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已开第七秩,勤笔仍慎思

——《思想的临界》 前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70 次 更新时间:2009-03-02 11:29

进入专题: 思想的临界  

刘小枫 (进入专栏)  

《思想的临界——张志扬教授荣开七秩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出版

张志扬恐怕是我国学界学历最低的哲学教授——如今六十岁以上的教授,没有硕士、博士学位不算稀奇,因为我国到八十年代才初建三级学制,但张志扬连本科学位都没有……

日本以数十万大军攻占武昌后的第三年(1940年),张志扬落脚在这个“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古城,父亲是长江码头上的“脚力”(挑夫),老人家断乎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中国未来新时期的思想界“脚力”。

高中毕业后,张志扬以优秀成绩考上大学,但没有如愿上大学念文学,命运莫名其妙地分配他进了农机学院,时在五十年代末——两年后,因实在念不进农机,张志扬主动退学,次年重考大学,虽成绩优秀却再次被分去农机学院。张志扬干脆不去报到,放弃当大学生的资格,到武汉钢厂夜校任语文教员……“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张志扬年方26岁,次年便莫名其妙地被捕,一关七年——那个年代被捕入狱的人如今大多有了一段光荣历史,张志扬的单身囚室对面的单身囚室关的就是一位老资格共产党人。神奇的是,张志扬在狱中开始自学哲学和德语,七年狱历等于念成哲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一同入狱的其他人大多要么疯掉要么乘放风时跳楼走了……莫名其妙地出狱后,张志扬被分派到一所乡村小学喂猪,一喂三年,可以算作他的博士学历——张志扬最早的哲学论文是在猪圈旁边写就的。七十年代末,百废待兴的国家成立社科院,设考招聘研究人员,正在喂猪的张志扬凭狱中学力考得副研究员职称。我念研究生时,读到他在猪圈旁写的文思并茂的文章,感铭至深,禁不住给这位副教授写信时敬称“老师”(我在北大时的老师们,当时大多也都是副教授),他却坚持自称“大哥”——等我见到他时,果然一副大哥样,从此视为大哥……直到如今,坐过七年单身牢狱的张志扬,身板仍然硬朗如大哥。

张志扬的学术生涯始于改革开放,八十年代中期从湖北省社科院调至湖北大学,受命支撑该校德国哲学研究所,九十年代初南下海南大学,与友人共同筹建海大社科中心,教书育人至今。凭靠狱中修炼得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功力,张志扬在八、九十年代致力研究德国现象学和存在哲学;2000年后,张志扬的思索进一步在政治哲学、诸神学与哲学之间展开,用他自己的话说:哲学向政治哲学——用语言两不性去西方本体形而上性;政治哲学向诸神之学——用古今之争背后的诸神之争去西方一元一神性;诸神之学向哲学——用元典的无形之道去西方意识形态性。二十多年的学术生涯,狱中学历磨练出来的硬朗思想个性和雕刻时光的独特文风始终担挑着中国哲学思想百年来的艰难重负。

荣开七秩之际,张志扬教授的研究生们自发地要呈献一部文集为先生祝寿,响应者除八十年代的老朋友外,还有九十年代和晚近几年成长起来的学苑新秀——按我国文人“秀才人情纸半张”的传统,亦按西洋学界习惯,文章均为各自的研究所得(仅两篇为译作),后一部分文章为古典作品解读,因此按所涉及的作品年代先后编排顺序。

2008年8月于中山大学古典学中心

  

《思想的临界》 简介

本书由甘阳、刘小枫等国内一流的学者撰写,并整合了当今中国学界最优秀的青年学者的思想努力,全书集中探讨了当下最为关注的热点理论问题,在中西文化思想系统的张力之间,以多元而独特的话语,尝试探讨了涉及西方古典学、现象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在中国当代文化背景中得以生长,并激起思索的最前沿的理论,力图摆脱长久以来积淀于汉语学界的西方话语系统和思维的定势,在对具体问题和崭新思想方式的讨论与应用中,赋予中国文化精神以新生命。

本书既是当代中国学界近年来理论思考的总结,也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展望,它的出版,定将引起海内外汉语学界的全面关注,推动当代学者理论思考的进一步深入。

目录:

张志扬老师访谈录:在陆与海相互引领的界限上

陈家琪 38年前

柯小刚 年龄的临界

黄 敏 临界的思想

方向红 试论在场的三个现象学向度

王凌云 论起誓:一个现象学的描述

贾冬阳 “之-间”:海德格尔探问“诗的本质”

张 爽 哲学、智慧与异乡:读德里达《暴力与形而上学》

勒维纳斯 谜与现象(朱刚 高松 译)

丁 耘 《论语•八佾》选讲

乔 戈 “智慧来自苦难”: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进场歌

程志敏 克里昂的言辞与修昔底德的意图

张文涛 哲学与神:以《申辩》为中心的一个札记

甘 阳 从色诺芬到马基雅维利

伯纳德特 论智慧与哲学(杨晓强 译 张爽 校)

林国华 君主的学识及其限度

刘小枫 施特劳斯如何读马基雅维利  

进入 刘小枫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思想的临界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513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