些人把学术当儿戏,当成达到个人功利目的的敲门砖,这实际上是在亵渎学术。有些人则让学术成为权力的奴婢,听任长官意志支配、宰制学术,自然无法形成学界自律的氛围。学术界本身官场化、官僚化,自身监督和惩罚不力,也是一个原因。多少违反学术规范的严重事件被大事化小,对责任人处理不严。明明是导师和学生联名发表,出了问题则把责任全部推给学生,导师不仅毫发无损,甚至还晋级升官。我们就看到有好几个大学校长都与此有关,甚至有院士也名列其中。这样的风气如何净化学术空气?学术成绩评估只看数量、不求质量,像计算工分单价一样评估学术水平,也要为此负部分责任。看来,建立并维护真正代表学界良知的独立的学术规范团体的权威,也是必不可少的。规范学术仍然是一场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学界自律和道德构建的系统配合。

进入 顾肃 的专栏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822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