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阎崇年在签名售书时被打事件。打人者对一个70多岁的老人施暴力,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是野蛮的、不可取的。即使不同意他所说的每句话,也不应该用打人的侮辱方式来表达。
事情发生之后,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阎应该被打的人也大有人在。我觉得,这里混淆了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与实施暴力的合法性之间的界限。无论如何不同意别人的观点,用暴力来表示异议总是不对的。除非是别人先使用暴力威胁到你的人身安全或者实施了侮辱,否则你先动手打人,就没有合法性。
据说打人者不满意阎崇年对于清朝政权及其帝王们的评价,当然指的是比较溢美的态度。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央视《百家讲坛》表达学术的方式是否合适?有没有问题?我看问题很大。此前于丹评论语和庄子的讲座已经激起了学界不少人的不满,因而有人通过写批判书的方式来反驳于丹对于古典著作的误解和曲解。但是,这种批评的传播方式是不对称的。央视拥有成千万甚至上亿的观众,其讲坛全部都是一言堂:没有当场的辩论,也没有不同意见的表达,甚至理解和历史事实表达上的错误也没有人在同样的场合或受众范围内进行批评和纠正。这就决定了讲坛的人一讲错,就错上十万八千里,传播很广很远,则别人只能通过网络和写书来予以反驳,但其纠错的范围就小得多,其功效与讲坛的一言堂无法相比。
而这正是许多人不满意讲坛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大一个讲坛,听众居然都像木头人,除了表达有点麻木的小表情和最后鼓掌以外,就全都是哑巴。这叫论坛或讲坛吗?完全是一言堂。历史本来是有许多争议的,无论是事实认定还是评价问题,都一直存在争议。学术本来就是在自由讨论中发展的。一言堂的“学术”根本就不是学术。真正的学术必须有不同观点的辩论和交锋。没有辩驳的论文算不上真正的好论文。数年来,百家讲坛关于历史的众多讲座,都涉及事实和评价方面的问题,不同意见本来在所难免。但是讲坛本身根本没有提供讨论的余地,即使不是当场讨论,哪怕由讲座完了以后再开上十来分钟的批评和讨论会,也可以平衡一下一个人自说自话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自由讨论,所以不满就一天天地积累。
再回到阎崇年的讲坛内容,他对于清朝政权的溢美之词太多,而客观的批评则相当地少。尽管他个人觉得自己比较客观了,但事实上他连一些学界公开提出的批评意见都没有认真总结和表达出来。以文字狱为例,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出了其专制的一面,然后马上说这对于巩固政权的稳定是必要的。如果是一个清朝的遗老,此论倒也可以理解,但这些话出自21世纪的一个中国学者,就显得太片面了,甚至是别有用心。单单“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十个字,就为此而让多少无辜的文人、官员和平民死于文字狱之下!这无论如何都无助于体现清朝“明君”的亲民和仁慈的形象。还有清朝入关后的几次大屠杀,积累了众多民族怨恨,为后来推翻满清统治积蓄了反抗的力量,也为辛亥革命以后满人故意掩盖自己的民族身份多年埋下了一个伏笔。可是,我们的满学专家对此轻描淡写不算,连讲坛的编导们也想不到用自由讨论或者PK打擂台的方式让不同意见的专家学者讲出不同的观点和评价,以平衡这些粉饰造成的社会不满和负面影响。真理越辩越明,没有不同观点的交锋和平衡,就谈不上客观公正。这是学术自由的根本意义所在。至少是相对的价值中立,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流,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如果是主题或者原则先行,然后再打着学术的幌子搞研究,那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正因如此,我建议央视以公开自由论坛的方式来办百家讲坛,每场讲座都应该有不同观点的平衡。否则就不能叫讲坛。而让少数人以一言堂的方式垄断一个受众面如此广大的学术性电视节目,其负面影响实在太大,不如不办。
(本文写于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