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从90年代中期左翼力量的发展高潮时期发展至今,无论是从地区分布还是从政党类别看,欧亚左翼力量各有起落,其发展充满不平衡性、差异性并有一定起伏。但总体看,左翼力量仍不可忽视,在有些国家处于执政或参政地位,在多数国家系与右翼形成抗衡的重要政治力量。左翼政党发展演进中存在不少成熟的有益经验,也有许多深刻教训。未来欧亚左翼发展的不平衡性继续发展,一些国家的左翼面临严峻挑战,许多国家的左翼却继续平稳发展。
[关键词]俄罗斯 东欧 独联体 左翼 现状 前景
欧亚左翼通常是指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内,除了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右翼“民主派”之外的各种力量,它既包括共产党、社会党也包括左派工会与参加左派联盟的农民政党;既包括有民主社会主义倾向、民族主义倾向的共产党和所谓“正统派”共产党,也包括由共产党发展而来的改建社会党、作为共产党的反对党而创建的新社会党以及剧变之后恢复的老社会党。在部分国家,左翼力量成为执政党,部分在议会中作为参政党或反对党发挥影响,部分影响有限并完全在野。
欧亚左翼力量的基本现状
一、东欧的左翼力量发展比较平稳并日趋成熟
(一)东欧各国的转轨基本完成并基本确立政党制度,左翼力量在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欧众多小党争雄的局面基本结束,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政党衰落,社会民主义和自由民主主义力量增长,呈现出中间小两头大、左右两翼势均力敌并交替执政党局面。在比较成熟的政治框架下,以社会党、社会民主党为主体的东欧左翼力量平稳发展,派系纷争有所减弱,价值观念相近的左翼政党走向联合并执政。左翼阵营中有20多个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党,包括波兰民主左翼党、捷克社民党、罗马尼亚社民党、阿尔巴尼亚社会党等一批长期主导国家政坛的力量。相比之下,共产党的影响明显要小,比较有影响的只有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和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
(二)东欧的主要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及其发展历程。第一,按来源划分,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主要有三类。改建社会党主要有波兰社会民主党、匈牙利社会党、斯洛伐克民主左翼党、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劳动党、保加利亚社会党、阿尔巴尼亚社会党、塞尔维亚社会党、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克罗地亚民主纲领党、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斯洛文尼亚社会民主改革党等。它们从意识形态到组织原则都努力向西欧社会党靠拢,愿意同国内外一切左派组织,特别是承认社会党国际基本原则的政党和运动合作。老社会党主要是波兰社会党、匈牙利社会民主党、捷克社会民主党、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等。老社会党重建后,大都得到社会党国际的承认和支持。新社会党是东欧剧变后作为各国原共产党反对派而组建起来的社会党,主要有波兰劳动联盟、争取斯洛伐克运动、保加利亚欧洲左翼党、阿尔巴尼亚社会民主党、斯洛文尼亚社会民主党、罗马尼亚民主党和社会民主主义党等。新建社会党声称遵循欧洲社会民主的价值和目标,联合左派力量,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建立一个同共产主义决裂的自由民主社会。
第二,左翼力量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从1989年到1992年,各国普遍出现了反共狂潮,左派出境极为艰难,只能为生存而委曲求全。从1993年到1997年经济危机导致人民群众对右派政权丧失信心,左翼政党尤其是新社会党抓住机遇,纷纷上台执政,出现所谓“左翼复兴”。从1998年至今,东欧各国政治经济转轨基本完成,党派斗争逐步纳入有序轨道,左翼政治力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东欧的共产主义政党日趋社会民主主义化。
(三)一些国家的社会党曾有长期执政经历,目前重新夺回或继续保持执政地位,系国内政坛的重要或主导力量之一。匈牙利社会党在1994-1998年执政后,2002年、2006年连续胜选并执政。捷克社会民主党于1998-2006连续执掌两届政府,并巩固了社会民主党为主、共产党为辅的左翼政党格局。2006年6月的斯洛伐克议会选举伴随着左翼政党格局的明显变化,方向党与社会民主党等政党合并而成的方向-社会民主党胜选,民主左派党和共产党都没能进入议会,方向-社会民主党取代民主左派党成为左翼政党的新主体。保加利亚社会党系保加利亚第一大党,曾于1990、1994年两度上台执政,并在2005年6月大选中获胜,组成由社会党主席牵头的左右翼联合政府。但由于上台的左翼政党多难以单独执政,不得不组建左右翼联合执法,往往导致执政党相互掣肘,使得政纲难以实施。
