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良柱:如果这篇论文曾引起足够的重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024 次 更新时间:2008-05-18 00:32

进入专题: 汶川地震  

索良柱  

据新华网快讯,截至17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28881人死亡,伤病198347人,倒塌房屋312.8万间,损坏房屋1560.9万间。

而对于这次惨剧的发生,“有关部门”事前没有任何预测或预警,“有关专家”则以“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一句话就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就在笔者也打算相信“权威专家”们(认为地震几乎无法预测)的观点时,却在网上看到网友的帖子:早在2006年,《灾害学》杂志第3期已有专文预测四川地震。我将信将疑,是不是有人“居心不良”,“造谣”以“破坏我们安定团结的局面”呢?为此,我专门找来2006年第3期的《灾害学》杂志核对,很不幸的是,情况完全属实。

论文题目是“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全文长4页(第81-84页)。作者一共四人:龙小霞、延军平、孙虎和王祖正。第一作者龙小霞出生于1983年,成都人,是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的研究生。通过注释我们了解到,这篇论文的收稿日期是2006年的3月13日。而且,该论文是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的子项目。中图分类号:P31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1X(2006)03-0081-04。各位网友可以进中国期刊网的数据库或者到图书馆亲自核对。

该论文指出,川滇地区为我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域,地震活动频繁。在对川滇地区强震灾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应用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法分别预测了该地区下(几)次可能发生强震的趋势,以便能更好地配合防震减灾工作。笔者是研究文学的,文中的数学推算我看不懂,但结论还是看得懂的:“总结以上几种预测结果,可以看出从灾害信息来讲,2007年和2008年的灾害信号比较强,尤其是2008年更符合已有地震资料的统计规律,因此川滇地区下(几)次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年份为2008年。”在论文的最后,即“结论与建议”部分,作者再次强调:“在2008年左右,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6.7级强烈地震。”而且,作者提出了防震减灾的五条建议:

(1) 完善预防措施。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加强针对性专题研究,确定重点防震区域,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2) 加强抗震能力建设。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加强领导和管理,切实加强抗震设防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加强对重大建设工程和一般民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工作,坚决做好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提高城市和农村的防震抗震能力。

(3) 健全紧急救援系统建设,以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依法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地震应急系统指挥建设,明确紧急救援队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避震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4) 广泛宣传动员,普及防震抗震知识。川滇地区的破坏性地震以往主要集中于农村,而缺乏防震减灾意识和经济滞后等原因又导致农村民居普遍抗震性能差,因此,应该加强防震抗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把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普及到乡(镇)、村及农户,努力提高农村民居防震抗震能力。

(5)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设。川滇地区断裂多,地域广,地震灾害频发。在如此广大的区域内,确定地震规律及确切的发生地点仍然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应采用切实措不断完善和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设。

读罢这篇论文,真是欲哭无泪。地震预测是很有难度,但是作者还是对这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圈定了一个大致的范围。作者发出了警告,而且提出了应对措施。看着文中的五条建议,我在想,如果我们都做到了,那有多少生命将不会受难?哪怕是我们稍微有所意识,也不至于陷入现在这般被动的局面啊!此时此刻,论文的作者作何感想?那些口口声声称地震不可预测的“权威专家”们又何曾想过,一个小女生,一个小研究生,曾经预测了这次的四川地震。关于耿庆国的预测,因为没有公开发表,“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可以抵死不承认,我们也可以把它当“谣言”看待。关于地震前的动物反应异常现象,“权威专家”们可以坚持说是正常现象。我们也姑且相信,把动物反应异常现象和地震联系起来是迷信,是无稽之谈。然而龙小霞的这篇论文,发表在2006年《灾害学》第3期上,白纸黑字。“有关部门”和“权威专家”是不是恨不得把这一期的《灾害学》都收来烧掉呢?只有天知道。

写到这里,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通知我,我的一个在四川工作的好朋友,她,已经遇难了。我不愿意相信。我还在拨她的电话,继续给她在qq上留言……我希望,这只是谣言,只是谣言。

索良柱,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进入专题: 汶川地震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84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