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忱:推动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47 次 更新时间:2024-12-14 21:01

进入专题: 发展中国家  

徐占忱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沉渣泛起,全球经济增长所倚重的开放型经济环境持续承压,全球发展、安全、治理、信任四大方面赤字不断扩大。日前,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各方应携手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的主张,站在人类发展的全局上进一步高举全球发展大旗,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胸怀天下、笃行担当,将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识,增强全球推进发展事业迈向未来的信心。

今天,人类社会早已成为唇齿相依、命运与共的“地球村”,但在经济发展、物质富足、科技昌明、社会进步的同时,世界上还有少部分人仍没有摆脱饥饿和贫困状态。全球繁荣稳定不能也不应该建立在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基础上,“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理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本次峰会把“消除饥饿贫困”作为首要议题,是对2016年中国主办的G20杭州峰会首次将发展议题放到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的持续推进、深化和响应。

近年来,中国的扶贫事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获得高度评价。中国已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习近平主席在本次峰会上说,“我先后在中国的村、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是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立志要办成的一件大事”。“五级书记齐抓脱贫攻坚”,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以人民为中心宗旨的坚守,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中国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扶贫,本着滴水穿石,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精神,勠力同心、艰苦奋斗,最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八大领域国际合作,有效凝聚了共促发展的国际共识,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全球发展再聚焦,是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再承诺”,有力回应了全球性挑战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为推动目标实现提供了“加速器”。本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在中国和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际社会把全球发展事业又一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中国是全球发展事业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定行动派。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中国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助力,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合作伙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

共建“一带一路”是全球发展事业的重要公共产品,也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工程。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参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鱼”“渔”同授,有力地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能力和信心。如今,共建“一带一路”第一个10年已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辉煌成绩,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相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条件,一大批“小而美”项目带着民生温度,让当地民众真切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有了过去不曾有的盼头。如今,中国与有关共建方正在进一步紧密协同、深化合作,全力打造共建“一带一路”第二个金色10年。

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新形势下,适应全球发展要求,要加强全球经济伙伴关系,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增强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和代表性,把发展置于国际贸易议程中心地位,持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更具平等性、包容性和建设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要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与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全球发展事业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携手推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自己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全球发展事业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担当精神、务实作风,将为全人类发展和共同美好生活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研究部部长 徐占忱)

    进入专题: 发展中国家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764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经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