(四)不少国家的社会党曾有长期执政经验,目前虽然暂时失利,但在国内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波兰社会民主党(后改组为民主左派联盟党)1993-1997年和2001-2005年两度执政,但在2005年9月议会选举中败选。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一直雄踞罗马尼亚政坛,自剧变到1996年11月始终掌握政权并于2000-2004年再度执政。2004年底,该党虽然在议会选举中领先,但在总统选举中落败。阿尔巴尼亚社会党于1997-2005年连续8年执掌两届政府,但在2005年7月的议会选举中屈居第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塞尔维亚社会党也是长期在该国执政的左翼政党,该党与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在1992-2000年一直是南联盟的执政党。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1994-1998年和2002-2006年两次执政,一直是该国最大和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二、俄罗斯的左翼力量在下滑,但下滑到一定程度就逐步平稳
(一)曾在俄罗斯政坛具有重要影响的俄罗斯共产党日渐萎缩,实力下滑。俄共是俄罗斯组织规模最大、组织机构最严密、群众基础最雄厚的政党,1999年时拥有50多万党员,是议会第一大党。进入普京时代后,当局大力培植中派政党,坚持对俄共进行打压和分化。普京在2002年曾经建议俄共改名为“俄国社会民主党”,希望俄共转向社会民主主义,但遭到该党拒绝。俄共在议会斗争中曾经取得一时的成功,这一度使得其后来过分热衷于议会内斗争,忽略了议会外的群众斗争。其纲领和口号的阶级特色也不鲜明,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口号和政府的口号相混淆。俄共领导人在理论上因循守旧,党内多次分裂、内部分歧加剧,导致其政治影响式微。2006年俄共有18万名党员,党员老龄化问题越加严重,平均为58岁,30岁以下的党员仅占7%。2007年3月在俄罗斯地方立法议会选举中,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赢得60.6%的议席,与普京政权关系密切的“公正俄罗斯党”获得13.9%的议席,俄共只获得11.5%。其他共产党组织实力非常弱小,也存在内部争论加剧、各自为战等问题,影响严重下滑,没有形成各种共产主义力量在思想和组织上的团结和统一。在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就、怎样走向社会主义和走向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上,左翼力量内部存在着很大分歧,在选举中也没有能够采取组成各共产主义力量统一联盟的策略参加议会和总统选举。目前全俄共产党党员总数在30多万人,比上世纪90年代缩水一半。另外,仅有俄共按照政党法规规定注册为合法政党,其他共产党难以达到拥有5万名党员等注册标准。
但俄罗斯共产党有一个基本盘,下降到一定底限就不会轻易下降。2008年3月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仍积极参加并有不俗的表现,当时参加总统宝座角逐的共有四名候选人: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自由民主党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由统一俄罗斯党和公正俄罗斯党等四个党派联合推举的候选人梅德韦杰夫及俄罗斯民主党领导人博格丹诺夫。梅德韦杰夫在3月2日举行的总统大选中获得70.28%的选票,并于5月就职总统。久加诺夫名列第二,为 17.72%。在内政方面,久加诺夫主张恢复对重要自然资源和大型企业的国有化,反对向商业机构和个人出售土地、森林和水资源,同时主张国家加大对社会福利的投入,大幅提高财政拨款,以此提高居民收入,解冻稳定基金并将其投入到高新科技领域。在外交方面久加诺夫主张同白俄罗斯成立联盟国家,然后再与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组建新的联盟国家,他认为俄外交重点应该放在独联体国家地区并保持俄罗斯在前苏联空间的影响。
(二)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群众支持率低下,但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仍有较大影响。该类政党受到普京支持,但历史较短、数量较多、力量不大,至今仍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没有一个成为社会党国际的正式成员党,国内影响较小、缺乏群众基础,近期看不到它在俄罗斯执政的发展前景。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很难在2007年底的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跨越得票率7%的门槛而进入议会。俄罗斯社会民主党的纲领主张缺乏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其他政党的纲领主张有许多雷同之处。虽然媒体不乏支持言论,但在历届杜马选举和地方选举中得票率很低,甚至不到1%,其活动空间实际被俄共、统一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及其他中派、中左派、中右派政党占据。2007年10月,现年76岁的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俄罗斯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政治组织——“社会民主同盟”,其使命是反对腐败、阻止“消极趋势”。 戈尔巴乔夫还表示,“社会民主同盟”将支持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改革进程。从2004年起,在俄国的“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党内出现了以伊萨耶夫为首的社会民主主义“左翼”。但普京2006年2月要求“统一俄罗斯党”公开承认自己是“中右政党”并制定相应的意识形态纲领。虽然2006年10月祖国党、生活党和退休者党合并组建的“公正俄罗斯党”自称务实的反对派,奉行社会民主主义,但一般认为该党是俄政府直接策划并支持下建立的,该党也被称为第二个政权党,属于社会民主主义范畴。另外,除了共产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外,还有一些左翼学者从不同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三、独联体国家左翼力量参差不一,个别国家的共产党表现良好,中亚左翼的性质比较模糊
