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即将出任国务卿,这大概是奥巴马组阁消息中最令人意外的一个。
国务卿是美国外交事务的重要代言人,也是内阁权力数一数二的阁僚,因此尤为重要。其实奥巴马的决策班子中,不乏熟悉外交事务的人,例如副总统拜登是外交事务的行家里手,媒体看好出任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琼斯更曾经是北约行动总司令,这些人在民主党内都有一套自己的外交思想,唯独奥巴马自己没有外交经验。
但奥巴马邀请希拉里出任国务卿,却不是看中她的外交能力,而是看中她在民主党内的资源和影响力。对于不擅长外交的奥巴马来说,外交权力的平衡是长远之计。副总统拜登是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前主席,掌握大量外交资源,也使得奥巴马需要强势的国务院。奥巴马一定记得布什第一任期内副总统切尼在外交政策上与国务卿鲍威尔之间的争权,但切尼是布什的家臣,拜登却不是奥巴马的家臣,一旦拜登能在外交事务自主发言,那么奥巴马就无法控制拜登实际架空自己,对内政也指手画脚。
奥巴马时代的外交政策的确面临许多重大议题,单就伊拉克、伊朗和朝鲜三大地区热点,就足够这个新外交班子忙活了。尤其是伊拉克撤军问题,对奥巴马新政府来说并非一撤了事那么简单。因此在奥巴马的内阁中,希拉里倒有可能是一个带有拓荒使命的过渡性人物。奥巴马需要借助她的政治影响力实现整合,也需要她制衡民主党内如拜登一样的外交大佬,更重要的是,奥巴马需要一个强势人物为他的外交难题探路、甚至某种程度的替罪羊角色。
不过,一旦希拉里成为国务卿,美国外交事务中的一个传统政治争议——外交团队的权力争夺——的确会重新上演。从美国外交史看,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甚至是副总统班子都有可能出现在外交上做大的局面。基辛格曾经作为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力压当时的国务卿罗杰斯,赖斯当上国务卿之后哈德利甘居幕后,切尼更曾经在布什第一任期内对外交事务指手画脚。三者之间的相互制衡,的确是总统考虑外交路线时的难题。
这位前第一夫人并非凡人,她不会不知道自己和奥巴马可能出现的政策分歧和权力困局,也不会不知道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中不乏龙凤。这些龙凤都还期待着大使的位置或者国务院“司局级干部”的职位。希拉里出任国务卿后,从短期来看,这个外交格局的一头是国务卿,另一头将是拜登与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他们之间的争夺和奥巴马的居中平衡,的确是观察的重点。而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在G20峰会上请克林顿的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出任观察员。这位民主党的外交耆宿掌握了克林顿时期的大量外交资源,又有一定的政策影响力,更能为奥巴马所容忍。从她未来的角色扮演,可以管窥奥巴马对民主党外交资源的掌控和信任程度。
最近媒体都用“对手内阁”来形容奥巴马的组阁思路,但美国政治史上林肯式的“对手内阁”有非常特殊的历史条件,而从希拉里获国务卿相位这件事情看,“对手内阁”表象的背后,其实是现实的平衡政治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