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对中国的影响——兼谈《新语丝》网站与科学文化的传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243 次 更新时间:2000-11-06 13:50

进入专题: 网络   文化  

方舟子密歇根州大学生物学博士  

方舟子 密歇根州大学生物学博士《新语丝》网站创始人 feng@xysz.org smfamg@yahoo.com

讲座内容:

“因特网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题目是主办者为我定的,太大了,我今天会重点讲因特网对近代化、现代化的影响。

一个社会是否是现代化社会有很多标准:经济的市场化、自由化,政治的民主化,对这些我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多样化:言论的多样化,自由化——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不一定要标新立异,但一定要经过独立思考。我最初是学生物的,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先有变异,而后经过选择,从而有进化,同样,多样化是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健康有活力,也取决于其是否多样化。但是中国在传统中,强调一致性,而且中国目前言论仍有一定的限制,但上互联网可以为你提供讲话的机会。虚拟空间又驸影响现实空间,因此互联网对促成中国以言论自由会有重要影响。网络可以使你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而且是一个非常开放、民主的社区。“大鬼叫小鬼可叫”在互联网我上没人知道谁是谁,但当然里面的言论、思想、观点也有很多是片面、错误的,须慎重区别。

言论自然作为舆论监督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是,人们的认识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以为揭露贪官评史也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但在美国,报纸很少揭露贪官污吏,因为在法院正式宣判之前,报道导闻,属于诽谤,因此这种揭露不是一种理性批判。法律有自己的管辖范围,法律可以管得了的,应由法律来管,舆论肩负的更多是道德监督的作用。

我98年开始上网关心国内动态,了解国内行情,这是互联网所造成的内外交流的结果。互联网是一种特殊的媒体。传统的媒体是单向的,读者只可以被动地去接受,操作权在于媒体本身。而网络则是交互的,而且这种交流是最有力量的。

《新语丝》从98年开始跟国内某些媒体所宣扬的伪科学斗法。在一个现代社会的知识界中,应该具有一种科学和理性的精神,但不幸的是,存在许多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据我所知,曾有156年大学研究特异功能,这仿佛中世纪时一样。在西方社会中,也存在“学院左派”,“后现代”等反理性的派别,但其只是一种声音,是文化多元主义的表现,决不可能成为主流。如果说科学是名牌,其伪科学则属于伪劣产品,许多知识分子在面对劣质产品时,不幸连名牌都反对掉了,其为科学太强大了。在国内,我发现一种现象,即许多关于飞碟、外星人的读物放在书店的科普书柜中,而在美国,则其会放在宗教、神学或新时代栏目中。

科学到底是什么?我曾经在自己的一本书中列举了十几种科学的特征,其最重要的特征是逻辑证据。逻辑,即内容经得起推敲,形式文非常简明,而且不应该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的退误。如《易经》就不是科学,因为有人如果推算失误,则会推辞说是某一因素发生了变化,而非理论本身的不严密。真正的科学绝不许这样的,它要么正确,要么不正确。在证据方面,证据必须是可观察的,可实验的,可形成某种预测,科学是最不具有宽容精神的,是推敲逻辑和实证的。

社会是多元的,我们不能够苛求任何一个人的去理性,去讲科学,但对于一个国家的知识精英阶层来说,理性却是必要的,被迷信或不理性所充斥的知识界是悲哀的。

《新语丝》可以算得上唯一的一个对法轮功进行批判的民间网站。1996年,李洪志到美国传教,其利用IT作为其宣传的重要工具,在互联网上张贴了很多帖子,我对之进行了批判。98年,互联网在国内兴起,我在美国发现很多人在讨论法轮功。1999年4月25日,《美国之音》要搞一个法轮功的节目,邀请我和一个法轮功的美国信徒搞辩论,因故我的对手没来,因此辩论成了采访,之后,磁于此我又写了一篇文章,反应比较热烈,网上展开了大讨论,而当时国内的政策是“不宣传,不批判,不讨论”,之后我接受了很多威胁,但我没有退缩,发起了一个对法轮功批判的知识分子组织,引起国内注意,而且又接受了《美国之音》的采访,但因某些原因,《新语丝》被屏蔽掉了。

《新语丝》中有一个栏目致力于对伪科学、假科学的批判,如前一阵子所宣传的对“疯牛病”的攻克,“基因皇后”,经过我在美国的努力,都将他们的真实面目昭示以大众。

互联网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而《新语丝》在发表科普文章,揭露伪科学、反科学方面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不幸的是,关于宣传伪科学的网站要比诸如《新语丝》之类的网站多得多。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过科学化、理性化这一关。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历史上,从神学到科学的转变至少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中国即使从1919年到现代仍不足100年,这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

    进入专题: 网络   文化  

本文责编: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11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