(一)除俄罗斯之外的独联体地区左翼力量总体状况不佳。没有改名易帜、有一定影响的共产党主要有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乌克兰共产党、白俄罗斯共产党、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匈牙利工人党、亚美尼亚共产党、哈萨克斯坦共产党、塔吉克斯坦共产党等十几个政党。虽然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群众中仍然存在,但该地区只有少数左翼政党表示要继承传统,多数党表示要与传统决裂,其指导思想和性质有社会民主党化趋势。即使其重新执政,也不可能回归传统社会主义。左翼多对执政当局进行批评,但难以拿出令人信服的思想、纲领和政策。现有共产党组织的成员年龄偏大,缺乏新生力量,且人数由执政时期的400多万锐减到40万左右,其中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约有18万,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有10多万,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不到10万。但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表现突出,在2005年摩议会和总统选举中,摩共以较大优势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地位,再次获得执政权,摩共主席沃罗宁也成功蝉联总统。摩尔多瓦由此成为2001年2月以来欧洲大陆上唯一共产党连续掌权的国家。摩共队伍迅速壮大,至2004年10月,摩共新增党员1.11万人,总数几乎翻了一番,年轻化建设成就显著,摩共还特别强调严肃党的纪律。
(二)中亚的左翼政党在较长时期内较稳固地控制国家政权,但要辨证和历史地看待这一现实。哈萨克斯坦人民统一党、乌兹别克斯坦人们民主党、土库曼斯坦民主党和塔吉克斯坦共产党、吉尔吉斯斯坦共产党等左翼政党在各自国家议会中具有较大影响。虽然该地区处于执政地位的前共产党人及其组织从历史渊源看属于左派,它们都在纲领中宣称多党制、议会民主、私有化等紧跟形势的内容,但地缘政治因素使得社会民主主义对它们的影响很小,这些政党实际上奉行有利于集中权力的实用主义政策,并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如由前苏联土库曼共产党改组而成的土库曼斯坦民主党,是该国的唯一政党,现有党员11.5万人,该党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解释总统制定的国家内外政策和法令,团结社会各界贯彻执行总统的方针。
欧亚左翼发展的经验教训
一、必须脱离空想与僵化思想,提高科学判断和适应形势的能力,纲领路线要合乎时代发展要求、切中国家发展现实。在欧亚坚持传统的社会主义已不现实,各国左翼多努力适应多党制、议会制现实,努力在政治运作中壮大自身,恢复社会主义的影响,视情况争取和平夺取政权。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右翼领导下的中东欧国家在转轨中付出沉重代价,群众严重不满,波兰社会民主党、匈牙利社会党和保加利亚社会党等抓住契机,既坚决摒弃现实社会主义的高度集权模式,又反对照搬西方做法,主张探索本国国情的中间道路,赢得了民心,相继取代右翼势力成为执政党。摩共的竞选纲领振奋人心,使得摩尔多瓦人民对美好未来充满了憧憬,这是摩共连续执政的重要原因。在新时期,左翼政党继续革新党的政治纲领,进一步融入西方政治理念,扩大政策和组织的包容性。在纲领上承认并实践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在政治和组织原则上,主张建立一个尊重人权与自由、社会进步、国家自由与独立的法治国家,全力建设“全民党”和“议会党”,放宽入党条件,向一切承认党的纲领、具有民主的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人士敞开大门。如波兰民左联党倡导“人的尊严、社会公正和劳动人民大团结”,匈牙利社会党提出了以“新型匈牙利社会民主”为题的纲领,罗马尼亚社民党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一个欧洲的、社会民主的罗马尼亚,但俄罗斯的各类共产党组织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赢回民心和政权。东欧社会党主张以私有化为核心,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相互竞争的市场经济,但既不赞成现实社会主义模式又反对全面移植资本主义的做法,主张从本国经济、社会条件出发推行渐进改革,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反对激进改革。东欧社会党主张社会保护和福利制度,反对两极分化,要求消除通货膨胀,实行积极的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促进发展的社会福利政策。如在复兴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的骄人业绩是摩共连续获胜的根本原因。匈牙利社会党政府上台伊始就出资8.5亿美元实行提高社会福利待遇的百日计划。罗马尼亚社民党政府在位时曾经大幅度提高了退休金和大学生的助学金,并实施了年轻人安居计划,这些政策效果良好。