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光:《尚书》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43 次 更新时间:2024-12-18 00:50

进入专题: 《尚书》   政治思想  

康晓光 (进入专栏)  

 

一、《尚书》是华夏先民建构的宏伟政治宪章

《尚书》在五经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唐刘知几《史通》)。《尚书》为什么重要?因为《尚书》记录了华夏主体宗教由自然宗教转为伦理宗教的过程。天成为至上神,是有德的,对人有道德要求。“敬天法祖”,是敬天之德,法有德之祖,而值得效法的祖之德即是天之德。人觉醒了,获得了道德自觉,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德,贯通天人,联结天人,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天人合德。

在周人的精神世界里,“德”是人类的行为规范,却拥有来自天的神圣渊源。天根据人的德行施行赏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而且“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愿,天必从之”。所以为政者必须“敬德保民”,这样才具有合法性。这些理念铸就了儒家的天命论、革命论、民本论,统治者必须敬德,修德,还要实行德治,亲亲,尊尊,贤贤,明德慎罚,勤政,无逸……德治又是一个由近及远,无远弗届的过程,正像尧那样“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尚书》构建了儒家政治理想蓝图,这就是所谓“三代之治”。据此人们能够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尚书》建立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传的儒家道统,之后“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便成为孔子等儒家学者的不懈追求。《尚书》推崇“公天下”,“家天下”被视为等而下之者。《尚书》推崇禅让制,世袭制是无奈之举,并受到革命论的约束。《尚书》是当之无愧的“政书之祖”。

《尚书》是华夏先民所建构的宏伟的政治宪章,伟大的政治神学。每念及此,心中就会对它的作者们生起无上崇敬,也为身为他们的后裔既感到无上自豪,又感到无比惭愧。

二、孔子编订《尚书》是价值建构,而非对历史的记录

春秋之际,周制没落,汉制未成,一片混乱,一派迷茫。身处大变革时代,孔子返本开新,因应时变。返本,追述三代,删《诗》《书》,定《礼》《乐》,赞《易》,作《春秋》。开新,发明仁体,创立仁学,开宗立派,光大道统。

孔子自谦“述而不作”,其实孔子是寓作于述,《尚书》就是一个范例。“书”类文献何止成百、上千、乃至上万。孔子按照自己的标准,选择可为后世法者,作为教导弟子的教科书。伏生传下来的唯有《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二十八篇虽属秦火之残,但构成了一个内容完备、逻辑自洽、主旨一贯的思想体系。仔细研读《尚书》,不难发现其与《论语》一脉相承,这是孔子编《书》的有力证据。后人从《尚书》中看到的三代,是透过孔子的价值滤镜看到的三代,而不是全面真实的三代。孔子运用三代资料塑造了一个“有道之世”以垂范后世。

孔子不仅编《书》,而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孔子继承了周德,又升华了周德,提出了“仁”这一最高德目,作为统摄一切德目的总德目。孔子视“仁”为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这一规定不仅适用于统治者,也适用于一切人,包括庶人,据此孔子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德,既是外在之天对人的要求,也是人的内在自觉。子曰:“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又曰:“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人由此确立了道德主体。仁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大本大法,也是治国安邦的大本大法。西周建立礼乐制度,孔子则赋予礼乐制度以灵魂。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通过“克己复礼”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乃至“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西周虽倡“德治”“明德慎罚”,但追求的仅仅是子民免于犯禁。孔子则将德治提升到全新的境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治的终极目的,不再是保有一家一姓的“大命”,而是使所有的人都成为“有耻”的高贵的人,也就是儒家君子,而儒家君子治理的社会一定是“有道的世界”。梁启超有言:“儒家深信非有健全之人民,则不能有健全之政治。故其言政治也,惟务养成多数人之政治道德、政治能力及政治习惯,谓此为其政治目的也可,谓此为其政治手段亦可。”(《先秦政治思想史》)诚哉斯言!

周公画龙,孔子点睛,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由此完成。

三、当代《尚书》学者的责任与使命

《尚书》是超时代的经典,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仍需要《尚书》的指导。

《尚书》确立的政治理想和原则,在农业社会是注定无法实现的。但是过去未曾实现,不等于将来不能实现。在全球化时代,在工商文明时代,在生活富裕、教育普及、通讯发达、民智大开的时代,《尚书》的理想恰恰能够庶几实现。人权、公民社会、宪政民主与《尚书》的主张没有根本冲突,欲创建中国自己的现代政治哲学,必须返本开新,回归《尚书》,立足中国,融入时代,提出新问题,借鉴新理论、新方法,探索解决方案,例如由《尚书》推衍出儒教文明的人权理论、公民社会理论和宪政民主理论。陈寅恪有言“吾侪所学关天意”,王夫之有言“六经责我开生面”,这应当是当今《尚书》研究者的自我期许吧!

时至今日,《尚书》研究尚未实质性地超越顾颉刚一代的规模。顾颉刚的《尚书》研究,其方法和功夫值得称道,但其用心或动机则不足道。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字学研究视角都是必要的,也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必须有经学的视角,经学的立场,经学的情怀,才能做好《尚书》研究,才能有完整的《尚书》学。经学不是一般的学问,真正的经学家不是一般的学问家,他不仅要有专门之学,还要有信仰,不是出世的信仰,而是入世的信仰,所以要知行合一,身体力行。顾颉刚、周予同就是以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家,但不是“真正的”经学家。

《尚书》被尊为“史书之源”。但是,经书的首要价值不在于它是史书。经书的首要价值是表达和传承神圣教义。神话、传说、史实都是载体,也仅仅是载体而已,采取什么形式的载体无关宏旨。经书通过象征、隐喻表达神圣教义,对于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义理,通过创造性地诠释准确、深刻地领悟经书的义理。

人能弘道,事在人为。《尚书》学返本开新需要学者的努力,需要一大批学者的努力,甚至需要几代学者前赴后继的努力。学者之间需要交流,相互激励,相互扶持。学者要组织化,组织化要制度化,学会就是现代的制度化的学术组织。钱宗武先生开先河,创立“国际尚书学会”,居功至伟。如今梁涛教授组织召开“出土文献与《尚书》研究的新开展”学术研讨会,并筹备成立《尚书》研究会,又跨出了可喜的一步。《尚书》研究,生当其时,大有可为!祝大会圆满成功!

 

(该文是康晓光教授在“出土文献与《尚书》学的新开展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进入 康晓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尚书》   政治思想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780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