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对于哲学说过这样一段话:
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哲学的功用,尤其是形上学的功用,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这个看法,当代西方哲学的维也纳学派也作了发挥,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为了不同的目的。我不同意这个学派所说的:哲学的功用只是弄清观念;形上学的性质只是概念的诗。不仅如此,从他们的辩论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哲学,尤其是形上学,若是试图给予实际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
在越来越关注现实利益的今天,哲学经常面临这样尴尬的问题,“哲学是什么?”,“学哲学有什么用?”说起来可能有些不可思义,因为每一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对于哲学对象的考虑,所以至今我们也不能有一个毫无争议的哲学的定义。
对于“哲学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对于哲学或许有些致命,因为哲学所关注的往往是事物背后的原因和那些最根本的原则,诸如人生的意义等等,这对于急于学一门手艺去找工作养活自己的人来说,哲学便显得虚无缥缈,没什么用处。
的确,哲学也不像科学,大多有确定的结论,反映了人们现阶段对形形色色的自然规律的了解。而哲学所讨论的是一些人们反复思考,但是没有定论的的内容。而且哲学因为有一些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自成体系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初学者来说甚至会“越学越糊涂”,以前也有人把哲学称为“玄学”,说好听点是“玄妙”,另一层含义恐怕就是不着边际。
但是这么一种学问始伴随着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说明哲学一定有十分吸引人的魅力在,因为每一个人除了穿衣吃饭这些需要之外,经常会思考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到底有没有“前世今生”等等,每当这个时候,哲学便会为你提供思考的角度,所以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无用之大用”,因为谁也无法回避你活在世界上的意义这样的玄妙的问题,当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哲学便有用的。
中国古代哲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说的是人如果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死何足惜。而古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无意义的,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当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哲学便显现出智慧的面目。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恰好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1,“知道自己无知”,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
我们一般不会去问,物理是什么,化学是什么,但是对于什么是哲学,我们总有些犹豫,特别是那些一天到晚研究哲学的专家们,如果你问他某某哲学家提出过哪些有趣的命题或者他们有哪些怪异的举动,他肯定能如数家珍地说个不定,但一旦被问到“什么是哲学”,恐怕会顾左右而言他。
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有多少个哲学家,恐怕就会有多少种哲学。从根本上说,哲学并不试图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它更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说白了哲学更关注过程。
有许多的道理我们不用说也知道,但往往难以做到,正如歌中唱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而且即使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法也不一样,古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说,同一座山从不同的方位看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形象。对任何事情都一样,我们要是从不同角度去看,经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哲学总是想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看我们周围的世界,不同的哲学家各自看到了自己的那个角度,这样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那种宣称自己掌握了全部真理的哲学往往是不可信的,这一点从哲学这个词的原始含意上就可以看出来。
从词源上看,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philosophia,本义是“对智慧的爱”或“爱智慧”。就此而言,哲学家应该是最谦虚的人,他们主张“爱智慧”而不自诩为“有智慧”,因为他们明白有限的知识与作为人类精神之无限的理想境界的智慧是不同的:知识可以占有,而智慧则只能热爱。
真因为是热爱智慧,所以哲学家经常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提出问题,甚至对人们已经视为常识的知识进行思考,这一点最典型的就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1-1,苏格拉底的提问
苏格拉底用提问的方式,来揭示人们平时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或结论中所包含矛盾。比方说我们知道做好事是善的,花是美的,但是我们不会去追问为什么做好事是善的,花是美的。苏格拉底正是从这些地方着手指出:任何对于善或美的概括都是不完整的、局部的,所以人们应该从这种不完整中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比别人有智慧的地方在于虽然他与别人都不真正地知道什么是善的]什么是美的,但别人是以不知为知,而他自己则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
当然知道无知只是进行哲学思考的第一步,哲学的使命是要提醒人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对于周围世界的了解的局限性,并不断去突破这种局限。正好像希腊的另一位智者芝诺所比喻的,人们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圆,知道的越少,圈就越小,因此意识不到自己的知识很少;如果圈很大,那么不知道的事情反而越多。中国有句成语“井底之蛙”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眼光狭窄的人;现在我们说一个人学了哲学,起码他会警觉自己不要成为那只不知天高地厚的“井底之蛙”。
因此哲学所追求的是比常识更为广阔的图景,它以一种怀疑的态度鼓励人们探索,它以谦虚的态度,使人们了解自己知识的局限性。
[趣味阅读
苏格拉底那种刨根挖底式的提问,并不招当时希腊人待见,因为他的提问经常让人出丑。据说当时雅典人常常鄙视嘲笑苏格拉底,有人甚至粗暴地揪住他的头发,扼住他的脖子。想看看谁愿意让人揭短,尤其是在大众广庭之下。整天跟随在他左右的也只是一些游手好闲的贵族子弟,正经人一般都避之不及。虽然苏格拉底自称自己的方法是“助产士”,也就是像助产士那样帮助人们产生智慧,但雅典人一点也不领情,他们喜欢把苏格拉底称职位“改造世界的空谈家”。在公元前423年,著名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创作的《云》一剧中,苏格拉底被漫画化了。在剧中,他对一切常识都没完没了的追问。扮演苏格拉底的演员在舞台上出现时坐在一个由吊车高挂在天空的篮子里,因为他自称他的头脑在高处能更好地思考。他终日沉醉于重要的思想之中,所以没有时间梳洗,因此身上总是发出恶臭。在剧中苏格拉底思考的人生的“重要问题”是:一只跳蚤能跳他自己身高的几倍?蚊子哼哼是从嘴里还是尾巴中?