但一些左翼政党选举获胜并上台执政,与其说是左翼的成功,毋宁说是右翼执政的失败。上台后的左翼政党,即便经济发展成果不错,如果不能以人为本,不能使选民真正得到实惠,仍有可能落败。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和阿尔巴尼亚社会党执政期间,其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斐然成就,但人民生活水平却未见根本好转,阿尔巴尼亚失业率和两极分化问题严重,罗马尼亚私有化过程中暗箱操作和地下经济猖獗,最终导致两党选举失利。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的中左翼执政党推行削减社会福利的改革损害了中下层群众利益,造成政坛波动、总理易人。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内民主,健全监督机制,制约和反对腐败。一些重要左翼政党注意强化中央领导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摩共一直非常注重自身思想和组织建设,既坚持马列主义又不教条化,既注意发扬党内民主又禁止搞派别化活动,既努力坚持原有的工农和知识分子这一社会基础又注意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充实党的队伍。罗马尼亚社民党在位期间,曾经针对部分地方组织领导人要挟中央政府的企图,大力整治地方组织,撤销了对其的政治支持,巩固和维护了中央权威。波兰民左联党执政时期,针对党的威信下降的局面,进行政党工作,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和决策透明度,一些左翼政党鼓励党员公开报名参加党内竞选,地方各级主要领导人由直选产生。匈牙利社会党和罗马尼亚社民党还通过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了党内沟通和交流机制。腐败损害了社会民主党的声望,如把波兰带入欧盟的执政党民主左翼联盟,因为政府内部的贪污腐败丑闻不断,党的中高级干部迅速向政府的各级部门集中,出现了官僚化和行政化现象,这是导致该党在2005年大选中落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党在2007年10月的议会选举中,虽然联合一些左翼小党进入了议会,但支持率也就维持在10%左右,实际影响远低于高峰时期的41%。2005年,捷克社会民主党主席格罗斯曾因为腐败指责而被迫辞去总理和党主席职务。罗马尼亚社民党执政成果丰硕,社会稳定、经济回升、外交成就不俗,并带领罗马尼亚加入欧盟。但该党和政府内的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切实解决,最终导致选民失望,其社会支持率下降并在选举中落败,目前其支持率依然不高,影响恢复乏力,并在民族主义特征明显的右翼政党面前缺乏有力的竞争力。所以,各党必须重视纪律监督采取措施抑制腐败。
四、要推进左翼的团结,提高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协调国家内外关系的能力。
第一,在竞选执政中加强左翼联合与团结非常必要。在多党制条件下,社会民主党很难赢得议会绝对多数而获得单独执政资格,往往不得不与其他党派联合掌权。只有协调好执政联盟内不同党派利益,才能完全贯彻纲领。如在波兰,1993-1997年以社会民主党为主题的民主左派执政联盟以及2001年上台执政的民左联党,当时均未获得单独掌权机会,前者与农民党共同组阁,后者与劳动联盟和农民党联合执政。党内的分歧制约了社会民主党的施政能力,威胁到其执政地位 。从俄共方面看,联合应对竞选已经势在必行。
第二,建立政治和社会对话机制,调整党和国家权力主体及其他利益群体的关系。如罗马尼亚社民党政府曾经设立与议会关系部,每周召开与各县政府的电话会议,并同各主要工会和雇主协会建立定期对话机制。一些成功的左翼政党改革组织制度、降低招募门槛、简化入党手续,吸纳社会精英入党本身就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的体现。协调不力则导致严重后果。如2006年匈牙利社会党蝉联政权,但之后不久就因为总理久尔恰尼曾在议会选举期间向选民隐瞒国家发展现状的录音被曝光而引发社会党政府陷入严重危机。
第三,加入欧盟要避免损害国家和选民的利益,要照顾选民的利益关切。波兰民左联党、匈牙利社会党和捷克社民党在其执政期间完成了各自国家入盟,确系丰功伟绩。但一些政党在这过程中为实现入盟目标,一味按照欧盟要求进行公共财政改革,实施紧缩政策,削减社会福利,损害了民众利益。如欧盟给波兰的农业补贴未达到波兰农民要求,波兰加入欧盟之后,民众不愿当欧盟的“二等公民”,要求更多发言权,这是波兰民左联党失去执政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斯洛伐克方向-社会民主党则注意保持本民族特点,不屈服于欧盟的压力,其政策主张顺应了民众要求,因而在2006年上台执政。
五、欧亚左翼力量逐步打破分散和孤立,注意加强沟通和联系,这是可喜的现象。各国新老社会党基本改变了以往对改建社会党拒不合作的态度,东欧左翼政党开始摆脱四分五裂的状态,出现了联合趋势,这促进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左翼的崛起和平稳发展。目前,前苏东地区转型国家共有社会党国际成员党30多个,其中许多长期雄踞国内政坛,也是社会党国际的重要成员。该地区社会党也曾经探索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前苏联地区没有改名易帜的共产党中,坚持活动并有一定影响的各国共产党人为形成统一的新型共产党、创建新的联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参与“共产党联盟-苏共”,该共产党联盟包括俄共等19个成员党。这些政党大都努力开拓与外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友好关系,同中国、朝鲜、古巴、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以及一些有影响的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建立了广泛的国际联系。