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古巴走向开放实属必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79 次 更新时间:2007-08-03 15:11

进入专题: 古巴  

林达  

7月26日,古巴照例举行革命纪念日庆祝活动。古巴总统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发表讲话,宣布古巴将向更多的外国资本开放,政府正在研究促进外国投资的措施,“必须进行结构改革和引进必要的新概念。”他呼吁“给我们提供资本、技术和市场”。外界普遍认为,劳尔向世人发出了古巴即将进行变革的明显信号。

有理由相信,古巴和美国和世界的关系,都在面临一个重大转折。可以说,这个必然的改革趋势,古巴的里里外外都看到了,也许大家都认为越早越好,但它仍然不是明天就可以干干脆脆发生。这就叫做历史惯性。

劳尔·卡斯特罗的讲话一定也得到他哥哥的支持,但两人对分寸的理解未必完全一致。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导人,也许弟弟有更大的改革决心和行动能力,但他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就冲出去,他只是一个代总统。在这次讲话中他就强调,正在术后康复中的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从事的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有价值”。

同时,受到更大牵制的是一个国家58年来的政治经济制度、思维方式、官僚体系以及对失去掌握了半个多世纪的权力的担忧。此外,坚持了58年的做法,要在民众面前转弯,还有个面子问题。因此,劳尔·卡斯特罗虽然承认国家经历经济困难,“薪水显然无法充分满足民众的需求”,却仍然要强调古巴的稳定是展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威力。其实,民众反倒是更务实的,大多数古巴人对劳尔有关改革的讲话做出了积极评价。

这么多年来,古巴和美国作为近邻,僵持的关系令人瞩目。这次劳尔在讲话中表示,在美国大选结束后,古巴愿意和美国坐下来洽谈关系正常化的方式。可以猜想,由于古巴去年底曾向美国“递出橄榄枝”而布什方面没有接招,所以劳尔期待明年美国大选民主党获胜,可以完成这个双边关系转变。确实,现在在美国,民主党更倾向于美古双边关系的重大改善。这让我想起当年的中美建交。当时的中国还在“文革”之中,世界还在冷战格局之中,不过,恰恰是共和党的尼克松开启了中美关系的历史性改变。

这里有种种原因,其中之一,是近有近的难处。中国虽大,却从来不是冷战中的主角,还因为和苏联关系破裂,一度把苏联看做是比美国更“交不得”的敌人,这给中美关系的改善带来了空间和机遇。而古巴在冷战中发生过著名的导弹危机,苏联在古巴部署的导弹,使得美国遇到苏联核袭击的预警时间可能缩短在几分钟之间。虽然导弹危机最后得以外交解决,却使得美国被古巴这个近邻着实吓出一身冷汗。从此,两国进入漫长的几乎是绝对不信任的状态。美国对古巴实行经济制裁,也禁止自己的国民去古巴旅行。

冷战之后,按说是一个转机。美苏关系都在全方位取得进展,可是,美古关系却依然停滞不前。“近”仍然是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大量在古巴没有生存空间的难民逃亡美国,美国佛罗里达一些地方几乎变成小古巴。他们成为美国人后,一样对美国政策有发言权,可以想象,他们难以原谅古巴政权对自己和亲友的伤害。同时,由于近,美国对古巴可能带来的威胁评估就格外谨慎。原因是双方面的。冷战结束是因为苏联先走向改革新思维继而走向民主体制。中国在这个时期展开了大规模经济制度改革,而古巴在这个当口没有任何变化。另一个机会是9·11之后,但古巴在当时的表现有些滞后。古巴按照原来的反帝思维,在联合国谴责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是故意要杀害妇女儿童以及故意攻击红十字会。同时,一些南美国家以美国为敌对目标的左翼激进组织,以古巴为发展基地。他们一向公开主张暴力和恐怖手段。在9·11之后,大家对这些组织可能的危险认识发生本质变化,他们被列为恐怖组织。古巴也就因此被看做是恐怖组织的庇护国。由于近,这样的威胁容易被夸大。美古关系的改善随之增添新的障碍。同时在外交方式上,由于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古巴习惯使用比较强硬的语气,外交语言方面还没有和国际主流社会接轨,使得双方交流增加难度。尽管如此,美古关系改变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美国的政治上层和民间与古巴交往越来越多。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解冻的时机在逼近。从今天古巴民众对改革的欢迎态度可以预言,双方固步自封的障碍一旦解除,会很容易迅速走近。

古巴曾强调外部环境造成它的困境,其实,这次古巴表达的改革意愿,从根本上来说,是长期实践自己的思路以后终于承认难以为继,愿意以更开放的态度借鉴国际社会的其他方式。由于制度方面的因素,按说他们更容易向有丰富经济改革经验的中国学习。可是,根据中国学者研究,“古巴国内的一些人对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还存在质疑态度和抵制情绪,他们害怕因此会损害古巴的社会主义制度”。几年前,古巴还在立法禁止国民在家里用电话线上网,可见其对外部世界的戒心有多深。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变革,外界因素固然是一个原因,最根本的改变还是对自身的突破。

    进入专题: 古巴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64.html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