苏格拉底是如此的招人嫉恨,所以雅典的公民甚至集体投票,以不敬城邦之神,污辱雅典的社会构成,唆使年轻人反对父辈等罪名将他处以死刑。]
1-2,哲学不是常识
哲学要求我们超越常识,去关注那些善恶、正义、幸福等等与人们生活切切相关但又不是常识所能回答的问题,一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回答;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些原则的。因此说哲学虽是来源于我们的具体生活,但并不是柴米油盐这样的反映,而是要从这些无聊的事情中摆脱出来。而人类正是基于对于人生活的意义这样的道理的追问,促使我们生命价值的追寻,拒绝完全陷于生活琐事而人云亦云。哲学的智慧确定了人的生活在宇宙中的位置,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孟子说,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别只有很小的一点,即人知道生活的意义,而动物只是生存。
也许可以这么说,哲学问题乃是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同时又是万古常新的难题。有人甚至说,哲学问题不但是一些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而且有些问题甚至都不知道是如何提出来的,哲学就是要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搜寻出奇异的角度,并提出刨根究底的问题。
所以,对于哲学而言,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都具有“平等的”的价值。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不能掩盖柏拉图的光辉,王阳明也不可能动摇朱熹的历史地位,由于他们各自把解决问题的某种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便提出了独具一格的理论。打一个不算太恰当的比方,例如“唐诗”和“宋词”:唐代是律诗的典范,后人写诗很难超过李白和杜甫;宋代人则以词见长,每当我们读到“大江东去”的时候,总会被苏东坡的豪情所感染。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李白和苏东坡谁高,他们是不可替代的。哲学家的情况有点类似,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哲学家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既带有他所处的时代和民族的个性化的特点,也具有全人类的取向,否则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哲学并不只有一条路而是有许多条路,任何一条路都不足以代表哲学本身,所有的哲学运思之路“综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哲学图画。换言之,哲学是由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那一条条思想之路构成的。
2,为什么“言必称希腊”:哲学的三大流派:西方、印度和中国
2-1,西方哲学
以前,人们在批评教条主义的时候,往往用“言必称希腊”这样的句子,然后对于哲学来说,“言必称希腊”恐怕是不可避免的。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对于西方哲学来说,希腊哲学就是所有西方思想的源头,所以黑格尔说过,“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哲学史讲演录》1,157页)其次,哲学主要是提出问题,一般而言它提供一种方法论上的指导,所以哲学的发展并不像科学的发展一样,是新的发现取代旧的发现,而哲学虽然不断提出观察问题的新的角度,却并不意味着旧的角度是错的或者无用的,哲学提倡问题的积累而不是取消,所以讨论新的认识事物的角度,总是要以旧的方法作为参照,这样作为根源性哲学的希腊思想便成为不可回避的哲学起点,这样便产生了“言必称希腊”的情况。
当然“言必称希腊”主要是对于西方哲学来说的,在现代的哲学书籍中,人们习惯于将世界上的哲学划分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三大哲学形态,西方哲学有时也被称作“欧洲哲学”。然而,所谓“西方哲学”中的“西方”,或“欧洲哲学”中的“欧洲”,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概念,例如希腊哲学(同时也是西方哲学)的诞生地米利都位于小亚细亚地区,那应该属于“东方”的地域;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圣奥古斯丁曾经活动于北非地区;而中世纪时阿拉伯的阿维罗伊主义亦对经院哲学有过相当大的影响。不仅如此,西方哲学的历史分期也与世界历史的历史分期并不完全一致,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想都有其相对完整的自身延续和演变的历程。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西方哲学”主要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独特的哲学形态。
2-2,中国哲学
中国人在古代并没有哲学这个词,中国古代思想家关心的问题与西方人和印度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形成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现在有很多人会问“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许多国外的大学里面,一般不讲“中国哲学”而是讲“中国思想”,这似乎也为中国有没有哲学这样的问题提供了证据。