如俄共与世界上200多个左翼和中左翼政党建立了联系,经常派代表互访并参加国际会议。捷摩共主张加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曾多次举办有欧洲国家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参加的国际会议,产生了较大影响。2007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90周年纪念日,从4月份开始,俄罗斯共产党就已经展开了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活动的筹备工作。由俄共主导的纪念活动首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点燃。11月3日至5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的左翼党大型国际聚会上,全球各地80多个政党派人参加。与会者随后前往莫斯科,参加拟于11月7日举行的游行和集会。据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说:“参加游行的有四五万人,甚至更多。”但左翼要真正形成团结和联合,需要克服山头林立、思想混乱等巨大困难。
欧亚左翼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欧亚左翼力量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一)左翼如何应对来自政权的打压与政治环境变化。在东欧和一些独联体国家,国内的右翼势力受到国际右翼支持,不会放松对左翼的打压,左右翼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的。在俄罗斯,普京主政以来,俄罗斯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一党独大、多党并存、总统高度集权的政党格局。普京坚持走中间道路,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联合在其暗中支持下重组的“公正俄罗斯党”,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执政资源。当局想方设法通过立法、行政和舆论等手段打压、分化、瓦解以俄共为首的反对派,旨在使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使其从工人阶级的先锋党、群众性政党变成议会党。普京推动修改了议会选举制度、政府法和政党法,人数不足5万的政党将被取消政党资格,并将进入议会的最低线由5%提高到7%。2007年10月28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因征集的签名中无效签名比例超过了5%,取消和平统一党、人民联盟党和绿党参加新一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的登记资格。至此,俄国内11个政党正式参加新一届议会选举的角逐,其中包括本届杜马中的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共产党和自由民主党,以及公正俄罗斯党、右翼力量联盟、亚博卢党等。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于2007年12月2日举行,根据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会中的450个席位,选举的新规则还禁止几个政党联合成一个联盟参加选举。可以说,普京的执政方略赢得70%的群众支持率,符合俄罗斯主流社会的基本愿望;俄政党体制转型也比较顺利、政局平稳发展,反对党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俄共实际处于被边缘化地位,俄共在相当长时期内将不可能问鼎政权。虽然部分选民对现有制度仍有不满,但他们不愿意回到苏联集权时代。如果共产党继续以不妥协的反对派角色对抗现政权,反对政府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只能继续失去支持。共产党应该顺应民意、审时度势,完成从试图推翻现政权的革命党到现存制度下建设性反对党的转变。
(二)左翼如何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关系其发展前途和力量强弱。东欧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和共产党在这些方面做的比较成功,而俄国的左翼力量在自身建设方面欠缺很多。其纲领和战略策略与俄罗斯的执政经济形势严重脱节。在思想上,左翼力量缺乏共识、主张各异。正统派共产党人主张回到苏联时期;俄共主张“革新”的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等诸多社会民主党人则主张走西方社会主义道路;“新社会主义者”提出在吸取“现实社会主义”、瑞典、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模式基础上走“第三条道路”。进入21世纪以来,共产党在组织上面临党员队伍严重老化、党派林立、官僚主义严重、领导体制僵化、组织涣散、群众基础削弱等问题。尤其是俄共与其他小党分歧和积怨太深,很难在近期内走到一起。包括共产党在内,左翼力量必须解决好新时期的建党问题,考虑以新纲领和新形象赢得民众信任。加强组织建设,消除没有意义的争论,加强团结。否则在实施《政党法》的条件下,许多左翼小党将失去存在条件,较大的左翼政党也将面临被各个击破的危险。要构筑广泛的统一战线,争取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广泛吸引青年人、知识分子成为左派选民的补充力量。
