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宁:从纳税人到税赋观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25 次 更新时间:2008-07-16 16:42

进入专题: 纳税人   税赋  

刘军宁  

随着赤色意识形态从中国人的心中渐渐远去以及中国社会加速变迁,中国也逐步进入纳税人的时代。除遭到一些极左派的抵制外,“纳税人”的称呼已经几乎没有任何争议了。现在,虽然大家对纳税人身份的自觉意识程度不同,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已是纳税人了,中国公人的每一个支付举动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给执政党和政府缴税。虽然纳税人的称呼已经初步获得了法律地位,但是纳税人的权利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中国没有真正受纳税人委托的代表制度来监督政府的税政行为。没有任何有效的措施可以阻止食税者把手伸向纳税人的钱袋。对食税者拿走的税款及其用途,纳税人毫无发言权,遑论对征税与国家支出的监督权。

与宪政民主国家的纳税人不同,作为中国公民的纳税人具有双重身份:缺位的主权者与真实的弱势者。一方面,纳税人的法理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每位公民都应该是国家的主权者,天下不是执政者的天下,而是所有作为公民的纳税人的天下。以宪政民主为特征的共和政体不是任何一个阶级或政党的政体,而是所有纳税人的政体。

与这一应然之理相左,在不受制约的政治权力面前,中国所有的纳税人都是弱势群体。在征税过程中,每个人是受害者。差别只是,一些纳税人还是掌权者,他们可以通过手中的权力来弥补这一弱势。可是,绝大多数纳税人手中无权,他们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不论他们是穷是富,都无力与掌权者论理。有钱人如果不与掌权者勾兑,其遭受的财产损失可能更大。征税者常常强迫纳税人把钱袋打开,不仅不经过纳税人同意,常常制造各种名目随时从里面任意拿钱,还竟指责纳税人偷税逃税,并时常把纳税人当作专政对象以“打击”来威胁。可是那些有权有位的“纳税人”们却从来不公开自己的财产,腐败的赃款也从不缴税。

现在,经济学家、法学家等学者、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一些媒体谈论税赋话题的越来越多,老百姓的税费负担也日益沉重。中国纳税人税负和痛苦指数在各国中的排位这几年持续高高在上。这也成为社会议论纷纷的热点话题。因此,税赋观察也应相应提上议事日程。

税赋观察,就是观察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有偿服务关系,以确保这样的“交易”公平、公正。税赋观察有一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从公民的立场出发;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尽力看紧、守住纳税人的钱袋子。如果税赋观察想着怎么替政府开辟税源,税赋观察的使命就倒错了。总之,税赋观察是,作为纳税人的公民自我组织起来,站在纳税人立场上,维护纳税人作为公民所拥有的合法权利,推动正当、透明、合理的税收,监督税金的合理使用。

税赋观察的使命在于实现纳税人在税赋方面的两个根本诉求:一是当政者正当征税;二是即使是正当征税,也要把税负降至最低限度,藏富于民。没有正当的理由,不经过正当的程序,无权向纳税人征税。任意征税无异于抢劫。这不仅构成对公民财产权的严重侵犯,而且还侵犯公民的主权、政治权利。基于这两点,政府从老百姓那里征税,绝对必须经过老百姓及其真正的代表的同意。只有经过同意的税收才是正当、合法的。拿纳税人的钱须经过纳税人的同意;花纳税人的钱必须接受纳税人的严格监督。

因此,在中国开展税赋观察,一是要观察政府是怎样从老百姓口袋里拿钱的,关注其中是否有不正当的征税行为;二是观察政府把从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拿去之后是怎么花的;三是就两个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改进意见;四是对纳税人进行自我教育,唤醒他们的纳税人意识,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做一个明明白白的纳税人。税赋观察的使命就是,协助提供税赋信息,帮助老百姓计算税赋,监督政府的征税与财政支出,保护公民免遭税收黑手之害,减少纳税人的税赋负担,降低税负痛苦,从根本上改变纳税人在政治制度中的弱势者地位,并最终恢复其主权身份。

    进入专题: 纳税人   税赋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711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