说中国有没有哲学,恐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有定论。但这个问题的提出却是让我们注意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西方人、印度人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中国人最早使用“哲学”这个词是从日本传入的,在中国古代“哲”指的是“无所不知”,而不是苏格拉底式的“无所知”。在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文献《尚书·皋陶谟》记载大禹说过的话:“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后人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知”这个字从“矢”,像射箭那样又快又准地了解和判断出一个事物、一个现象,就是“知”。有智慧的人就是比一般的人知道得快,知道得准,知道得多的人。
中国哲学的高峰时期是先秦时期,确切地说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战,而当时的有识之士则纷纷提出自己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看法来博取诸侯们的信任,不同的见解之间互相吸收也互相攻击,逐渐形成了许多哲学的观念和流派,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韩非子等人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以惠施、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等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发达的一个时期。
相比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中国古代人似乎更关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讨论也更多地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层面,很少为理论而理论的意味,主要的论题包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人性等问题。
2-3,印度哲学
印度人也是一个爱思考的民族,长期以来对中国影响巨大的佛教就发源于印度,在唐朝的时候,唐太宗还派玄奘去“西天”取经,这个西天就是印度。不过当前在印度影响最大的却是印度教,而不是佛教。
印度人擅长玄思,印度哲学的特点是对宇宙的沉思、精密的分析、神秘主义、直觉主义的认识论,强调来世和解脱的伦理观以及传统的持久性。
3,哲学与神话、宗教
远古时代,人们了解的科学知识很少,有许多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如为什么会有风云雷电?为什么日月星辰都往西落?水为什么都向东流?他们把自然力神化、人格化,在幻想中不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这就是神话传说。我们现在无法知道神话起源于什么时候,因为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在任何原始部落中,即使没有文字,也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原始巫术和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人类的历史无一例外地可以追溯到神话。比方说中国古代的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神话。古希腊更是神话的海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个神话形象的展现。
早期的宗教和神话之间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或者说两者干脆就是一个东西,所以后来的成熟宗教中有很多神话的成分。但是宗教和神话之间有根本的区别,就拿神话中的神和宗教中的神来说吧,他们虽然都法术无边,具有超凡入圣的本领,但是,神话中的神往外是人格化的神,他们与人有着共同的特点,从荷马史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都有人的性格,他们智慧、勇敢,但也有缺点,比如宙斯好色成性,脾气暴躁;赫拉则心狠手辣,有很强的妒忌心。而成熟的宗教比方说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之所以受到许多信徒的景仰,主要是因为教主的人格力量,教义的深刻或者宗教仪式的庄严等等。
宗教和神话从本质上说,都是人类对于自己与外在世界关系的一种理解,就这一点上看,与哲学有着共同的地方。但是哲学对于人的生活的意义或者生存的本质的理解并不诉诸于神秘感,而是以理性化的方式来解释、理解这个世界。
在古代人的精神世界中,神话和宗教、神话和哲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两对关系之间亦有所不同。神话和宗教密切地交融在一起,这是不言而喻的;并且,神话和宗教始终没有发生界限清晰的分离。神话和哲学的关系与此不同。神话中潜伏着、涵蕴着思想,这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因为思考的程度和思维工具的限制,在古代哲学世界中,哲学思想有时会通过神话表达出来。比如中国的庄子就经常通过讲述一个神话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
随着理论思维的发展,哲学和神话的分离也是必然的。随着思维能力加强,神话的表达就会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就会觉得神话乃是一种多余的装饰品,并不能借以推进哲学。所以有人说:哲学就扮演着将人从神话、迷信和宗教的捆绑中释放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