二、欧亚左翼力量也面临一些机遇和有利因素
第一,右翼的失误和失败仍是左翼崛起的客观条件。不少国家的右翼力量,其执政方针不但没有带领国家走出困境,反而造成了经济严重衰退、人们生活下降、社会两极分化、社会治安恶化、贪污腐败盛行,而且右翼势力内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乃至方式裂变,为左翼政党再起提供了契机。第二,主观上,左翼政党具有比较好的历史基础。左翼力量普遍在组织上断绝了同前共产党的关系,又继承了前执政党的人力物力资源,缩短了组织上的创业期和成熟期。民众在不满中滋生的怀旧情绪和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也是左翼振兴中可资利用的因素,一些左翼政党力量提出得民心的竞选策略并取得了成功。第三,左翼党派的整合有利于其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左翼政党的数量会随着政党制度的完善而继续减少,新旧社会党的分歧有望进一步缓和,左翼政党将继续成为二元化政党格局中的稳定一极。第四,左翼的主张也对当局的政策调整产生影响。普京近年来努力使俄从自由市场经济转向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强调“主权民主”并抵制西方向独联体的渗透,其中许多方面吸收了共产党及其左翼的主张。总之,左翼力量如何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壮大自身,直接影响其发展前景。
欧亚左翼力量的发展前景
一、欧亚左翼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继续存在。东欧的资本主义多党议会制基本形成,左翼平稳发展继续成为常态,并与右翼不时出现政党轮替,表现为良性发展的起伏性。今后无论哪个党派上台执政,都将在这一政体框架内发展,而不会出现大的变动。未来很长时期内,东欧的发展基调将是有各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与有各国特色的民主社会主义并存并反复较量的过程,短期内无法预见东欧民主社会主义彻底取胜的可能与前景。俄罗斯的左翼力量前景充满曲折。俄罗斯共产主义政党发展空间可能继续缩小,扭转力量下滑趋势难度很大。短期内共产主义政党整体走出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执政当局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已经很牢固,反对派政党的活动空间有限。尽管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影响非常有限,但普京希望俄反对党进一步社会民主党化,未来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或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亚左翼政党在本国政坛的主要地位继续平稳发展,但其左翼性质和内容相比东欧,将带有更多的本土实用主义、集权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它们很难按照通常标准划分为中派或右派,通常理解的那种民主左派在中亚的发展前景比较暗淡。
二、要以平常心看待欧亚左翼政党的起落沉浮,不要患得患失。任何一种思潮、模式都要经历长期的历史考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个长期过程,一时的此消彼长是正常的,左翼力量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成长,部分政党有望继续保持优势并取得新的发展,部分政党则蓄势待发,其挫折是暂时的。东欧左翼已经进入常态发展时期,一些政党不仅巩固了阵地,还赢得了大发展,如摩尔多瓦作为欧洲唯一的由共产党连续执政的国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但东欧左翼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寻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策、协调左右翼联合政府的内部关系、应对左翼内部的分化重组和矛盾、应付西方势力支持的右派反攻等。要多从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角度看待左翼力量的发展,保持正常的党际交往。要克服认为欧亚左翼承担着恢复或重建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这样一种误区。左翼执政既不是恢复过去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建立一种所谓新型的社会主义,而是在东欧社会发展方向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力图体现社会民主主义的传统价值,建立适合东欧实际的社会制度。如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执政并不意味着该国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摩共已经表示不会取消宪法所确立的西方式民主原则和民主体制。
总之,社会主义运动曾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只要能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审时度势,彻底抛弃僵化教条,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和策略调整,加强团结、求同存异,目前的困难仍可能成为重新崛起的契机。
注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